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回到山沟去种田> 分节阅读 4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41(2 / 2)

孟所长说道:“该背的锅我们背,问题是成绩也要看到啊,白鳍豚是没来得及,可是江豚,从刚开始迁地保护时的十来头,发展到现在七八十头,近三十个小种群,这些也是明摆着的嘛”

李君阁口水都要出来了,拉着孟所长的手直摇:“你刚刚说了要将现在的李家沟当做二十年前的天鹅洲建设,那就是您老还要给我们补上七头江豚这个可怎么好意思”

老孟赶紧甩手:“我怕把你美死先把小灰啊不,先把这三只保护好了再说”

李君阁本来就是抱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心思,这下子心满意足:“哈哈哈,好嘞那我现在就给阿音打电话,叫她找船厂出方案,将李家沟所有船只改造一遍,保证小灰一家的安全下午我们去给吉罗鱼人工取卵受精,接下来我这边要开秧,可能顾不上你们,但是有苗娃和良厚全程陪同你们考察,等我忙完春播这几天再来陪您。”

第635章 开秧

船到李家沟,李君阁本来要给一行人安排到民宿,可孟所长一见两艘趸船就满意极了,坚决不去民宿。

只让李君阁将趸船收拾出来,水产研究所一行人住趸船,再调几条船过来,水上来去反而更加方便。

趸船本来就还承担这部分游客中心仓库的功能,在二楼也有舱室,收拾成几个双人间问题倒是不大。

于是又给凡梅嫂子打电话,让她过来布置收拾,自己领着他们上电瓶车。

直到现在孟所长才将目光转到了风景上:“皮娃你这里比天鹅洲还漂亮啊难怪你急匆匆的回来”

李君阁翻着白眼:“明明是你赶我们回来的好不好再说孟老你这也太后知后觉了吧从盘鳌乡古建筑群开始就算进入景区了”

孟所长呵呵笑着摆手:“一路上看着鱼星估密度去了,眼睛就没往岸上瞧”

车到久长居,梁慧丽和阿音,吴志秋,苗娃王良厚已经等在了那里,见李君阁领着众人到来,连忙上来迎接。

苗娃王良厚众人都认识,一听介绍俩大美女一个是乡长一个是村长,还有个年轻人是农业局副局长,反让研究所众人吃了一惊。

席间苗娃给各位介绍了五溪河的水文气候状况,梁慧丽介绍了盘鳌溪生态恢复计划,阿音介绍了大鱼榜鱼类种群调查情况,吴志秋介绍了农业开发区情况,王良厚介绍了水产研究室的建设情况。

还真都不是陪吃陪喝的,人人手上一摊子事,都跟渔业有关系。

孟所长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都有人接着,有的还有其他人补充,心底更加满意,这个基础,可比当年自己单打独斗建天鹅洲水产研究基地强了不下百倍。

饭后李君阁又带着众人一起前往忘忧谷农业基地总部,一路介绍乡村建设,农业基地规划。

车进忘忧谷,景色又是一变,花草如荫,果木成林,清水环绕,一个个池塘分布其间,完全就是一个怡人的公园。

车在一个不锈钢和玻璃结构的圆面包状建筑前停了下来,一打听这居然是一个猪场,一行人更是啧啧称奇。

来到恒温亲鱼池边上,农大二老也在那里等着了,一看到池里的吉罗鱼,孟所长一行人更是错不开眼睛。

池中的老绿水已经被替换成了新水,这是为了刺激亲鱼性发育充分。

吉罗鱼已经和刚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泰国那边估计是抓的野生种,刚到李家沟的时候也就一公斤左右,经过苗娃的精心养育和李君阁的偶尔作弊,现在却已经发育到了小两公斤。

性成熟后的吉罗鱼颜色发生了蜕变,身上的鳞片根部还是灰绿色,但是越向外围越发艳丽,成为了一种淡紫红色。

再配上本就红艳的鱼鳍和尾部,已经可以列入观赏鱼的行列了。

孟所长搓着手道:“太漂亮了,泰国人还是挺大方的嘛”

李君阁笑道:“大方啥啊,这是被我们养成这样的,光前期驯化,调整饮食就花了不少功夫,原来都是抓的野生鱼来糊弄我们”

孟所长看着鱼池边上大玻璃开间房屋,伸手一指说道:“那里就是工作间呵呵,好久没有亲自上手了,今天我也和你们一起过过瘾。”

这里的环境要求就比李家沟那几口亲鱼池要求严格多了,众人穿上白大褂进入房间等待,李君阁和苗娃去捞鱼。

孟所长和吕主任亲自调试药液,一边给旁边观摩的随行人员讲解。

等亲鱼上岸,李君阁和苗娃用细密的抄网将两条吉罗鱼捞出来放入取卵槽中。

待遇与清波白甲它们也不一样,取卵槽也是特制的纱网,将亲鱼放进去,亲鱼被软软的网兜舒舒服服地固定住,也就不怎么挣扎。

孟所长笑道:“比我们研究所的设备还高级啊,试试效果如何”

用手隔着网兜轻轻向泄殖口推动鱼腹,鱼卵便轻松地从泄殖口中流淌出来,汇入一直流动着的水流中,然后随着轻缓的水流聚集在取卵槽底部的软兜处。

雄鱼就没有这么爽了,水只冲刷着它们的前半部分,挤出的鱼精被单独收集起来,放入调配好的药液之中。

每条鱼的背鳍上有一个小标签,一公四母搭配,同样需要扫入系统,建立起谱系图。

孟所长全程操作了一次,连羽毛授精都亲自上手,然后将鱼卵移入孵化池后,这才笑道:“走到研究所前边去了,这一套是从猪场学来的吧”

苗娃笑道:“猪场有谱系系统,我们想着不用白不用,便搬过来用在吉罗鱼身上了。”

孟所长看着在大玻璃鱼池里恢复体能的亲鱼,爱不释手地摩挲这缸沿,说道:“来之前还想着怎么帮你们一把,现在看来你们已经将技术完全消化吸收了,还有所发展,那个取卵槽是谁设计的非常的科学,连亲鱼体表粘液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对产后恢复十分有利。”

李君阁笑道:“这是我跟苗娃根据军鱼的习性瞎琢磨的,在清波和军鱼人工受精的时候试过,效果还行。”

孟所长夸奖道:“年轻人就是脑子灵小吕,这套方法我们研究所也要学习学习,亲鱼产后存活率又要上一个大台阶了”

小吕应了,对李君阁说道:“二皮你们也不能骄傲,这是我国第一批红吉罗种鱼,一条平均产卵也就两千粒,四十尾雌鱼,满打满算也就八万条,可不能疏忽大意了”

孟所长说道:“现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都开始尝试渔场养殖,但是起步如此之高的渔场,你们是独一份好好加把劲,我们争取把原产地都给他压下去”

李君阁说道:“我们一定尽力,还得水产研究所大力支持。”

孟所长心情很好:“肯定全力支持,对了,听小吕说你们的工控系统饲配系统也非常独到,走,给我介绍介绍去”

一个下午大家就泡在了渔场听取李君阁和苗娃的养殖技术汇报,晚上李君阁将一行人送到趸船安顿。

接下来几天里,孟所长一行开始在五溪河沿线考察,同时也是为李家沟水产研究室充实资料和研究成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