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农业狂魔> 第585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5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1 / 2)

第585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把东山府比作一辆拖拉机。

遍地的泉眼和古迹,是拖拉机的限速器。

落后的传统工业,是拖拉机腐朽破烂的发动机。

杂乱的交通网络,是拖拉机瘀堵僵化的供油器。

匮乏的高新产业、滞后的高校教育、奇高的人才流失率,以及管理层的保守和混资历,又令这辆拖拉机几乎失去了进化升级的能力。

可以说,若想彻底改变东山府,唯有不破不立。

为此,余阳找老布拉投资,发展实业;找老史密斯拉投资,发展金融;找联邦政府协商军转民,为东山府创建龙头企业和制定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再加上三系提供的基础设施、高新产业、能源项目、政企两套管理体系,东山府这辆拖拉机,即便成不了法拉利,也会成为拖拉机中的战斗机。

这样一来,才可以掩护‘东山府新增1000万套住房,用于招募农夫’。

但事与愿违。

即便余大当家如此深思熟虑,东山府也没那么大的魄力,依旧在考虑老建筑翻新。

余阳跟风尘仆仆的五个汉子闲聊片刻,辞别店老板,来到外面大街。

坑坑洼洼的双向四车道,两侧种着许多上了年份的囯槐和法桐。

远处六层居民楼层层迭迭,四周又散落着一些六七十年代风格的建筑。

透过某些狭窄的小胡同,依稀还能瞥到几间青砖瓦房和夯土老屋。

余阳漫步走到公交站牌,看到了这条街的名字:经六路。

印象中,这条路又叫槐荫大道。

是东山府为数不多的东西走向大街,地位不次于经十路。

或者说,如果经十路堵的走不动,熟悉本地路况的人,大多选择经六路,或者南边尚未开发的旅游路。

但对一个省会城市来说,三条东西主干道,委实少的有点说不过去。

余阳沉思片刻,拿出s.y定制版掌机,终止了对东山府的所有投资。

东山府。

东部经开区。

四年前,老董凭借发改职能,帮东山大院发展改革了一下,令其从市中纬一路迁居此地,连带东山府大院也被拖了过来。

如今四年过去。

东山大院与省政系统合并,入驻东山大厦。

东山府大院与市政系统合并,入驻世界规模最大的办公楼-奥龙大厦。

6月5号,早上7点10分。

奥龙大厦,地下停车场。

东山府总管的专车,尚未停稳,里面猛的传来诧异到极点的惊呼:“什么全都停了”

“是的,总管。”

“怎么可能多少项目啊怎么可能同一时间全停你确定不是系统出了问题”

“不是系统的问题,总管,终止投资的通知函,来自厂务秘书组,上面有小余董的电子签名。”

“嘶…尽快查一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目前所有部门都已经动起来,事无巨细,正在逐级汇报…”

东山府总管挂了电话,立刻联系东山大总管。

很快,电话接通。

“领导,三系投资东山府的项目,包括从海外引进的项目,全都停了。”

“全停了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刚,大约3分钟前。”

东山大总管一般不插手东山府的事。

但三大资本的投资总额,几乎超过了最近几年,京城的放水总额。

比如三系提供的项目,采用资本算法,总价值少说3万亿红钞。

比如老布财团从丸红商社、万红投资、联合利华等企业抽调过来的红钞,少说8500亿,如果算上项目价值,总额接近2万亿。

比如老史密斯家族从丰益国际、益海嘉里、ad等企业抽调过来的红钞,少说1.3万亿红钞,如果算上项目价值,总额接近3万亿。

三方迭加,足足8万亿红钞。

别说一个省会城市,即便是省大院,也担不起投资中断的后果。

东山大总管沉默片刻,严肃道:“我最多给你拖30分钟,30分钟后,相关消息传到京城,那就不是我能参与的了。”

东山府总管松了口气,虽然只争取到半小时,但事关余三元,大总管能做的已经到了极限,“谢领导!”

随后挂了电话,先联系济水总管,探探口风。

再联系聊市总管,问问厂内风向。

然后联系老董,套套近乎。

东山府的历任总管,在职时间很少超过两年。

或许这也是东山府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而98年~06年,东山府总管更换了三批。

最初的一批,被老董送了进去。

第二批,待满两年,去了西部。

第三批,也就是他,黑龙省出身,青年团做到顶,来到东山负责组织系统,去年任职东山府总管。

在过去,其跟老董也曾打过配合。

俩人没什么站队问题,更没什么矛盾。

甚至因为其老领导是万老爷子的下属,姑且算是师出同门。

所以客套几句,阐述原因,老董很轻易的答应帮忙。

等挂断电话,过了差不多五分钟。

老董再次打过来,“老弟,我刚刚问了我家那小子,嗐,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他本想去冠县瞧瞧三系企业发展,却因为路上关注海外时事要闻,坐错了站,然后到了槐荫区,刚开始不知道,以为是冠县的偏僻乡镇,跟店老板闲聊之后,方才知道是槐荫。

你知道,那小子做事雷厉风行,想干成什么,就必须干成什么。

就连当年我在泰市,以我当时的地位,都要听他的啊。

所以,前段时间给你们东山府砸了那么多钱,相关预算事无巨细,也都列了出来,没砸钱之前是那个鸟样,砸钱之后,还是那个鸟样。

余三元的钱,哪去了”

东山府总管额头冒汗,“董兄,无论三系的投资,还是老布和老史密斯带来的投资,都是专项专用,目前我们一分钱没动,当前已经启动的项目,包括老城区改造、道路扩宽、部分建筑物拆迁,都是市里拨款。”

老董好奇道:“为什么不动”

“我还有3个月就会离开这里,如此大的项目,岂能有头没尾,还是留给下一任处理吧。”

“糊涂,这个项目一旦启动,你肯定走不了,未来也肯定比你现在升一级更有前途。而你拖延项目,走了之后,即便升一级,余三元又岂能放过你要明白,对三系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不,是时间就是战机!”

“我扛不起啊,足足8万亿!”

“我他娘的当年想要1000亿,都没人给,你现在拿到8万亿,当年老任开发广区,都没你阔绰。”

“董兄,我组织系统出身,在发展经济方面,跟你们这种具有实干经验的老干部,完全没法比。”

“你倒有自知之明。”

东山府总管苦笑着翻腕看看时间,“董兄,我只剩下12分钟了。”

老董明白什么意思,加快语速,“开发东山府,确实困难重重,就像当年泰市官企改革,只是一个老厂子关停,就有数万老职工敢冲进泰市大院砸我办公室。

如果拆除东山府的古建筑,再改掉一批泉眼,甚至拆掉一批历史古迹,你肯定被东山府的人们指着鼻子骂。

但杨广修建京杭运河,还被骂成亡国之君呢。

当前时代,发展才是硬道理,一时的骂名又如何

等东山府发展起来,等再过个十年,等年青一代成为中流砥柱,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新产业带来的便利,等未来东山府的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你才是会被记住好的那一个。

又犹如现在,数遍泰市,还有几个人骂我

不怕你笑话,当年指着我鼻子骂的老头老太,现在都给我立了长生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