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然年纪太小,可并不害怕单独直面张角,甚至还有点小期待,期待能早点说服张角,让张角同意诸葛亮能和张宁在一起,这样诸葛亮也算是实现抱得美人归,那么接下来就能谋划下一步了。
从前诸葛亮看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战力极强,就很是羡慕,而青州兵的前身就是黄巾大军被打败之后的俘虏,从俘虏之中挑选出来的青壮组成的。诸葛亮不求能得到张角的支持,只要张角能不阻挡诸葛亮和张宁的发展,那就足够了。
毕竟,天下的黄巾反贼那么多,诸葛亮是知道张角不久于人世的,而诸葛亮和张宁两情相悦,在一起之后,说不定将来有哪些走投无路的黄巾大军会看在张宁的份上,前来投效。
那样,诸葛亮就等于借着张宁的光,凭着张宁的威望,能够收服一些意料之外的人才和军兵。虽然黄巾大军很多时候都是看统领的武将自身的喜好。毕竟,不是每个黄巾渠帅与大将军都是从始而终地忠于张角和张宁。
尤其是得知张角身死失败,广宗被破之后,相信很多黄巾大军内心的信仰崩塌,恐怕都不知会做出何种选择,不过这些诸葛亮也左右不了,诸葛亮只是想尽力做到最好,后面就随缘了。
毕竟,有时候人要有梦想,若是没有梦想,人就和咸鱼没有什么区别了。诸葛亮静静地站在房间里面,既不神色惊慌,又不主动问询,就静静地等待着张角的拮问。
终于,张角也不再继续保持沉默,感觉是浪费时间,诸葛亮表现得实在是太过于镇定了,张角以为诸葛亮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气势,什么是威压,不知者无畏,也就完全察觉不到张角故意形成的紧张氛围。
“公子故意接近宁儿,可是为了老夫而来你是大儒门生,官家之后,若是能从老夫这里谋划得逞,想必可以得到不少功劳吧。不过,可能公子要失望而归了,看在公子护送宁儿安全返回老夫身边,就不为难公子了。”
张角字字诛心,直言不讳地想当然的要拆穿诸葛亮的心机,想先在言语之上,镇住诸葛亮,故意露出:“小样,我已看破你的阴谋了”的感觉。
可惜,诸葛亮却是不上当,完全没有按着张角的套路出牌,而是从另一个方面解析,让张角了解到诸葛亮并没有恶意,至于相助张宁,那也是缘分,并非有意设计,更谈不上有什么图谋。于是诸葛亮回道:
“大贤良师,您若是不喜欢我,可以直说。要是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而先入为主中伤我对张宁的真心,那我可得无礼地反驳一二了。恩师曾说,施恩不图报,以德报怨。我与张宁相遇,仍是缘分,并非因为宁儿的美色或者图谋其他。”
“至于您刚才所说,在下若真的有所阴谋,恐怕也不用利用宁儿来进行吧。不瞒大贤良师,在广宗郡城之外,有一支来自兖州泰山的援军军队,名唤泰平军,军队兵马大概五千左右,之前解青州之围,破青州三十万黄巾大军的也正是这一支援军军队。”
“在下不才,正是这支泰平军的真正指挥,一军之主,最高统领。”,,;手机阅读,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