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文豪1983> 第16章 国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国庆(2 / 2)

“因为苏联还在,混乱只是一时的。”

好吧!看来老大哥的解体,确实是震惊了半个地球。就算是身处其中的人自己,当初也觉得不可能。

二号,张俪做产检。她怀孕已经有三个月,这是她孕期内的第一次正式产检。

一大清早,余切就驱车过来。

协和医院替她办理了档案,从上到下检查了个遍。这会儿的产检本来十分简单,因为许多医生并不会看b超——大部分后世熟知的项目,要到九十年代前期才逐渐增加起来。

可协和医院太先进,余切提前感受到了起码十年后才有的复杂产检流程。孕检当中有一项是“唐筛”,用于检查婴儿是否染色体异常,是否存在基因缺陷……这项技术本来是四年前才在美国实验室里面诞生。

因为沃森的缘故,协和医院恰巧成了全中国最早引入这项检查的中国医院。

院长顾方舟特地来和余切解释:“这项技术堪比‘糖丸’,大规模生产后成本并不高,中国的孩子又能提前避免一项可能存在的缺陷。”

“沃森也成糖丸爷爷了?”

顾方舟笑道:“怎么不能是?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一个年级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得脑膜炎的、或是小儿麻痹症的,或者是唐氏儿……再过二十年,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沃森是有功劳的。”

顾方舟和余切回忆起当年的“春雨行动”。

这项慈善活动,在当年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参与者都受到了极大的社会赞誉。顾方舟因此被提拔为院士,又在今年当选英国的外籍院士。

“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第三世界科学院,有消息说,我也有机会评个院士。那时候我是个教授,你是个学生和作家,现在我升了一级,你升了好多级。”

“我在英国访问时,他们那边的人问我,说我找到了一条快速打造名声的好路径,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名人们,也在模仿我们……其实,我们的初心都是好的。”

余切也很感慨。

在国内,“春雨行动”和“融冰之旅”是他生平最骄傲的事情之一。仅这两件事情,就足以奠定他作为文人的历史地位。

大部分民众在一生中,不会长期的阅读。他们对于一个作家地位的评判,并不是根据他们的作品,而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来评判。

顾方舟今年已经61岁,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他已经该准备退休了。

余切问他有没有什么遗憾?

顾方舟回答他,他的遗憾就是怕活不到九十年代中叶。这个时间点是“脊髓灰质炎”全面被清除的时间点。

“联合国有个仪式……如果一个国家彻底清除了脊髓灰质炎,就会在名单里签上中国,目前这上面只有一些富裕的北欧小国,还远远看不到我们。”

作为最早的倡议者和糖丸研发者,顾方舟希望自己不要错过那一刻。因为自五十年代以来,他的半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情。

余切感觉这像是另一种“朝闻道”。

沃森这种恶人,恐怕也是基于这种观念,才不惜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博吧!

在另一边的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

沃森在办公室里面大发雷霆,到处乱砸东西。

他的修订版《双螺旋》出版受阻,原因是他在其中大幅度添加了对黑人的歧视,他在其中写道“我天生对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观”,“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智力与我们一样,而所有的测试都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面对黑人市民的质疑,沃森说“我希望我们是平等的,但任何和你们长期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事实。”

这些话实在是太过了。最终八十年代的美国人都快要受不了了。

美国也有图书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总统和参议会共同任命,每年,委员会要出具禁书目录。

沃森的《双螺旋》未能通过审查,委员会甚至想要将此书列为禁书。

经过多方查证后,哈珀搞清楚了委员会老爷的喜好:

“他们不希望你写太多中国人聪明的事情。”

原来,沃森在《双螺旋》中加了许多私货,其中有一项是对京城附小的智力测试,沃森形容这些人个个都比道尔顿中学的富家子有天赋。

这让评委觉得沃森此人有通共嫌疑。

你歧视黑人并不可怕,许多人暗地里这么做,可是你不能捧一踩一。

沃森这个人思想有问题,立场也有问题。

哈珀的人道:“《双螺旋》是全美许多学校的推荐读物,如果大学生们都看到‘中国人的智力最高’,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教科书上,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沃森问:“那又能怎么样?”

“那就会使得美国人相信,中国人有才能担任更重要的职位,这些相信一旦变成共识后,就会成为未来的现实。”

沃森感到很棘手,他既想要把《双螺旋》修订版出版,又想要实实在在的讲他的研究结论。

眼下,冷泉港实验室并没有对沃森有太大的限制,但出版界直面一线,已经无法容忍沃森的挑衅举动。

十月份,余切给沃森打了远洋电话,分享给沃森自己的新作《朝闻道》,以及余二代的消息。

沃森在电话中表达了祝福:“我相信你的孩子可以和你一样聪明,我是说,他至少会是一个聪明的人。”

然后,一个令他难绷的事情发生了,沃森的儿子ruf被检查出来有精神分裂症。此事迅速传出来,沃森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中。

并且,由于沃森的逆天发言,许多黑人对他儿子得病的事情幸灾乐祸,公开发言嘲讽他儿子是个得病的傻卵。

沃森尝试在线下找人理论,结果却被抢走了他的摩托罗拉手机。

之后,沃森彻底和黑人群体走向敌对,他在权威第三方的监管下,让他精神分裂的儿子做了智力测试题:他的好儿子顶着恶疾的巨大debuff下,仍然取得了高于大多数黑人的好成绩110。

沃森以为这能证明他的话是对的——中国人最聪明,白人也聪明,黑人智力低。

他甚至怀疑,儿子之所以精神分裂,是因为美国人智力太低了,如果儿子在中国的京城附小读书,在此等灵气四溢之地,他儿子的精神分裂会奇妙的好转。

然而并没有,美国舆论界无视了他的宣传。

在出版界,沃森被无视了,他失去了一切演讲邀请,只有中国人还在孜孜不倦的邀请他来访。沃森更感受到一股温暖。

他对自己助手道:“如果中国可以像日本一样经济发达就好了,我立刻就能扔掉这该死的美国国籍。”

“——那你为什么不去日本呢?”

“因为日本人智力比中国人低两分,而且不像他们那样尊重我。”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纽约时报》一个叫阿连德的女作家发表了对《朝闻道》的赏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