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诸葛亮和张宁年小,容易反悔,严政赶紧地又长跪了,还叩了几个响头,情真意切。
“如此,救人如救火,严将军且下去休息,待明日我向皇甫中郎将辞行之后,就率军前去阳城,寻找那些黄巾旧部,若是他们不肯归降,仍有意作乱。”
“那可就怪不得我等,正好打散,缴其粮草辎重,直接俘虏了,弄些军功,作为晋身之资。”
诸葛亮完全不像开玩笑,也是,大老远的跑过来,却闹着说不愿降了,诸葛亮哪肯放空枪,不降那就杀了,多少也是战功,好过送给大耳贼刘备。
严政听到诸葛亮的话,虽是理解,毕竟这样的诸葛亮才是严政内心理想的主公,从不放空枪,出手必得利。然而,严政是来求救的,不是来找官军去剿灭黄巾大军的。
严政只能在脑海里祈祷赵弘他们,不要像上回一样,不识好人心,而是看到圣女,如约地归降,否则这玩笑就开大了。
凭着朱儁军和刘备军,外加诸葛亮军,就连人公将军张宝都挡不住,那赵弘、韩忠、孙仲还不得死翘翘,凉凉。
让朱桓将严政带下去休息,诸葛亮又安慰了一下张宁,说了好些贴心话,然后才半哄半送地将张宁送回营帐休息了。
第二天,诸葛亮向皇甫嵩辞行,说是要去荆州寻找家兄诸葛瑾,骗了皇甫嵩,才得以成行,皇甫嵩自然是放诸葛亮离去,另外还赠送了大量的粮草辎重给诸葛亮,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也帮了皇甫嵩出了不少力,况且这些军资都是缴获而来,皇甫嵩送出去,一点都不心疼,恰逢喜事精神爽,皇甫嵩更不会计较这些小恩小惠。
诸葛亮还特意向曹操告别,现在诸葛亮也算是见过了刘备和曹操,就差孙权了,诸葛亮想知道这三大国君年轻时都是怎么样的,是否也是英姿雄发,聪明绝顶。曹操觉得诸葛亮年纪虽小,却不愧蔡邕大儒之名,表达得十分懂礼,不止用兵识人,都可圈可点,还不抢功。实乃是结交的首选好友,可惜就是曹操与诸葛亮的年纪相差太大,二人无法聊到一块儿去。
就这样,诸葛亮带着张宁,率领着张飞和朱桓,后面跟着猛虎军,在严政的引路之下,一路朝着阳城而去。刚行无多久,又得探马回报,言及赵弘、韩忠、孙仲已是聚众造反,望风烧劫,据有数十万黄巾大军,已是攻下了宛城。
于是,诸葛亮等人只好折道,赶去宛城,希望能来得及,赵弘、韩忠、孙仲三人能够迷途知返,不要越闹越大,不然纵是诸葛亮有心,也保不住三人。
当诸葛亮率军赶到宛城之时,还好,三人依然留在宛城,据城而守,不出意料地是又让官军给包围了,果然还是连连落败,幸好还没在最后一步,至少宛城依然在赵弘、韩忠、孙仲三人手上。
诸葛亮引军向官军所在大营而去,近前方知,原来又是朱儁和刘备二人在此攻打赵弘、韩忠、孙仲等人。彼此都算是老熟人了,诸葛亮借着向朱儁复命,传达已寻到皇甫嵩的消息,并将皇甫嵩的战况和朝廷封赏告诉了朱儁。
朱儁一时攀比心颇浓,想要强行攻下宛城,拿下赵弘、韩忠、孙仲等人,只好再次请求诸葛亮加入讨伐黄巾大军的行列,并且承诺只要诸葛亮军愿意相助,就向诸葛亮军供应大量的粮草辎重。,,;手机阅读,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