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东市西市还是坊间都能听到报童的吆喝声,不管是吃早点的还是做生意的都抽空看了起来。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个红色大字,今日大唐。
报纸的字体有大有小,方方正正一块一块排版清溪,排在头版的并不是关于李靖的新闻,而是只比名字小的一行字,今日大唐,为新闻轶事而生。
张素早已经慢慢都是恶趣味,报纸都搞出来怎么会不写创刊寄语来自我满足,后世很多新闻杂志每年都有类似的贺词,很多写得都不错,张素最喜欢的就是《南方周末》的,本来他还想直接抄一个过来,比如主编的寄语,往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不过想了想所有能记起的都不太合适,所有只好自己想一个了,其实这寄语主要也就是阐述了一下什么是报纸,报纸的宗旨又是什么这样的。
这之后才是关于李靖被诬告的新闻,报道最后赞扬了李二的处事原则,然后就是说:关于本次事件,本报也采访了当事人代国公,这件事情会给他自己又有什么想法呢?
采访李靖自然是出自张素的手笔,利用一问一答的行事,内容无非就是一些套话,李靖表示不会受到此时影响,对大唐对陛下依旧充满信心,感谢李二同志信任,要继续为大唐建设添砖加瓦之类的,充满了正能量,关于李靖闭门谢客只字未提,辞去大唐学院祭酒一职的事情倒是原原本本的说了。
报纸全部都采用白话文的行事,内容一目了然。张素虽然对报纸怀有满腔热血,真刊载的时候却也是犯了嘀咕,到底该不该公正客观的报道让他很是犯难,如果姿势一味的给朝廷给皇室说话,那根据某些人的尿性,改朝换代之后报纸真要成某些人的工具了。
如果到了宋朝,让朱熹之流的人掌握了报纸那还得了,我大天朝的人们细想岂不是要被禁锢得更加严重。但如果太过公众,李二和朝廷那关貌似也是个问题,左想右想之后张素还是尽量做的客观一些,反正现在李二足够开明。
除了赞许李二处事公众重视大臣之外,张素还拍了李二一记马屁,之前李二说要整顿军纪,于是也就大包大揽的在报纸上探讨起了军纪的重要性,举例子讲事实告诉人们军纪到底有多重要。
坐在报社的办公室里面,从玻璃窗户往下看,张素也能看到报纸的红火,楼下就有很多人在看,中午溜去醉仙楼吃饭,俗讲的人果然也将报纸做为了话题,高谈阔论的给识字的不识字的进行讲解。
“这叫做今日大唐的报纸上说,军令如山,意思就是军令就像大山一样不可动摇,上级发出的军令下级不能违抗,上面还讲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如果一直军队连令行禁止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战力可言。”
利用前世所知的理论,张素可是对此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虽然东西都是自己写的,不过他在一边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李秀妍手里也拿着份报纸,不过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体育版块。呃,貌似说是唐超联赛的专栏更合适一些。
大唐体育运动倒是不少,比如拔河、角力、马球等等,不过都是民间玩玩,不像蹴鞠这样组织起了联赛,就算想写都不知道从哪里写起,能报道自然之声蹴鞠联赛了。
看了看,李秀妍就说道:“介绍得倒是很详细嘛,按照报纸的热度,进度之后大部分都对我们的联系有详细了解了。”
第一期报纸有三张,第一章头版写的是李靖被诬告的事情,剩下两张都是在介绍蹴鞠联赛,李秀妍又忍不住说道:“我们这蹴鞠联赛的内容比朝政大事都多,这样真的不要紧么?”
“俗话说新闻越短事情越大,你哥不会连这都跟我计较吧?”张素并不在意,新闻的价值又不是以字数来决定,对什么感兴趣的人就会看什么,如果对蹴鞠没有兴趣的人,就算写得再多他也不会看上一眼的。
本来发行报纸的初衷就是想推广蹴鞠联赛,介绍得当然很仔细,除了联赛的规则之外还详细的点评了六只足球,对最近的比赛也进行了回顾,着重的介绍了打进进球的球员和现在的比分,推广联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打造球星,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都一样如此。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