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三国:土匪型猛将,刘备人麻了> 第87章 十个亿啊十个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十个亿啊十个亿(1 / 2)

糜竺向刘备汇报了被服厂的建设情况,以及生产状况。

最后是走海路卖粮食的问题。

主要有两个目的地,辽东公孙度以及交州士燮。

公孙度是辽东的土皇帝,而士燮是交州的土皇帝。

同这两人交流对刘备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沛国竹邑薛氏的薛综在交州,北海名士刘熙在交州,平原名士管宁、北海名士邴原在辽东。

刘备在沛国和平原国皆有善名,正所谓:得道多助!

薛综、刘熙、管宁、邴原都愿意帮助刘备,四人在交州和辽东都有名声,公孙度、士燮都待为上宾。

有他们牵线搭桥,同公孙度和士燮建立联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现在双方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沟通。

辽东,苦寒之地,粮食产量不高,拥有更多的粮食,公孙度就可以操练更多的军队。

防备乌桓、鲜卑人,以及势力日渐庞大的袁绍。

交州的士燮就更不用说了,同荆州刘表交恶。

交州之地,虽然气候十分适合种植水稻,但如今的交州,遍地都是原始森林,土地数量不足,开发程度不够,粮食种植还停留在很初始的阶段,产量不高。

有了更多的粮食,士燮也可以拉拢更多的蛮夷人,增加自己的威望。

辽东和交州在公孙度和士燮的统治下,环境十分稳定。

粮食价格也比较稳定。

交州的粮食价格在三百五十钱一石。

但有一个问题,这是稻的价格。

而且士燮也只要稻,不要麦和粟。

士燮也不是故意为难刘备,而是交州的汉人和蛮夷,只认稻。

如果刘备愿意贩卖稻过来的话,士燮彰显自己的诚意,愿意加价购买,每石稻加二十钱,以三百七十钱一石的价格购买。

徐州稻的价格在三百钱左右晃动。

刘备用陶谦留下十五万石稻谷同士燮达成了初步的交易意向。

除了钱之外,士燮还可以用“耕牛”,也就是南方水牛,珍珠、香料、精致的葛布、漆等南方之物来交易。

还有一种重要交易之物就是“糖!”

东汉这会叫“石蜜。”

交州适合种植甘蔗,石蜜就是用甘蔗汁熬煮出来的,然后冷却凝固的糖。

不过这会的制糖技术、甘蔗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制糖真正走向发展,还是唐太宗时期,使用从天竺那边传过来的制糖术。

其实刘平早就盯上“糖”了。

他曾经尝试过“黄泥水淋糖法”,但没啥用。

不管是“麦芽糖饴也好”,还是“这甘蔗石蜜”,更甚至是“蜂蜜”,这一类糖在东汉属于顶级商品货物。

价格非常昂贵。

不过南边的交州肯定比徐州便宜就是了。

毕竟是生产地。

贩卖过来,大有赚头!

相较于南方多事的士燮,北方的公孙度就没那么多事了,只要是粮食都行!

辽东的粮食价格比交州还要更贵一些。

辽东苦寒,耕地少,百姓少,开发程度不高,耕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不高。

以粟对比。

徐州的粟两百四十钱一石,而辽东的粟三百钱一石,辽东粟的价格和徐州稻的价格相当。

除开用钱买粮食之外,还可以战马、“食盐”、“铁”、“山参”、“皮货”等交易。

主要交易货品为“战马”、“食盐”、“铁”。

辽东有辽东之煮,是产盐的。

实际上徐州也产盐,比如“朐县”和“盐渎。”

但徐州的盐基本都在本地世家豪强的手中把控着,刘备是外来户,还没有在徐州站稳脚跟,不好动他们。

自己手里屯一些盐,是必要的。

至于铁那就更不用说了。

农具、武器铠甲,都用得上。

另外辽东还产“高粱”,也就是“蜀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