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此番入川也是野心勃勃的举措,切莫大意被他钻了空子”
张任等将听后都点了点头,将此事牢记在了心头。
接着张松再度叮嘱道“严兄,明日你便要回巴郡了,巴郡与牂牁接壤,你可要盯住了那刘玄德”
严颜很是严肃的说到“子乔放心,老夫定会死死的盯着那厮”
张松闻言笑道“即是如此,那松便放心了”
是夜,蜀王府。
刘璋与一白袍青年正在交谈。
刘璋一脸急切的问到“先生要走”
白袍青年淡淡的说到“该交待的我已都告知了你,今后如何做,全凭你自己”
刘璋焦急的说到“先生为何要走欲去往何地不若留下辅佐孤,孤愿将益州别驾之位授予先生”
白袍青年的脸上没有半点的表情变化“我去意已决,蜀王不必多言。”
情急之下,刘璋一把拉住了白袍青年的袖子“还请先生留下助孤”
白袍青年冷哼一声“莫非蜀王想要强求我不成”
刘璋赶紧松开了白袍青年的袖子,陪着笑说到“不敢不敢。”
白袍青年也没搭理刘璋,转身拂袖离去,丝毫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白袍青年离开后,黑影中走出了一人。
这人冲刘璋行了一礼,随后开口道“主公,要不要”
说罢这人目光一寒,对着刘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刘璋听后摇了摇头“不必放他离开便是了,他并没有加害孤的意图,只是可惜了此等人才不能为孤所用”
这人听后点了点头,随即又消失在了黑影之中
锋行三国
第三百六十六章 袁绍危局
且说楚王刘表得知了零陵、武陵两地改姓孙的消息,饶是以刘表的涵养,也是气的破口大骂。
“废物全都是废物孤养你们有何用你们足足有五万人马,放走了刘玄德不说,就连零陵和武陵都丢了你们还有何脸面回来见孤”
刘表吐沫横飞,毫不留情的怒骂台下跪着的蔡瑁和蒯越二人。
蔡瑁和蒯越大气都不敢喘,都是低着头忍受着刘表的怒忠,鞠义,这些日子你二人在军营那边多费点心,稳住士兵们的情绪。在这个节骨眼上,切莫出了什么乱子”
李文忠、鞠义拱手领命“诺”
众人散去后,房玄龄单独留了下来。
袁绍见此问到“玄龄还有何事”
房玄龄对袁绍耳语道“主公,前些时日臣对您说的入川,不知主公考虑的如何了”
袁绍点了点头“孤已经考虑好了,入川并无不妥。不过入川之事,却是要等退了董卓再做打算。”
房玄龄闻言露出了欢喜的表情“臣就知道主公定会同意此事您放心,韩遂和马腾施以援手,董卓必会无功而返而主公入川之后,董卓那厮便更拿主公没什么办法了”
袁绍听后说到“玄龄所言甚是有理,但玄龄,为何此事你刚才不说”
房玄龄面露难色“主公,此事臣不好说。”
袁绍一皱眉“你我君臣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直说便是”
房玄龄依旧摇头“主公,此事臣真的不好说,无凭无据之事,说出来伤了同僚之见的和气反而落了下乘。而且臣心中也不能确定此事,只不过是一个猜测。”
袁绍听后眼中精光一闪“说到底何事”
房玄龄苦笑道“好吧好吧,不过主公您听了千万别动怒。据臣推测,您麾下可能已经有人投了董卓,然后留在您这当内应”
袁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愤怒,而是静静的点了点头。
他心中对此也是早有猜测,要不然今日是不会有这么多人主和的。
四世三公的家底,即便袁绍再不堪,也不会是个纯粹的草包。
袁绍开口道“此事孤知晓了,下去吧”
于是房玄龄冲袁绍施了一礼,随即拱手离去。
房玄龄走后,袁绍眼中杀机毕露
若是有人见到这一幕,定不会将此时的袁绍和平常的联系起来。
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锋行三国
第三百六十七章 庆之挂帅
接下来的日子,袁绍麾下军队高挂免战牌,只是依据地利死守,并不主动出战。
饶是朱升此等人物,面对这样的缩头乌龟,也是没有半点办法。
房玄龄写好了信件,将信件交给了审配送与韩遂和马腾。
房玄龄作为袁绍的大军师,本来应该亲自去送信,以显示袁军的尊重和诚意。
但这个节骨眼上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房玄龄实在是脱不开身,所以只好将此事委托给了审配。
临行前,房玄龄再三交待审配如何说辞。
在房玄龄看来,马腾应该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而韩遂那厮甚是贪心,就算他提出了什么过分的要求,也要应诺下来。
对于韩遂的要求,只要不伤及袁绍的根本,什么都答应下来便是了。
房玄龄知道,只要熬过了眼前的难关,入川之后的袁绍便能一飞冲天,再也无惧董卓。
可消息闭塞的房玄龄,并不知道野心勃勃的刘大耳已经先袁绍一步下手了
韩遂和马腾接到了袁绍的求救信后,都没有立即做出回复。
毕竟先前他们也是敌人的关系,这突然转变成盟军,二人的心里都是有些疙瘩。
经过了一番思虑后,马腾率先做出了回应。
“董贼乃是叛国逆贼,人人得而诛之。吾虽然是个武人,但也不会不知礼义廉耻,助纣为虐。先前袁本初与吾之见的种种不快,从今日起尽数勾销。吾愿与袁本初联手,共诛董贼剿灭其爪牙,为汉室尽忠”
这便是马腾的回复,而且,马腾不要袁绍任何金银粮草
袁绍和房玄龄得了消息后心中都是感慨万千,没想到汉室还有此等臣子
忠义无双,大局为重,真乃汉室之幸矣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