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张位这老登简直是蹬鼻子上脸!
“哦?那你说说看,也好为石尚书正名。”
朱翊钧嘴角上扬,祭出了我方大杀器——张维贤。
“是,陛下。”
张维贤来到张位面前,淡然一笑:“石尚书为何支持辽东军留守?除了边防压力外,还有朝鲜本地多山,且多雨使得道路泥泞,根本不利于骑兵施展。”
“张次辅,若是连这一点都不知道,便大肆招揽骑兵入朝,岂不是枉顾辽东军弟兄的性命?”
你!
张位正要辩解,毕竟他感觉到李如松目光不善。
辽东军可都是他的生死袍泽,何况祖承训此番归来,也着重说明了朝鲜地形,平原太少还特么都是耕地,骑兵压根冲不起来!
唯有极少数的地形,才能让骑兵尽情驰骋,但大多数地形,只能以步卒对战。
“张次辅,您如此知兵,肯定不是故意的吧?”
“哼!”
张位并非理会张维贤,这个时候无论怎么回答,都会被扣上“不知兵”的帽子。
一旦坐实了“不知兵”,那以后张位还怎么参与战事的讨论?
不知兵的次辅讨论战事,那跟放屁有什么区别?听个响罢了。
“张维贤,你别转移话题!老夫方才询问石星,乃是关于我大明兵力构成之事!”
“出征朝鲜,肯定是距离最近的辽东军最为合适!节约粮草不说,还能迅速入朝作战!”
“老夫请陛下明鉴,以李如松为主将,方能使我大明利益最大化!”
张位图穷匕见,直接表明态度,他支持李如松做主将,支持辽东军主力参战!
《明史》记载,辽东军此番出兵一万,明军总共才出动了四万人,而辽东军也承担了大部分作战任务,导致伤亡不少,最终再也无力遏制女真崛起。
“张次辅,人老了不该如此着急才对。”
张维贤淡然一笑,“在下以为,此番入朝作战,当以浙兵、川军,以及神机营为主!至于宣大、辽东,蓟镇为辅。”
浙兵,以戚家军为班底,他们是当时东亚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职业化、标准化步兵。
“陛下,浙兵擅长使用鸳鸯阵及其变阵,这种小型化、多兵种协同的阵型在山地、狭窄地形中机动性极强,能完美克制曰本军队强调个人武勇的散兵战术。”
“何况,面对倭寇,浙兵拥有天然的心里优势,毕竟外面盛传戚家军可是倭寇的爷爷啊!”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都被张维贤逗得大笑,后者也趁热打铁。
“诸君,对付蒙古人,肯定首推辽东铁骑,但对付倭寇,戚家军才是专业对口。”
张维贤话音未落,张位显然有些不服,收了人家李成梁的好处,还想当第二个张居正,岂能被眼前这小子难倒?
“浙兵参战也就算了!川军路途遥远,何必调动他们前来?你这不是舍近求远么?”
张位显然有些着急,戚家军专业对口,让浙兵有了立功的机会,可他也得为辽东军多多争取。
毕竟明军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唯有辽东军参战人数最多,李如松才有可能担任主将。
“张次辅莫慌,听我娓娓道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