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有熙宁之战,李朝大军屠我大宋邕州城,全城十万军民惨遭杀戮,这笔血海深仇,有些人可能会忘记,但本王不会忘记,邕州城的百姓不会忘记。
近的那就多不胜数,这些年李朝仗着军力强盛,派遣水陆大军肆意犯我边境,掳我百姓,抢我百姓家财性命。这样的友邦,你们觉得该不该杀”
站在下方听训的宋军将士,虽然大多来自琼州岛还有琉球。可他们只要出身临海的村落,他们就受到过这种切肤之痛。更别说,来此与李朝接壤边境的子弟兵。
他们愿意参军,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到赵孝锡手下当兵。觉得军饷非常不错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想找李朝报仇雪恨,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安宁的未来。
现在听到赵孝锡,如此入骨直白的话,这些将士心中很快腾起,对这些李朝人的痛恨之心。他们都清楚,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只要覆灭李朝,他们家乡便将回归安定。
士卒们能回答的,只有一个坚定的字,那就是:“杀”
听着这如雷般的杀声,赵孝锡觉得很提气。最终又道:“眼下我们又将再战李朝大军,此次李朝派来三支天子军,兵力共计五万有余。而本王身边,只有你们
接下来的战争,将会很危险,也会很困难。也许你们当中,很多人将从此埋骨于此。可本王要在你们活着的时候,告诉你们这种死很值得,你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一个天下太平。
本王保证,此战结束,所有在此战中阵亡的将士。本王会给你们树碑立传,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你们的功德。你们的一家老小,本王也会让他们衣食无忧。
还有最后一句,能跟你们一起并肩作战,本王很高兴。本王也希望,带着你们征服一个个,敢于挑战大宋威严的天下诸国。现在,全军出发吧”
听了赵孝锡一番战前动员,没人大宋兵卒都意识到,接下来会有一场大战上演。可他们都知道,只要这位王爷活着,他们就能死的无怨无悔。
这年头,能替军人树碑立传的有几个,能令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又有几个。留名青史,不光文官们向往,身为武人那怕普通一卒,他们同样向往。
同样吃完饭,做好万全准备的李朝大军。三位都统却眼巴巴,望着宋军大营所在的方向。跟上午的感觉不同,他们非常希望下午宋军能再次出现。
在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情况下,宋军终于走出了营盘,大踏步般来到了他们的营地前。再次看到这支宋朝大军,三位都统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尽管队列还跟上午那样严整,可这支军队的气势,似乎比上午增强了不少。只是这个时候,他们没太关注这种所谓的直觉,而是盯着推到阵前的炮队。
看着明显少了一些的火炮,李朝都统尽管觉得奇怪,却觉得少的火炮应该是损坏了。可伴随着火炮轰鸣声再起,李朝的兵卒又感受着,这种血与火的考验。
一直盯着火炮打击的三位都统,传令埋伏在大营的各军,做好准备冲锋的准备。只要宋朝的炮兵停止炮击,他们三支天子军,立刻从各营冲出,直奔宋军而去。
对于三位李朝都统而言,今天下午这仗,也堵上了他们的运气。不管如何,到了这种地步,他们只能拼死一战。希望借助兵力优势,能挽回已然失利的战局。
伴随着下午的炮击,似乎不象上午那样犀利。而且显的比较分散,李朝众军也觉得,稍稍长松了口气。那些等待出击的骑兵,更是开始上马准备出动。
于此同时,计算着炮兵开炮次数的赵孝锡,同样下令各军做好准备。一旦炮兵开始停止炮击,意味着大战即将开始。而接下来,才是宋军真正的考验。
坐在中军的赵孝锡,身边也聚集着五百精锐的卫队骑兵。在大军的左右两侧,同样拥有两支五百人的精锐骑兵。中间的一万多步兵,则与圆桶阵相互防御。
伴随炮兵停止炮击,动作比以往更加迅速,拖着火炮回归本阵之时。等待多时的李朝骑兵,立刻如离弦之箭般,往营外的宋军方阵奔袭。
除此之外,三支李朝天子军的大营营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打开。密密麻麻的李朝士兵,如同泄洪的江水般,从三面向宋军的方阵包围而来。
面对这种情形,宋军方阵在旗令官的指挥下。丝毫不慌乱的进行着排兵布阵,直到炮兵回归本阵,加入被掩盖在大军中的另一支炮兵方阵。
随着炮队前方的宋军,在旗令官的恢复下,迅速的下蹲立盾。又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出现在李朝的攻击部队面前。而此刻,炮队的掌旗使,重重挥下开炮的旗号,大战就此拉开大幕
第一百章枪盾如林决生死
既然猜到李朝要打防守反击,赵孝锡自然要更改一下布置,将计就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而李朝大军想销毁炮队,他偏偏就把炮队放在最中间。
随着李朝的骑兵一马当先,成为出营反击的第一路人马。而他们面对的,并非是盾枪林立的宋军铁桶阵,而是装填了散弹的炮队袭击。
看着一枚枚直飞面来的炮弹,没等落地便四散看来,那炮弹里的碎片铁珠,跟天女散发般。一扫一大片,挨着中心的人马皆丧命,端是无敌的杀敌利器。
可眼下这些骑兵,明知这炮弹要人命,也没办法后退。原因是,他们大军已经全部出发。如果他们冲不破宋军的军阵,大军包围而来,也只能围而歼之了。
跟在大军后面做镇指挥的三位都统,看着宋军阵中还摆放着这么多火炮,立刻意识到他们上当了。可正如骑兵们想的那样,明知是坑他们也不得不跳。
就在骑兵顶着催命般的炮弹,成片成片的倒下时。他们距离宋军的军阵前,也已然不远。而在这个时候,赵孝锡却抬枪道:“骑兵,随我出击”
掌旗兵,手中的旗帜挥动之下。自赵孝锡骑兵下方的军阵,便露出一条供骑兵冲锋的通道。同样一马当先的赵孝锡,率先拍马持枪杀出。
等到五百骑兵走出,军阵立刻又恢复原样。而这个时候,炮队却开始调整炮位,将目标选定不断接近本阵的李朝步兵,尽他们所能替本阵减少压力。
杀出来的赵孝锡等人,面对近千的李朝骑兵,却没有一人觉得有什么害怕。相反对很多卫队骑兵而言。能跟赵孝锡上阵杀敌,是件多么光荣的事情。
面对成v字阵形杀出的赵孝锡等人,李朝的骑兵也觉得长松一口气。原因是,那恐怖的炮弹,终于不在他们头顶爆炸。这意味着,他们幸运的逃过了一劫。
看着人数比他们少一半的宋朝骑兵。李朝的骑兵也觉得,这种情形下能与其一战。不少李朝骑兵的统兵官,也高声下令着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