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皇宫。
朱翊钧眉头深锁,朝廷上不断有人上奏,希望由前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李如松前去宁夏参战。
李如松,是个纯粹的军人,朱翊钧比谁都清楚,他同时也很爱惜这位猛将。
但朱翊钧并不了解李如松此人的政治立场,甚至他身后代表的终归是辽东军的利益。
辽东,不能跟云南一样,这也是为何言官弹劾李成梁,朱翊钧顺水推舟直接拿掉了对方的总兵之位。
李成梁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朱翊钧并非没有耳闻,只是现在的大明皇帝根本看不起所谓的建奴,更不会想到距离神州陆沉山河破碎,已经不足一甲子。
“陛下……锦衣卫的军情送到了!”
张诚双手奉上,宦官在万历一朝只能当狗,远不及堡宗时期的王振,以及武宗时期的八虎。
朱翊钧没有着急去看,而是继续生着闷气。
有些时候,就连万历皇帝自己都觉得大明荒唐至极!
狗日的文官大臣,小日子甚至比他这个皇帝过得都要好!
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娶上几房小妾,就跟上街买菜一样简单!
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简单出手就是十万白银的手笔。
大明一朝,自洪武开始,就从未给这群王八蛋如此高的俸禄!
他们什么时候这么有钱,朕怎么不知道?!
锦衣卫曾经告诉过朱翊钧,不少大臣家中,更是修筑的跟天上宫阙一样,然后再看看万历皇帝自己。
寝宫已经年久失修,但凡有修缮宫室的意愿,立马就会遭到一众文官弹劾。
昏庸无德,荒淫无度!
朱翊钧有时候都要被气笑了,他们给那些小妾动辄买珠宝首饰,那就是才子佳人?
朕给后宫嫔妃买些胭脂水粉,就要被他们狂喷,声称要节俭内宫用度,毕竟洪武爷的祖制,陛下您可要节俭哦!
他娘的,难道官吏不得贪污,就不是祖宗制度?
让你们忠君爱国,宽厚爱民,就不是祖宗制度?
朱翊钧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现在大明朝的情况却是只需狗文官放火,不许他这个皇帝点灯!
朱翊钧甚至觉得有些委屈,每次天灾人祸,朕都第一时间让这群大臣去赈灾,甚至拿出内库里的银两去赈济灾民。
嘉靖祖父和隆庆父亲留给朕的银子,朕可从未有想过独吞,而是尽心竭力去治理这个国家!
可外面又是怎么传的?
朕成了所谓的不上朝的昏君,而那些个尸位素餐的大臣可好,直接摇身一变,成了百姓口中的贤臣。
朱翊钧可以在乎虚名,但他至少要求这些王八蛋一定要做事。
“给朕拿来!”
生了一肚子闷气,朱翊钧懒得用膳,打算先看看军情再说。
“呵!若是魏学曾久攻不下,朕便只得启用李如松了!”
朱翊钧心中清楚,宁夏之役拖得越久,对大明朝听愈加不利,消耗国库倒还是好事,可朝鲜那边显然不太平!
锦衣卫的耳目在外人看来,只有顺天府这一亩三分地,朱翊钧继位后,却让锦衣卫走出了京城,甚至走出了大明。
朝鲜,作为大明最为忠诚的藩属国,朱翊钧也从从未对其放松警惕。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