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玄幻奇幻>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686章 孟笑姝的质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6章 孟笑姝的质问(1 / 2)

清晨的山间弥漫着薄雾,像一层被揉碎的云絮,轻轻覆在青石板小径上,连路边的蕨类植物都裹着一层细密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晨光。

空气里混着松针的清苦和野菊的淡香,吸一口都觉得肺腑被洗得透亮。

小径上已经有不少穿着素色衣服的孟家亲戚,有的提着装着香烛的竹篮,有的搀扶着年迈的长辈,三三两两地朝着青龙洞走去,低声交谈的声音被雾气滤过,显得格外柔和。

张其金走在人群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

那里放着一个微型摄像头,能悄悄记录下沿途的动静。

他穿着孟兰找出来的旧款棉麻长衫,衣摆扫过沾着露水的草叶,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掠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穿灰布衫的老者、扎蓝布头巾的妇人、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平和,可他知道,琦金国际的人就藏在这些面孔里,像毒蛇一样盯着孟家祖祠里的量子虚无血灵珠。

“其金,你看前面那棵老樟树,小时候我还在树上掏过鸟窝呢。”

龙薇走在他身边,压低声音说。

她今天梳着双丫髻,发间别着孟兰给的银质梅花簪,簪头的铃铛偶尔发出细碎的声响,刚好能掩盖两人交谈的动静。

张其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老樟树矗立在小径旁,枝干遒劲,树冠如伞,树皮上还留着几道斑驳的刻痕。

可他的注意力很快被树影后的两个人吸引。

那两人穿着黑色外套,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走路时脊背挺得笔直,与周围松散的人群格格不入。

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其中一人抬手整理衣领时,袖口露出了半截银色徽章,上面“琦”字的轮廓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这正是昨天在飞机上见到的那两个黑衣人!

他还发现,这两人身边多了三个同样穿黑外套的人,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黑色手提箱,箱子的边角有些磨损,看起来沉甸甸的,拎箱的手指关节泛白,显然里面装的不是寻常物件。

“琦金国际的人也来了,而且带了帮手。”

张其金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要贴在龙薇耳边,“等下进去后,你跟紧孟兰和孟晶晶,别离开她们身边半步。我去盯着那几个人,他们的手提箱里很可能是量子干扰器或者电击枪,一旦有动静,我会用袖口的铃铛给你发信号,短响是安全,长响是危险。”

龙薇的脸色微微发白,却还是用力点头,指尖攥紧了背包带。

背包袋里面装着张其金给她的应急喷雾,能暂时麻痹人的神经。

她看着张其金眼底的严肃,轻声说:“表弟,你自己也要小心,他们人多,别硬碰硬。”

两人随着人流往前走,小径渐渐变宽,前方隐约传来水流声。

那是青龙洞入口处的瀑布。

转过一道弯,青龙洞的入口终于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口上方悬挂着“青龙洞”三个苍劲的大字,是用朱砂写在青石板上的,历经风雨却依旧鲜艳。

洞口两侧的石壁上,还刻着几行模糊的篆书,孟兰说那是孟家祖先留下的护洞符咒,能“驱邪避祸,守护祖灵”。

此刻,洞口两侧站着八名守卫,比平时多了一倍。

每个人都穿着黑色西装,戴着白色手套,腰间别着对讲机,正逐个检查入场人员的身份。

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仪器,对着每个人的身份证扫描,屏幕上会跳出孟家亲属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才放行。

“表弟,你看那边!”

龙薇突然指向洞口左侧,张其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孟晶晶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棉裙,正踮着脚朝他们挥手。

她的头发扎成两个麻花辫,发梢系着粉色的丝带,手里还拿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孟兰让她带的桂花糕。

孟兰站在她身边,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祭祖用的香烛和纸钱,正笑着和守卫说着什么。

“你们可算来了!我都等了快十分钟了。”

孟晶晶跑过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拉起龙薇的手就往溶洞里走,“我昨天跟守卫的李大哥打好招呼了,说你们是我远房来的表哥表姐,专门来参加祭祖的,他答应让我们直接去里面的院子,那里能看到主殿的门口,比在外面挤着强多了。”

张其金和孟兰紧随其后,刚踏入溶洞,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

溶洞内部比他想象的还要宽敞,顶部悬挂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像倒挂的冰锥,有的像展翅的飞鸟,还有的像层层叠叠的莲花,被彩色的射灯照得流光溢彩。

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缝隙里长着细小的苔藓,走在上面能闻到淡淡的潮湿气息,偶尔还能听到水滴落在石笋上的“滴答”声。

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孟家祖先的画像,从明代的长袍官员到近代的西装先生,一张张画像排列整齐,画框都是用阴沉木做的,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每幅画像下方都摆着小小的供桌,上面放着新鲜的水果和未点燃的香烛,供桌旁站着一名守卫,目光严肃地盯着过往的人群,仿佛在守护着孟家数百年的历史。

“你看这幅画,是万历年间的孟尚书,听说当年他还帮着王阳明修过书院呢。”

孟晶晶指着一幅身着绯色官袍的画像,骄傲地介绍道,“我爷爷说,咱们孟家能在昭通立足,全靠这位尚书公当年的功劳。还有这幅,是民国时期的孟实业家,他在昭通开了第一家工厂,还建了学校,附近的老人都记得他。”

张其金一边听着孟晶晶的讲解,一边留意着身后的动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