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刘辟头七之后,袁术就选取风水宝地把刘辟下葬了。并为他立碑刻字,追授其为忠勇校尉,也算让他入土为安了。
安葬了刘辟,大军也就撤去了缟素,毕竟就算袁术恩宠刘辟,也不可能一直带着缟素的。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
不过袁术为了刘辟全军缟素这一举动,却比他收服育阳的消息,传的还要快速。
袁术为黄巾余孽,曾经的大渠帅刘辟,全军缟素这则消息随着行脚的商人快速的传递到大汉各州。在当时这可是个大新闻。
即便天下有众多同情黄巾之人,但是想袁术这样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的人基本没有。毕竟再同情他们,他们在当时也是反贼
袁术此举在士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与贼寇同行天下各州郡的士人一时之间统一口径皆批判袁术为士人败类,袁绍更是公开大骂袁术朔典忘祖,妄为袁氏子。曹操得到消息也是大骂袁术为无耻小儿,不尊祖宗德行。不过在没人的地方曹操暗自对袁术赞叹不已,心想着如果换做是他,估计也会如此
其他诸侯皆骂袁术,名门大儒皆批袁术,一时之间袁术成了董卓之后的又一个众矢之的
他们这是怕袁术把所有黄巾余孽都收为己用,如果真成那样的话,天下还有谁是他袁术的对手如果让袁术成就了霸业,他们这些传统的士大夫阶层,肯定会被新进的贵族所取代
不过在明眼人看来,袁术此举确实巧妙。现在虽然黄巾叛乱被镇压了,但是各处的余孽颇多,大多聚集在山林之中,等待时机。如果算整体的话,现在公元一九零年,大汉各处的黄巾加起来不下一百五十万人即便是去除老弱妇孺,可战之兵少说也有五十万。这是何等庞大的一股势力如果都被袁术所得,其必成横扫天下之势,成就不世伟业
在颍川的郭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哈哈大笑,连说三声“好”如此的袁术已经有了霸王之相,是自己投效的不二人选,如果袁术能多用北人该多好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孙坚也是公开声明力挺袁术。他觉得袁术这是不分阶层,不看出身,量才适用。更是体恤属下,关爱有加。观彼想己,如果他孙坚战死了,袁术肯定也会行此仁义之举。虽然不知道他会不会趁机吞并自己的部曲,但是不会难为自己的后人是肯定的。
不论什么时候。舆论的导向都是跟利益挂钩的,或捧或扁,都跟既得利益群体,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消息传开,天下黄巾皆激动不已。
终于有一个能接受他们的士人,怎能叫他们不兴奋,怎能叫他们不倾向于后将军袁术
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走对一步,盘活全局。黄巾归心,天下还有谁是袁术的对手
后世有诗赞他眼光独到,目光长远,云:
天下纷争势交更,黄巾鹊起天命争。
虽已败落惨覆灭,死灰复燃却又生。
天下士人视之虎,人人喊打过街鼠。
却有一人不为意,全军缟素奠忠武。
,,;手机阅读,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