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的乡绅员外他们见多了,这些人手里有钱,有大把的钱,但是他们买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东西都会买的,最好是名头很大的那种东西,别人买不到的,他们买到了,说出去多有面儿啊。
而且不光可以自己买来用,还能送给自己准备要巴结的人。
送礼的时候就说你看,别人都买不到,只有我买到了,但是我自己不用,我拿来送给你,足以显出我的诚意。
“那这定价该怎么定呢?”有人又要问了。
“定价嘛……一两银子一两?”有人试探着说道。
“太便宜了!你没钱不代表那些员外们没钱,他们兜里随便漏一点儿出来,都比你一年的俸禄多。”
“那……十两银子一两?”
“照我说,直接卖十两银子一颗!”
“!!!”
定价的问题的确非常值得讨论,因为李承乾自己其实也没想好到底怎么卖。
所以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说上那么一两句。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那两眼放光的样子,抬手轻轻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淡淡地点了点头。
大外甥总算是长大了。
别人或许会以为今天这场宴会是李承乾自发组织的,那个什么糖也是李承乾自己打算拿出来卖的,但长孙无忌心里明白,如果没有李世民的默许,李承乾不会这么做。
毕竟一天内召集这么多重臣前来东宫商议,并且还是在下朝之后立刻召集来的,李世民要是不知道这事儿,可能吗?
长孙无忌心想,这事儿多半还有自家妹子长孙无垢的参与。
其实对于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来说,李承乾和李泰谁当太子都可以,反正两个都是他的亲外甥。现在的太子是李承乾,那么他就尽力支持李承乾,只要这个大外甥不做什么出格的事,他就不会管得太宽。
几名大臣因为定价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又有人说:
“定价的事儿往后稍稍再说,这种糖的推广也是个大问题,只在官员之间流通肯定不行,最好能在短时间内让大部分人都知道。”
“怎么才能让大家都知道?找人挨家挨户说吗?”
“太浪费时间了,肯定不可能那么做啊。”
“那你说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那你说个锤子!”
“……”
但是集思广益确实是有效果的,三个臭皮匠有时候还真能顶上一个诸葛亮。
“我想到了!现在不是流行诗会么?诗人很受追捧,可以请花钱请那些诗人为这种糖作诗啊!”
“!!天才就是你吧!”
“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是真好,最好请那些人气很高的诗人作诗,把这种糖写成高端的代表,这样不用我们自己挨家挨户找人说,买家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李承乾越听眼睛就越亮,这些办法都很好,他已经让身边的内侍记了下来,还有出主意的那几个大臣的名字也都记了下来,以后若是再有这种事,还能找他们帮忙。
当然了,他今日请这些大臣来也不是白让人家干活儿的,讨论得差不多了,李承乾就让人上了好酒好菜,拿出自己珍藏的好酒,不醉不归!
这一场宴会宾主尽欢。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