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勇气超出了自己的考虑范围,慈禧太后用手托着下巴,依靠在田园风格麻布绷着的软垫椅子上,若有所思,“就凭此几个字,国内想必已经是暴风骤雨了,接下去稍有不慎,朝政必然会有动荡,洋务之事,原本就是艰难,若是有别有用心者推波助澜,如何是好伯足,你怎么看”
“微臣以为,太后还是速速起驾,回国才是上策。”高心夔说道,“皇上毕竟冲动了些,不过不碍事,再者,若是论恭亲王,想必如今的恭字,他也大约不记得了,太后论亲戚,是他的嫂子,论名分,更是母后皇太后,太后回去了,犹如泰山在前 ,些许风波自然会消弭无踪,有些跳梁小丑也自然会偃旗息鼓。”
太后摇摇头,“我回去,如何来得及,就算我明日启程,返航之期,只怕也要数月,若是他们自己个不解决,僵在那里,怕是不成,反而误了大事,”太后吩咐高心夔,“不过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只是不能急,切勿叫人看了出来,我们回去是救火了,你发电报回去,如此如此,便是最好,再告诉皇帝一句话。”
“请太后示下,说什么话。”
“仿越王勾践事。”
、八、中枢之事二
皇帝一声喝下,殿内众人均已惊呆,恭亲王身子巨震,手里的折子毫无知觉的掉了下来,身子一软,就跪倒在地,大家心神巨震,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大殿之内死寂一片,还是胡林翼机敏,连连磕头,高声喝道,“万岁爷请慎言”
皇帝红着脸怒视恭亲王,文祥原本就是身子孱弱,加之殿内闷热,听闻一国之主说出这样的话,一声哀号,顿时晕厥了过去,这倒是给了人台阶,宝鋆也不顾及这时候该不该说话,连声叫人:“快快快,抬出去,取凉水来”
陈胜文连忙交了两个小太监,搀扶起文祥,皇帝也被吓了一大跳,“快叫太医。” 等扶起来时,文祥已发出之声,殿上君臣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未曾昏厥过去。但就是这样,已是一件令人震动之事,从开国以来,两百年间,皇帝居然说了这样的话
李鸿藻双眼通红,砰砰砰磕了几个头,“皇上,这等话,如何能从皇上的口中说出”
恭亲王一时间已然浑浑噩噩,脑海里一片空白,惊愕之余未免又有些灰心丧气,耳边传来李鸿藻劝谏的话就没听进去,只听到李鸿藻的话语声越来越高,抬起头来,皇帝的脸也越来越白。
“文祥公忠体国,力疾从公,如刚才的光景,皇上岂能无动于衷倘或拒谏饰非,圣德不修,诚恐国亡无日”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皇帝又有些来气,“我亲政才一年半,莫非就这一年半,把国事搞得糟不可言所有的责任,都推在我一个人身上”
“臣等不敢推诿责任。只要皇上进德修业,人心日奋,虽然内忧外患,交替迭生,总还有措手之处,大小臣工,亦决不敢敷衍塞责,营私自肥。天下者,皇上之天下,如果皇上不以社稷为重,大小臣工,何能勤奋效力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
“我不懂你的话”皇帝愤愤地说,“从那里看出来,我不以社稷为重”
“圣躬系四海之望,乘舆轻出,就是不以社稷为重。”
“还有呢”
“圣学未成。皇上如今第一件大事,就是勤求学问。皇上践祚之年,与圣祖仁皇帝差不多,圣祖十四岁擒鳌拜,除大患,在皇上这个年纪,已经着手策划撤藩。御门听政,日理万机之余,不废圣学,不但常御经筵,而且没有一天不跟南书房的翰林,讨论学问。皇上请细想,可曾能象圣祖那样勤学”
“还有呢”
恭亲王此时不能说话,所以也只能是李鸿藻继续说下去,“八旗之事,乃是国朝根本,不可轻易动之,”其实他说这个话是不合适的,但是李鸿藻也只能咬牙继续说下去,皇帝向来敬重这个师傅,恭亲王不能说话,只好他来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丁银更是八旗日常敷用,不能随意改之崇琦其人,用心险恶,用奇巧之事邀功于上,臣请罢崇琦礼部八旗司员外郎之职”
皇帝只是吐着粗气,犟着头不说话,他环视了众人,“大家都是这个意思吗恭亲王,你说”
恭亲王默不作声,“是,臣等皆是此意”
“很好,”皇帝突然不生气了,起码在面上,看不出来,“你们退下,朕想一想,再定夺。”
恭亲王等人磕了个头,无言退下,皇帝坐在宝座之上,嘴勾着一丝冷笑,拿起手里的一个调任官员的空白纸,上面写了一列的人头,都是近期要提拔的人员,户部左侍郎魁龄拟升任工部尚书,皇帝的记性很好,这个人和恭亲王的岳父,已故的桂良是同宗的,“说的如此公忠体国,还不是一味得任人唯亲哼,”皇帝拍下了那张纸,叫陈胜文,“载澄那个小子呢”
“今日没进宫,叫人打听了,听说被议政王打坏了,躺在床上动弹不了。”
“哼,苦肉计吗”皇帝阴着脸,“折子里头皮里阳秋说朕整日闲游,又不擅进学,更是懒怠政务,好啊,这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这外头的人都要管个够”
陈胜文不敢接话,只是让皇帝自己发泄,不一会,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进来磕头禀告,“禀告万岁爷,承恩公准备进宫,就被一群无赖围住,拆了轿子,放了火,还把承恩公打了一顿”
“好好好,”皇帝原本就此忍下,没想到,还居然有了这样的变故,皇帝的眉毛倒竖,“好的很叫起,把御前大臣都叫进来”
、八、中枢之事三
慈禧太后的访欧之行,最后一站就在奥匈帝国结束,总理衙门协理大臣庆海作为太后的特使,出访意大利,这趟欧洲之旅又被人称之为“环法之旅”,差不多就靠着法国扰了一圈。
约瑟夫亲自护送慈禧太后一行北上到了德国的港口不莱梅,奥匈皇帝对清国太后的热情程度,不免让严谨的德国人都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