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历史军事>铁血之中华帝国> 第五十三章 小弟不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小弟不小(1 / 2)

路少峰之所以能大体赞成这份协议的草稿,一是内外形势,新成立的华夏帝国急需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壮大二是、虽然按照协议在国际上,中国难免沦为英国的小弟,但是中国人的小弟历来不小,而且是很大,很壮

学习英国是必然的,政治上、法律上,英国都有着非常近代化的政治形态和法律制度可以让中国借鉴,效法这些可以让帝国在政治上尽快地彻底转型,建立近代政治制度目前帝国的政治制度或者说是上层建筑就是按照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来执行的,既有国外的,但是大都是参照中国的国情建立的比说说,六权宪法,皇权的分量还是很重的治国理念上秉持的儒法并重,外法内儒,这和国外诸国有着天地之别,也和中国历朝历代的外儒内法截然不同,这倒是和共和国时期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释放俘虏,仅以百万银两尽收英法六十艘班超级战列舰,并且能消除英法怒火,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外交上和英国保持同步,你扩张我参与,参与就有份儿只有好处没坏处;

人事公司招收华工,由中国人说了算到底招那里的劳工,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中国人说到那里招收就到那里招收,反正打得是英国的旗帜,削弱的是中国的领国,黑锅又英国背,好处是中国的,特么地有这么爽的事情吗现在西方列强所在乎的是商品的销售,他们现在还没有注意到资本输出的重要性,移民统治更是有心无力,这不正好便宜了中国吗

英国在中国修铁路,铁路是在中国虽然英国和普鲁士拥有管理权和收益权,但是只要在中国境内,就不怕这些铁路长翅膀飞了,一旦两国关系紧张,全部收归国有,中国一分钱不花,帝国境内铁路体系建立,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中国和英国开展是迟早的事情。帝国要想向着东南亚发展,那必然会触动英国人的利益,而路少峰对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肥沃土地更是做梦都流哈喇子但那是英国的命根子,帝国想要,那就是太监英国,英国人岂能答应到时候,两国肯定是全面的开战,两国交战对于英国人的投资哼哼,想想都知道后果

不过到时候,这可能对帝国民间吸引外资产生影响,一个国家再强大也不能没有外资所以这一条铁路的处置,确实是需要慎重一些

那好办,路少峰有的是经验,即使他没有,不还是有“单皓”公子的主意吗好,那就合资吧合资修建,三十年后完全收归国有反正现在中华帝国国库不差钱条件够优惠了,相信对方可以商量,只要能商量,以中华民族的智慧,所有的小细节都可以腹黑地搞定

中国全境对英国开放,受冲击最大的是工业产品是零关税,但是中国目前有工业吗没有既然中国目前没有工业,何来的冲击手工业受冲击开玩笑吗中国的手工业,要么是丝绸,要么是瓷器,那个不是倾销全球受冲击是不可能的至于,以后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之后,凭借这运输和地域上的优势,中国的工业就能站住脚只要站住脚,那么就能撑到中英分裂一旦有战事,关税再次高筑,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所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中国看似是英国身边的打杂的,但是中国的小弟不小

这就是路少峰敢于同意奕訢这份协议草稿的原因当然也不是完全同意,对帝国完全效法英国这一点要保留,特别是政治和法律方面,对于这方面路少峰是特别慎重的土地要不要完全私有化这个问题留到以后解决,英法的法律制度有选择的吸收,更多是一种补充,对帝国本土的法律的补充,对财产私有化包括六权宪法都是一种规避的态度

现在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这边已经没有问题了,就等着英国了,这要英国内阁和女王同意了这份协议,两国立即签订条约

这是中国对英国的做法,但是对同是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法国,帝国外相奕訢是既不召见,也不和谈不管不问

法国公使路易尼玛从英国公使汤姆格林那里看到了中英条约的草稿,一下子急得跳了起来这是这么样的条约这样优惠的条约,怎能没有法国的份儿不行路易尼玛立即求见帝国外相奕訢,但是每次前去得到的都是外相大人要不就是身染风寒,就是三姨太正在坐月子保胎,反正是暂时不能处理政务

路易尼玛一听,鼻子都气歪了特么地,这是什么理由还坐月子还坐月子保胎,这不是恶心人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