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骆养性赶忙偷眼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四十余岁的红衣宦官。却没想到那红衣宦官也正将目光投射过来,眼睛中蕴含着肯定之意,这让骆养性顿时松了一口气。
骆养性心一横,索性大胆开了口,“陛下恕罪,臣以为。中都乃国之重地,岂能容鞑子奸细在此随意出没。这次的事情一定要彻查到底,应派遣天使至凤阳将此案卷宗、人犯、人证重新堪合审验,尤其是对于与鞑子勾结的官员应当重重惩处,以儆效尤”
崇祯点点头,骆养性的建议无疑是稳妥的。自从崇祯八年流寇洗劫凤阳之后,凤阳的元气便始终未曾恢复。也因此,崇祯才下旨令路振飞巡抚凤阳,加强兵事,整顿吏治,之后便可名正言顺的巡抚两淮。
如今,北方战局糜乱,江淮和江南是万万不可以乱起来的。
“王承恩”崇祯将头扭向一旁的红衣宦官。“你觉得如何”
王承恩却答非所问。“主子。皇后娘娘那边已经催问过多次了,从朝会结束,万岁爷便不得一刻清闲,时辰已经不早了,万岁爷中午只用了一点午膳,长此以往,如何得了奴婢斗胆,请万岁爷移驾坤宁宫,用些晚膳吧”
崇祯不禁一笑。
这个王承恩虽也是潜邸出身,又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宦官。一直以来,却始终保持着这种谨小慎微、不揽权、不专擅、不结党的状态,也真的是难能可贵,不枉自己对他信任有加。问他一句政事,却被他堂而皇之的引到别处去,虽是有些取巧,却可见此人的关心是发自肺腑。
崇祯随手将两份折子丢到龙案上,“锦衣卫是朕的亲军,如今出了岔子外官插手总是不合时宜。这样,着锦衣卫和东厂派要员至凤阳彻查通敌一案。凤阳安泰对于江淮和江南影响极大,办案时务必要谨慎异常,万不可牵扯过大,动摇了凤阳的局面”
崇祯又想了想,“凤阳的卢九德要调任南京是吗”
“万岁爷明鉴”
“着司礼监下诏吧。卢九德暮气太重,呆在凤阳确实不妥,不过毕竟是先帝身边的人,送去南京养老也是不错。对了,王品在都知监如何了”
王承恩赶忙跪下来,“王品出任都知监佥书已经两年,这两年办事还算稳妥。”
“让他走一遭吧。凤阳和皇陵的镇守中官不能空缺,就让他一肩挑起来吧路振飞在凤阳也不容易,听说城墙已经开始重建,明年大约就能有个样子,让王品从旁协助一下,尽快将凤阳稳定下来。做得好的话,将来和路振飞一起去江淮你一手调校出来的人,朕还是信得过的”
王承恩语带哽咽,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奴婢代王品谢主子天恩”
“年轻人心性不定,犯错是难免的。朕虽然忙于国政,但很多事情也瞒不过朕的眼睛,王品和怀德都是跟着你从潜邸一路来到宫里。这么多年,你一直压着他们,不外是担心他们受不住宫里某些人的挑唆,办了错事。”
崇祯叹口气,站起身,走下台阶,亲手将王承恩扶起来。“可你也不想一想。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时志气高扬,谁不想搏一个前程出来。王品便是压得狠了,才有些急功近利。这两年,在都知监做些实事,人沉稳多了,是该出去历练历练了。怀德年纪还小,再留在朕身边几年,等时机合适,朕都会委以重任”
王承恩泣不成声,“主子的恩典,奴婢一辈子都记得万岁爷,奴婢也不是不愿意放下面这些小的出去做事,可万岁爷操劳国事,吃不好睡不好,这身边再没有些合用贴心、知冷知热的奴才伺候着,这让奴婢情何以堪啊”
一句话,说得崇祯的眼圈也有些微红,笑着拍拍王承恩的肩膀,“你个老货,动不动就惹得朕心里也不好受”
崇祯和王承恩两人一来一往,似乎浑然忘却了一边的骆养性。
骆养性匍匐在阶下,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众人皆道曹化淳和高启潜如何风光,可真要说简在帝心的,眼前的王承恩如果要占次席,恐怕没人敢认第一。
“看见没,片刻的功夫,手下的两大心腹宦官,王品和怀德都有了锦绣前程,看来自己这一宝还真是押对了”骆养性暗自庆幸。
骆养性不是傻子。崇祯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透露出对路振飞的信任,锦衣卫廖永堂不管是真通敌还是假通敌,这次的黑锅是背定了。所以此行的基调等于是已经定下来了。关键是如何向曹化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交待。
廖永堂可是走了他的路子才升任千户的啊
想起这些龌龊事情,骆养性顿时脑袋大了两圈。
第四十二章 内宫风云
小小的一个凤阳,一时间牵动了内宫中无数人的心,骆养性疾奔乾清宫求旨意的同时。司礼监同样是来者络绎不绝。
凤阳皇陵镇守中官石应诏因为凌虐宗室,被下诏处死,空出来的位置让内廷二十四衙门的不少人为之眼热不已。职位是荒僻了一点,不过总比守在这禁宫大内苦熬要舒服的多,一些职司不高的宦官便动起了心思,这些天有不少人打着各种旗号汇聚到秉笔太监曹化淳这里。
但这位内廷的第一人,这些天的心情并不好,因此不少人都吃了闭门羹。
石应诏不明不白的死在凤阳,且不说,皇陵镇守中官的位置突然空缺,曹化淳措手不及,手边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填补空白。单是说,唐王朱聿鏼那里便很难交待,虽说只是一介藩王,手无实权,可以所以揉捏。
但这一年来,曹化淳可是没从朱聿鏼那里少拿了实惠,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便是这个道理。都在大明朝廷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混,拿了钱不办事,曹太监始终感觉有些过意不去,长此以往,自己的权威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一个小小的高墙卫百户,居然搅得凤阳天翻地覆,石应诏那个家伙还煞有介事的来信要调查他的背景,言及此人不简单。曹化淳却不以为意,一个王府家将出身的小子,能有多大的背景,只能说明石应诏此人手段太差。
可石应诏的死讯传来,让曹化淳当时便挨了一闷棍。一定是路振飞从中作梗,还有那个卢九德,看似忠厚老实,实则拜到了王承恩那个家伙的门下。两个人看似无害,实则都是扮猪吃老虎的角色。这便是曹化淳的定论。
在司礼监衙门实在是觉得气闷,曹化淳便出宫回到了自己的私宅。这里知道的人并不多,曹化淳正可以躲个清静,想一想下一步该如何筹划。朱聿鏼那里确实需要一个交待,还有凤阳的位置,派谁去填补合适。
正在心烦意乱之际,下人却禀报有客来访。曹化淳本不打算见,听到下人说起名字,这才点头同意。
来的人叫贺有龄,是宫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