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副官跟警卫保护起来的沙俄少将,看着从官道两侧倾泄而下的子弹。显得异常震惊的道:“怎么可能对方的火力为何如此之猛这到底是什么部队”
对安民军的不了解。也导致沙俄能收到的情报极其稀少。至于派遣进根据地打探情报的谍报人员,根本就没办法将情报送出。携带电台进入根据地。那更是找死的行为。
步机枪的配合声之下,沙俄少将也知道继续待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立刻下令道:“退,命令大军以最快的速度退出这里进入平原地带,防守待援”
当机立断下达这个命令的沙俄少将,没等传令官去下达命令。就看到后卫队中,同样响起了炮击的声音。与此同时,身后猛然响起的枪声,令沙俄少将也是心中一寒。
麻烦了。他们的后路被抄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以最快速度突围。只要冲出这条官道,他们的大军才有可能安全。毕竟,他们是六千多人的大部队啊
望着有些发愣的传令官,沙俄少将吼道:“冲,命令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冲出这条山道。只要冲到官道尽头,我们就有救了。快,组织部队突围”
重新修改了命令的沙俄少将。很快看到一些沙俄军官,几乎跟敢死队一样组织士兵,早着山道两侧布下的火力网,往官道尽头冲锋而去。
面对这种无谓的冲锋。站在山头之上的刘兴华,却忍不住冷笑道:“想鱼死网破,你们还差点功夫。去。把那挺高射机枪抬来,是时候结束战斗了。”
明白要给这些沙俄官兵一点厉害的看看。刘兴华直接下令警卫员,将一挺布置在指挥部前的高射机枪。抬到刘兴华所站的阵地前。
调整好射击角度,刘兴华便扣动扳机。那一颗颗巨大的子弹,将所过之处的树哨通通打断。甚至这个枪声,在战场上显得极其刺耳。
伴随这些子弹落到冲锋突围的沙俄队伍中,看着子弹击中直接被打成两断的尸体。还有一颗头颅,直接爆裂的惨烈场景,所有沙俄突围官兵都呆若木鸡。
不少沙俄士兵直接道:“恶魔,我们是在与恶魔交战,我不想死。我还不想死啊”
有一个这样的士兵,就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士兵。相比被炮弹炸死,还有步机枪子弹打死。这种高射机枪的震撼效果,无疑非常明显,催毁瓦解着沙俄官兵的斗志。
打完一箱子弹的刘兴华,看着已经没人敢继续往那堆血腥尸体上迈出一步。立刻起身道:“命令部队喊话,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如果拒不投降,那就全杀了”
待在身边的警卫员,同样清楚这位师长,亲临战场的时候,杀气总异常的重。连他们这些平时经常跟随的警卫员,也会觉得有种畏惧的感觉。
是,师长
不多时,伴随着炮击停止,山头上很快响起用沙俄话喊出的缴枪不杀话。面对这种劝降,看着已然没斗志的士兵,沙俄少将非常的不甘心。
就在这时,刘兴华突然道:“命令一团,用手炮警告他们一下。别以为,躲在山脚下他们就能没事。这是一次警告,再不放下武器投降。就直接冲锋全歼他们”
在刘兴华看来,不想继续打下去的原因很简单,舍些子弹炮弹之余,避免部队出现更多的伤亡。毕竟,冲下山去,如果遇到沙俄人的决死反击,还是会导致部队出现伤亡。
现如今,刘兴华满打满算,也就十个主力团的部队。加起也就万余人的部队,每个士兵的性命都是宝贵的,自然要精打细算一些了。
虽然开年之后,各新兵训练营,又开始征兵训练。可那些新兵,相对这万余老兵,战斗力无疑会大打折扣。所以每一仗,刘兴华都必须考虑减少己方的伤亡。
所谓的手炮,就是手榴弹。对于这种进攻防御的步兵利器,刘兴华配发给部队其实并不多。参与进攻的官兵,大多也只随身携带了四枚而已。
真正配发充足的,都是防守阵地上的官兵。有手榴弹充当防御手段,也能尽可能在沙俄部队进攻时,给近距离的沙俄步兵予以重创。
随着沙俄少将的犹豫不决,两侧伏击战壕中,突然飞出一颗颗黑色的东西。伴随着沙俄士兵的不解眼神,这些手榴弹在坠落到山脚之时,立刻产生了爆炸。
有些没爆炸的手榴弹,坠入到地上之时,冒起的烟也令躲避的沙俄官兵魂飞魄散。跑出没两步,便感觉后背被东西重重的击中,很快围绕爆炸圈,这些官兵又伤亡惨重。
听到山上再次响起的劝降声道:“这是最后一次警告,请你们立刻放下武器,走到官道上举手投降。如果你们再不投降,我们将发起最后的进攻,枪杀每一个活着的敌人。”
伴随这次的手榴弹攻击,连沙俄少将身边的警卫员,也死了好几个。这意味着,躲在两侧射手射击不到的地方,同样也不是安全的选择。
不投降只有战死,甚至只能憋屈的被炸死。投降的话,那他们又会等来什么下场呢
就在所有军官,注视着幸存的沙俄少将时,山上喊话的声音道:“最后给你们十秒钟考虑,别想拖延时间。你们的援军,最快也要半天以上的时间才能赶到这里。十、九、八”
这巨大的催促声,令沙俄少将终于明白。对手了解他们每一步的军事行动,而他们对安民军却知之甚少。这种情报上的差距,也是导致他们被伏击的根本原因。
望着那些官兵略显哀求的眼神,沙俄少将终于无奈道:“放下武器,投降吧希望这些恶魔,会宽恕你们的性命。下令吧”
伴随着沙俄少将的命令下达,听到十秒考虑的时间,马上要结束。一些待在少将身边不远的士兵,立刻将枪举过头顶,冲到官道道:“不要开枪,我们投降”
有一个惜命的士兵这样做,自然就有第二个这样的士兵。不多时,官道上就站满陆续举枪投降的沙俄士兵。看到这一幕,刘兴华也显得很高兴,终于不用再战了。
朝身边的警卫员道:“命令一团出击,收缴武器打扫战场,是时候回嫩江了。另外告诉警卫团,等大部队撤退之后,在这条官道上给我布下雷场。算是给沙俄大军的见面礼”
一个步兵主力团,打胜兵力比自己多出四五倍的敌人,这无疑又是一场大胜。伴随着命令下达,一个个觉得热血沸腾的新一旅官兵,立刻端着枪跃出战壕往山下冲去。
对于打扫战场,新一旅一团的官兵,自然都再清楚不过。他们此刻手中的步枪,都处于子弹上膛的状态。如果有人敢有不一样的举动,他们便会立刻开枪。
并没解除腰中手枪的沙俄少将,看着从山道两侧跃下的一团官兵。第一个反应,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甚至让他惊讶的是,这支部队脑袋后面没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