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北大教室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与此同时,在袁小艳的策划下,以高敏的钞能力作为支撑,这次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央广、央视和几大报连续报道了好几次,还有几十家地方报纸和行业报纸也发了长篇通讯稿。
这样一来,非但贾柳明等一干学生会干部乐得满面红光,校团委、总务处、教务处等部门也觉得很开心。
总务处和教务处已经联合去做过鉴定,确认粉刷后的教室的确是达到了焕然一新的效果,相信下学期开学时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一些惊喜。两个部门打算向学校写一个报告,说明自己如何在一分钱不花的情况下,联络社会力量协助,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这样的成绩,是可以写进学校的年终总结的。
兴龙公司在宣传中自然是不会缺席的。记者可都是人精,拿到厚厚的车马费信封时,就知道自己的稿子该把什么作为重点了。
要让总编同意签发稿件,稿子的主题当然得放在大学生勤工俭学、高校美化教室等方面,因为只有带上北大的名头,才能有新闻价值。但在稿子中间,难免会出现诸如“水南省兴龙涂料公司得知此事慷慨捐赠”、“学生会神农尝百草最终选定环保性能上乘的兴龙牌涂料”等措辞。
你还别问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细,这是人家记者工作负责,每个细节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稿子有血有肉,你不服怎的?
那么,总编能看出记者们在其中夹杂的私货吗?
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总编也是从记者过来的呀。
国家级媒体那边,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相信广大的听众、观众和读者们是能够挑出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的。
到了地方媒体和行业媒体这边,可操作的余地就大得多了。好几家媒体都刊发了对高敏的专访,文章一开头便是:
“近日,燕园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带着好奇的心情,记者采访了为本次粉刷教室活动提供全部涂料赞助的水南省仁桥市兴龙涂料公司的副总经理高敏女士……”
然后自然是一通忽悠,什么从小就有一个北大梦啊,什么兴龙公司一向尊重知识啊,还有什么牵挂北大学子,希望为学子们提供一个清洁环保的学习环境。
高敏在北京呆了20天时间,直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才启程返回茂林。她带来的那些兴龙公司的业务员和工程师有的返回了水南,有的则仍留在北京,处理后续事务。
在这20天时间里,夏诗慧果真如她承诺的那样,经常过来帮高敏干活,很快就和高敏、袁小艳都混熟了。
高敏其实比夏诗慧、袁小艳二人也就大两岁而已,完全可以算是同龄人。女孩子之间的友谊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好吧,其实坍塌也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够了。
等到高敏离开北京的时候,三个女孩子已经成了如胶似漆的闺蜜,相互之间是用敏敏姐、慧慧、艳艳来称呼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