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重铸清华> 分节阅读 5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43(2 / 2)

只要山西城这里能够为五省团练争取到时间,那么些许死亡自然也是无关紧要的。

“黑旗军在山西城,只要抵挡得住法国人的攻势,守住几天,等到各省团练到达红河北岸,法人不敢嚣张,自然就会退去,”恭亲王淡然说道,“请太后下旨,再次申饬,各省团练入越,只是为了稳定北圻局势,绝不可和法人贸然开战,开战之权,只在中枢,若是地方督抚为一己私利擅自开战,中枢绝不可让此先例开之。”恭亲王的意思,就是让黑旗军去打仗,团练们只是起着威慑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会伤筋动骨,更能起到刀不出鞘最是吓人的效果。

慈禧太后点点头,“议政王的话有道理,团练不动手,让黑旗军先战一战,看看这些法国新派来的援军成色如何也可以,那么,户部,”慈禧太后看向宝鋆,“支付给黑旗军的银子和粮草,准备好了吗”

恭亲王袖着手不说话,宝鋆瞧了一眼恭亲王的背影,不知道眼下该如何说话,斟酌了字句,“户部已经将两广的秋税就地安排给入越的团练使用,海关的关税银子不能轻易动用,这个钱是预备好给教育部办学校的。”

这话拿过去堵太后的嘴,绝对是无往而不利,旧年驻德国大使安澜发回来的:“未有办教育而亡国者”,配合着德国三战大胜在敌国宫殿内加冕德意志皇帝位宣告帝国成立,十足的彰显了教育的作用,两广海关的银子,一概都用在教育部,这是旧年就下旨确认过的,宝鋆拿这话出来,“云贵和四川,原本就不算富裕,他们支撑团练出越,已经是为难,若是还有支援黑旗军的费用,只怕是力有所不逮。”

“那你一个大司徒,不会就这两千人的嚼用都找不出来吧”慈禧太后坐在宝座上,不悦的说道,“黑旗军才两千人,满打满算,这一日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如今这团练的银子有了着落,难不成这黑旗军的反而没有既然授了官位就要一视同仁,莫非,”太后的声音幽幽,“军机处还以为这个黑旗军是叛逆,想要用法国人的刀来借刀杀人吗”

“臣等不敢。”

“不敢就是最好,我且把话放在这儿,无论何人,只要同心协力一致对外,他就是朝廷的忠臣,以前的过往云烟都可以一笔勾销,佩蘅公,你明白了吗”

、五十四、步步为营七

慈禧太后话说的甚重,宝鋆也没办法,说到底,黑旗军才这么一点人,算不得什么大军,自然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若是这么点小银子还来推三阻四,只怕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广东布政使藩库里面还有三百七十万两的银子,虽然是支付给地方使用的,但是他们现在明年的使用计划还未出台这里的钱先用一部分也不打紧。”

说到底还是不愿意户部直接给银子,不过既然是有银子能够支付,这就是没问题了了,慈禧太后点点头,“那就先给二十万吧,说到底也不用许多。”拿了一次,难道还忍得住不继续拿吗

这事儿暂时是放下了,恭亲王事后来询问宝鋆为什么要直接了当的把藩库的银子拿出来,这里有三百七十万两白银,且不说是黑旗军,几省团练的开支,只怕是维持几个月都不成问题,太后只要是伸了手,就绝不会说只拿二十万两的道理。

“王爷,您说这个银子原也是保不住的,高心夔赴任广东藩台,这个银子就是他说了算了,他要一股脑儿的支援前线,咱们最多弹劾他,有西圣保着,怕是什么罪名都按不上,如今既然给了,这到底是地方的行为,和户部不相干,到时候若是在越南打仗赚到银子,把这个窟窿补回来,自然是万事俱休,可若是他将来这个银子补不会来,户部的板子就要打到高心夔的身子上了,那么到时候,中枢就要逼着高心夔还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王爷,您说是不是。”

宝鋆现在居然也是智深似海了,恭亲王十分欣慰,慈禧太后说了一句,“那么接下去就看南边如何了。”接下去又是商议沈桂芬的后事,子沈文焘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孙沈锡珪,着赏给郎中。最可贵的是“入祀贤良祠”,其次是“易名”。赐谥照例由内阁拟呈圈定,但军机亦可提出意见。自嘉庆以来,宰辅赐谥,第一个字照例用“文”字,内阁拟呈沈桂芬的谥是文清、文勤、文端、文恪。咨送到军机处,大家都觉得拟得并不高明。

“清、勤二字,不足以尽沈经笙的生平。”宝鋆大发议论:“端字虽好,但经笙不是理学一路的人物,所以并非美谥,恪字更不必谈了。”

文恪亦非美谥,而且不是宰辅之谥。恭王认为沈桂芬最不可及的长处是有定力,因而主张用“文定”。这也不是顶好的谥称,从顺治以来,谥“文定”的一共八个人,并没有什么名臣。但用“定”字谥沈桂芬,不能不说是很恰当。于是也就不坚持了。

沈桂芬其人虽然是气量小了些,才干却是十分了得,慈禧太后也是颇为仰仗,不然也不会一直让他担任军机大臣,却一直让他安心养病,更是派遣御医驻扎沈府照顾,人已经去世,慈禧太后虽然伤感,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军机处一直人手不够,左宗棠去南边了,自然是不能当差,沈小山离世,这一下子军机处就剩下五个人,这朝廷的事务这么多,就靠着议政王和各位,总是不够的,接下去补几个人进来,政事耽误不得,议政王你有没有什么人选啊”

翁同龢耳廓一动,抬起头悄悄的打量了慈禧太后一下,恭亲王已然做好了准备,这是沈桂芬的遗愿,虽然他劝恭亲王急流勇退和顺而从之的策略,恭亲王十分不以为然,但是对于沈桂芬的眼光,他是十分认可的,“礼部尚书潘祖荫可用。”

潘祖荫是海内金石古籍方面的大家,昔日也是文宗皇帝颇为器重的翰林,他上书保奏被官文诬陷的左宗棠,结了善缘,左宗棠入朝为相之后,深感其恩,屡次要延请其入军机处,但是潘祖荫其人谦和,不欲沾染庶务,且知道两虎相斗,自己搁在中间,只怕是难为,故此一再退却,左宗棠的性子是感恩图报的,既然不愿入军机处,那么在慈禧太后面前力荐潘祖荫,几年之间,就把他从户部左侍郎一跃升为诸部之首的礼部尚书。

家室渊源,且才干了得,主持南书房和秋闱科举之事,也深得太后之心,这个人说起来,倒也不算恭亲王太过私心,就连李鸿藻也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