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徐州官员见刘备连糜竺的徐州别驾一职都被免了,心中难免开始七上八下起来。
要知道,在徐州,刘备同陈登和糜竺两人私下关系最好了。
而且糜竺还是迎接刘备入主徐州的两大功臣之一。
至于张昭?
并不在刘备的圈子里,大家属于互相给面子公事来往。
连糜竺都遭了,看来这一次刘备是真的怒了,要动真格的。
“主公!”
“我认为必须要将考成法作为必须执行的律令!”
“以此就可以惩戒那些懒官惰吏、贪官污吏!”刘平站出来重申考成法。
王良站出来表示质疑,“主公,我大汉并无考成法一说,如此恐怕有些不妥吧?”
王良出身东海王氏,作为经学传家的大士族,族人在各地都担任有官吏。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考成法要是实施下去,肯定会有不少族人被免官的。
“王景明此言谬矣!”刘平反驳道,“考成法乃是有先例的!”
“景明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尚书令左公(左雄)在阳嘉元年曾实行过阳嘉新制,一直到冲帝永憙元年,13年间,“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王良闻言皱了皱眉头,这刘平居然连这种事情都知道?
要知道这可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不是像他们这种士族有人专门记录,消息是会随着时间消亡的。
不过他也找到了反驳的理由,“可是左公,提出的阳嘉新制乃是针对孝廉的,并非是这些已就职的官吏啊?”
“孔圣人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然有善者左公在前,我等效仿又有何问题呢?”
“这...”王良无话可说,侧眼瞧了瞧张昭和陈登,自己官职低微,眼前这两位才是徐州士族的领袖。
很多时候,说一句话,不是看你说的对不对,而是看说这话的人是谁。
陈登渴望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功业名留青史,对于这些污吏自然十分痛恨。
张昭就更不用说了,他还指望着用这考成法反过来压制刘备,防止对方像陶谦一样,随便乱安插官员,祸害徐州。
所以两人自然不会反对。
“可是,如果执行考成法的话,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官员流失,届时缺少这些官员又该如何补充呢?”王良很清楚凭自己是不够资格同刘平争论的。
因此立马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此事简单。”
“亦效仿左公即可,举行一考试,择优授官。”
刘平道。
刘平一席话让在场众人都皱了皱眉头。
甚至张昭也是如此,这...直接改变选拔官员的制度...似乎有些...
但众人也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不采用刘平说的考试的方法,又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快速补充那么多的官吏。
陈登表示支持!
张昭想了想,反正有考成法在,通过这种方法选拔出来的官员不合格也可以裁汰掉,好像也没有什么风险。
也表示支持!
徐州的两位顶级士族都表示支持,其他人再反对也无用了。
而后众人又商议了一下,考试的对象问题。
士农工商,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还是很重要的。
刘平也不支持,所有人都可以入仕。
本地商贾,既商又官,是肯定不行的。
除了考试的对象,还有考试的内容等等...
刘备深深的望了一眼刘平,他知道刘平是在给郑玄那边铺路。
而后刘备任命张昭为别驾,又从豫州那边将袁涣给调了过来,担任功曹从事。
别看张昭是一块臭石头,但为人其实还算简朴。
而且张昭还反对两汉时期的厚葬风气,支持薄葬。
同时由刘备亲自带领,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州查!”
并且从今以后,考成法,将正式严格执行。
政务要予以时间限定,刺史府、郡国府要进行审查。
第一个倒霉的自然是彭城相曹豹了。
曹豹直接被免官,考虑到对方在丹阳兵中还有声望,刘备也没有杀对方。
给了对方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