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4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45(2 / 2)

“你看这些天方教众,他们说他们原本是拜火教,不过我不想多加理会。我知王叔缺奴隶,便效仿天方教手段,准备将他们阉割,再卖给王叔。”

“可是阉割容易死人,若是死的太多,怕是叶护有些亏啊。”

“这些人胆敢反抗突厥大军,死不足惜。”

言罢,阿史那薄布看着史有忠,“若是怕死的人多,可以多叫一些巢医前来嘛。”

说到这里,史有忠身躯一震,他瞬间就明白,阿史那薄布要卖奴隶是假,想要通过他弄一些巢氏医师才是真。

突厥人西行屡次交战,损失就算小,但也是损失。而且西突厥现在全靠对外进攻来扭成一股绳,回头路是不好走了,只有继续向西讨生活。

此时西突厥已经攻占“霍拉桑”全部草场耕地,农奴牧奴数量惊人。但遭遇了天方教之后,战争就变得激烈起来。突厥贵族们想法很简单,那就是集中力量,打一次大的。

而且可萨突厥这个据说“爱好和平”的同族,有一条贸易路线,可以抵达弗林国,而只要能绕道,那么从北地杀入巴格达,什么都能找补回来。

薄布不止一次听西来的波斯商人以及那个波斯王子说过,巴格达很富,很富,非常富。

波斯人丢掉巴格达还不久,甚至大马士革也还存在于当代人的记忆中。

末代君王已经同意,割让巴格达以东的所有土地,突厥人可以予取予求。

阿史那薄布是这么做的,并且还打起了为“波斯大王”复仇的旗号,在“霍拉桑”和“安息”地区,受到了不错的响应。

有个首鼠两端的波斯边境军阀,原本是想要弄死末代的君王,可是万万没想到从东方来了一支奇怪的野蛮军团

“只要叶护有所求,价钱合适,小人都可以转告郡王。”

“那就有劳史兄弟了。”

阿史那薄布鄙夷地看了一眼曾经“同为”阿史那氏的史有忠,然后转过头,看着满地的尸体,无数笼子中的俘虏,心满意足地笑了。

而史有忠退下之后,骑马到了营地,钻入毡房之后,喝道:“都出去”

一群衣不蔽体的女婢连忙裹着毛毯低头冲了出去,几个正在放纵的汉子见是史有忠,都是慢条斯理地穿着衣裳,然后问道:“大哥,薄布又有什么要求”

“那条突厥狗,想要箭矢快一点到,还想要医师。”

“大哥答应了”

“为什么不陛下对此无有不允。长孙使君麾下那些人绘制的舆图,已经复制到了陛下案头。陛下欲设安西都护府,西域之侧,岂容河中蛮夷酣睡”

“郡王尚在敦煌,医师只有程将军那里有。”

“所以,老三,去一趟疏勒吧。”

“是,大哥放心,绝不会误了大事”

“有孝,到了疏勒,记得跟程将军说一声,就说薄布四战四胜,俘获宝马二百余匹,望程将军转为入贡洛阳。”

“不是五百余匹吗”

史有孝一愣。

“蠢货,多出来的是西域督府的回扣否则,信不信这些宝马连敦煌的门都看不见,全都被马贼给截了”

“”

“不要耽搁,趁着雪停,最好正月初六就赶到疏勒。”

“是,大哥。”

而此时,疏勒城外的军营,程处弼打开了一只蜡封竹筒,抽出了其中的信纸,看完之后,负手而立:“形式于我军有利啊。”

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

“阿耶,这是甚么羹,真是好闻。”

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张沔一脸的好奇,然而他爹横了一眼喝道:“不去看着雪娘,在这聒噪作甚”

“哦。”

低着脑袋的张沔出了门,不多时,正在喝汤的老张眉眼一挑,发现张洛水正含着手指头望着他。

“雪娘,要不要来一碗牛尾羹好食啊。”

婢女机灵,连忙新拿了一只银碗,盛了一碗在一旁。

“送去。”

“是,郎君。”

然后婢女带着张洛水,便去了玩具房。到了房内,张沔正憋着劲在纸上画着歪七扭八的花草树木。等到张洛水到了,便把手中的彩笔一扔:“妹妹,你看。”

张洛水一脸欢喜,婢女拿来的一碗牛尾巴汤自然是忘的一干二净。然后张沔舔舔舌头,拿起汤勺喝了一口,滋味很是令人满意。

喝完牛尾巴汤感觉自己换了个人的绝对不仅仅是张沔,他老子同样一脸活过来的架势,虽然这玩意儿只有玄学上的加持,但被突厥牌榨汁机榨的快脱水的老张,此时此刻真的感觉还不错,而且琢磨着是不是牛尾巴汤换成牛鞭汤算了

正月的武汉虽然繁忙开来,但货物大多数都还在货舱或者仓库中。整个世界都是红红的一片,熏肉、腊肉、咸肉、冻肉红白交织,美不胜收。

贞观十七年“凑份子”搭伙成立的马帮越来越多,南腔北调无比的激烈,怪诞拗口的“洛下音”此起彼伏,但马帮的方向却很明确,向西、向北、再向西、再向北、继续向西、继续向北

冬春交替时节,每天消耗的油脂,不管是北方还是西方,都是万贯计算的价值。一石猪油的价格可以换三倍左右价钱的黄糖,这是一种来自北天竺的糖,虽然还不够白,但已经接近白糖的色泽。

甚至有的精品天竺白糖,已经是纯粹的白糖,和国产白糖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为了打压这些天竺白糖的价钱,国内不管是白手套商号还是“耕读传家”的地头蛇,都不约而同地将天竺白糖划为“黄糖”的范畴。

天竺商人不是笨蛋,虽然想着方法想把“黄”这个颜色炒作一番,可惜没有卵用。天竺人根本不知道国内的白糖大户在琢磨什么事情。

想要建立一条茶马道的人,绝非只有琅琊王氏,想要迂回巩固家族底蕴的大姓,绝非只有王氏。

因为张德关系,萧二公子时不时厚着脸皮以梁丰县子岳父老大人的身份自居,当然他从来没有口头承认过,都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玩默契。如果他敢嘴炮说张德是他的“贤婿”,大约是活不过贞观十七年的。

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时人多少还是羡慕萧铿这个笨蛋,居然做长线做的不错,两个女儿“和亲”换来的家业,足够萧二公子努力生几个败家子挥霍好几十年。

萧铿是个浪荡子不假,但萧氏总归是有精明人,王氏要做茶马道,总归是要有靠谱的合伙人,萧氏的根基在荆楚,自然是合格的选择。

同时萧氏也的确有理由这么做,因为打通一条才茶马道,耗费的时间,大概在两年上下,两年后,才能真正的回本获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