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七重金山、七重香海环绕,每一重都有天龙八部护持;
山下四大部洲分明,众生安居乐业。
这掌中佛国中,但见七宝林中,金绳为路,琉璃为地,玛瑙为阶,砗磲为栏。
菩提树绽放无量光华,叶传片出微妙法音。
池中八功德水泛起涟漪,朵朵莲花开合之间,可见其中各有佛果。
但见: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明霞灿烂映天光,碧雾朦胧遮斗府。
金翅大鹏还未反应过来,已被摄入其中。
其展翅欲飞,却发现双翅沉重如负须弥;
运转阴阳二气,却见佛国内金绳自动交织成网,将它牢牢困在一朵千叶莲花之上。
那莲花花瓣显化"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化作六道金光将它镇住。
"孽障!"
普贤声如洪钟,
"如来慈悲,早知你今日之劫,特意示现入你腹中,为你化解因果。你若再执迷不悟,莫说万年道行,便是真灵也要堕入九幽,永世不得超生!"
金翅大鹏听的师兄声音,便知落入掌中佛国,其虽凶顽,却不愚钝,立时明白师兄这是在给它台阶下。
这孽畜当即俯首:
"菩萨开恩,弟子愚昧,不知佛祖深意。今日得蒙点化,方知佛法无边,愿皈依我佛,永不再犯!"
迦叶尊者见状,立即会意,合掌赞叹:
"善哉!我佛慈悲,不忍破金翅大鹏脊背,使其万年道行化为乌有,不惜金身受污,是要以身示现,度化这顽劣之辈。"
阿难尊者接口道:"礼赞释迦牟尼佛,舍身度人,实乃三界之福。"
其余众菩萨罗汉闻言,互相对视,皆露恍然之色。
"原来如此!普贤菩萨智慧深远,看穿佛祖用意。我等修为浅薄,险些误解。"
"佛祖慈悲为怀,甘受此辱以度化顽劣,实乃大德!"
众人口诵佛号,齐声称赞如来清德。
如来被普贤这番说辞架住,怒火难消又不好发作。
幸得迦叶和阿难配合,总算维持了如来脸面。
正值此时,普贤传音入密:
"白象此次下凡,虽有过失,却也助唐僧历劫。如今劫数已满,贫僧愿还它自由,以全此段因果。"
如来仍是不语,面沉如水。
文殊菩萨见状,缓步上前:
"佛祖今既入大鹏腹中,如同子入母怀。若取其性命,岂非如同杀害生身之母?此等因果,便是佛祖也担待不起。"
如来闻言,面色稍霁,但手中斩业剑仍未收起。
就在这时,虚空之中,如来忽闻一声几不可察的轻叹,似有若无。
如来抬眼望向某处,那是世尊的警告。
沉默良久,如来长叹一声,声震大千世界: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已皈依,便封为金翅大明王菩萨,镇守西方极乐世界门户。”
话音方落,金翅大鹏在普贤掌中佛国内重塑法身,褪去凶戾之气,化作八臂明王相:
左上手持阴阳瓶,象征阴阳二气;
中二手结降魔印;右上手托智慧宝珠;
其余各持法轮、金刚杵等物。
唯有眉心一点朱红,依稀可见昔日凶顽。
如来看向普贤:“既然你愿为他担保,此后大鹏便由你教导。”
又对文殊道:“青狮、白象功德已记录在案,来世当得阿罗汉果。”
众仙佛见事情圆满,纷纷称颂佛祖宽宏。
如来又问:"唐僧何在?"
大明王菩萨忙答:
"藏在锦香亭铁柜中,分毫未损。那柜子乃玄铁所铸,上有弟子设下的阴阳禁制,除弟子外无人能开。"
普贤闻言,暗中传音嘱咐:
"还不快去解开禁制,将功赎罪?"
大鹏会意,当即从掌中佛国现身,化作人形,对着如来深深一拜:
"弟子这就去释放唐僧师徒。"
转身时与普贤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至此,一场惊天闹剧终告收场。
有诗曰:
佛祖忍辱全孝道,大鹏皈依证菩提。
若非菩萨巧周旋,怎得功德圆满时?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