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举这种方式,在明初的时候较为常见,那时候国家的人才短缺,仅靠科举难以发掘出足够多有贤能的官员,因此朱元璋、朱棣等人都非常重视通过荐举的方式来发现人才。
但好景不长,随着官场风气的败坏,各地荐举来的人才质量不断下降,出现了“所举多非其人”的现象。真正凭本事考上官职的人,对于那些靠人情荐举上来的官员颇为不屑,真正有才学的年轻人也以被荐举为耻,更愿意走科举的道路,谋一个光明正大的出身。
这样一来,荐举这种方式就日渐式微了。到天顺朝之后,荐举这种方式在整个大明官场中只具有一些点缀的作用,朝廷偶尔提拔几个荐举的人才,以示对贤能的尊重,其余的时候,仍然是只注重科举一途的。
但是,式微归式微,毕竟荐举还是一种朝廷认可的入仕途径,像苏昊这种有真才实学,而又不擅长科举的年轻人,如果能够走通上层路线,通过荐举的渠道进入官场,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不管怎么说,起码可以少奋斗十年了。
韩文是深谙官场之道的,所以在苏昊去见李龙之前,就向他做出了暗示。如今听说李龙真有招徕苏昊之意,他既有些替苏昊高兴,又有些替苏昊惋惜。通过走太监路线上位的人,日后在文官圈子里,总是有些抬不起头来的。
“都司那边,你去走动了一下没有”说完李龙那边的事情,韩文又问起了江西都司张宏这边的事。
“走动过了。”苏昊道,“张都司说,兵部有旨意,要我勘舆营不日即开往云南边关听用,兵部的正式公文可能很快就会下来。”
“兵部”韩文奇怪地问道,“改之不是说这个勘舆营是受邓副总兵的委托训练的吗怎么值得兵部兴师动众地下公文调遣”
苏昊道:“这也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不过张都司并没有给学生以明示。另外,张都司说,兵部的意思是要学生亲自率队前往,这与此前说好的情况也不相符。”
“改之,若是兵部下文调你,怕是麻烦就大了。你也算是在兵部备了案的百户,这样一来,要脱掉军籍,就很难了。”韩文说道。
苏昊也是满脑门子纳闷,不知道为何有这样一个变故。不过他倒没有韩文想的那么多,韩文是个文人,一向不太看得起武官,但苏昊是个有后世思想的人,觉得文职武职都是一回事,真能混成一个总兵、参将啥的,其实也挺威风。
把这些事情都聊完,韩文才提起了“天雷”的事情,苏昊倒没有隐瞒什么,直言不讳地告诉韩文。那是他遣人在兵营中试验炸药,不慎发生了爆炸。所幸只有当事人受了点轻伤。韩文皱着眉头道:“改之,这朝廷有法制,火器等物不得擅造,你在营中自制炸药,实属违法之事啊。”
苏昊道:“县尊,此事学生已有考虑,此次在南昌时,学生向李公公讨了一个许可。学生造火器。就算是替李公公造的,有什么麻烦,自有他去向有司说明。”
“如此甚好。”韩文点点头,既然有李龙在背后给苏昊撑腰,那也就无所谓了。朝廷禁止民间私造火器,也是怕人谋反,而这种谋反案的侦破。都是由锦衣卫来完成的。李龙就住在锦衣卫的千户所里,他说这些火器是自己吩咐制造的,还有谁会歪嘴呢
虽然觉得无所谓,但韩文还是劝道:“改之,你好生挖煤、造望远镜就好了,这几件事做好了。所获岂止万利,何苦又要去弄什么火药呢莫非你真有意在军中发展”
苏昊笑道:“县尊有所不知,这火药同样也可用于民间的。学生此次试制的火药,名曰黄色炸药,威力远胜于时下军中所用的黑火药。未来我们在罗山修水库。少不得要炸山取石,届时就能够用上这种黄色炸药了。”
说起水库。韩文来了兴趣,他说道:“罗山水库一事,马玉已经给本县送来了图纸,还有详细的工料计算。据他说,这些计算都是改之你曾经过目的。本县已经将图纸送往南昌府,申请派拨公帑楮币用于此项营造。听说范知府对此事甚为热心,估计此事很快就会有眉目了。”
“果真如此那实在是太好了。”苏昊喜道。
罗山水库是苏昊来到明朝之后策划的第一个大型工程,为了这个工程,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如今万事俱备,只等着南昌府和布政司拨钱,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罗山水库的勘测,是由苏昊亲自带人完成的。在详细的勘测资料基础上,苏昊指导马玉完成了水库的方案设计,绘制出了各处水坝的工程图纸。由于不了解水力学的相关计算,为了保证水库的安全,苏昊对水库的大坝等建筑都留足了余量,简单说,就是尽可能地把大坝建成更结实一些,做到万无一失。
修建水库所需的水泥在日前也已经试制成功了。依靠郝家父子研制的装有高锰钢球的球磨机,水泥生料能够被研磨到近200目的尺寸,达到了烧制水泥的要求。许宗带着工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解决了原料配比、烧制温度和时间控制等技术难题,烧出来的水泥强度已经可以与后世的水泥相媲美了。
“改之啊,若是你率勘舆营赴边关去了,这水库修建一事,岂不要耽搁了”韩文担忧地问道。
苏昊道:“县尊不必担心,我举荐一人,可代我负责水库的建造事项。”
“改之所荐何人”韩文问道。
苏昊道:“生员马玉可担此事,学生在罗山时,已经向马玉详细介绍了水库建造的各种事项,马玉的天资胜学生数倍,这些事情他一听就懂,将水库建造之事交付于他,尽可放心。”
韩文点点头道:“如此就好,我观马玉其人做事稳重,原本对他也有几分看好的。听改之这样一说,我就完全放心了。唉,只可惜马玉这个县试的案首,竟然被你说动,弃了学业,去做此匠人之事,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苏昊道:“这是独文兄自己的选择,学生并未劝说于他。不过,学生以为,修水库一事,也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为此耽误几年科举,也是值得的。”
韩文苦笑道:“改之行事,向来不拘一格。马玉是个单纯之人,如何能够经得起改之的说教。待水库修好之后,本县还是要找马玉谈一谈,劝他将心思用于正途才是。”
第141章好枪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一个读书人把持了政坛以及舆论的社会里,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无法动摇的。苏昊也懒得和韩文去探讨修水库与读书之间谁是谁非的问题,有关的事情已经汇报完,他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县衙。
韩文坐在公案后面,看着苏昊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年轻人实在是一个另类,一方面才能出众,另一方面又极其不让人省心。自家的女儿偏偏就看上了这个另类,透露出一副非苏昊不嫁的意思,真让他这个当父亲的伤透了脑筋。
苏昊说兵部要调他去云南边关,这一来一去,只怕就要一年半载的时间了,自己正好借这段时间让女儿改变主意吧。女儿认识苏昊也不过就是半年时间,若是分开一段时间,想必这种感情也就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昊离开,还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
不提韩文如何想着心事,苏昊出了县衙,径直就往城西的郝氏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