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北冰洋战略、小农夫初长成
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地图,也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包括相关地球仪、导航地图等等,都是将赤道作为中间线,将大西洋和非洲放中间,将南极洲、北冰洋、加拿达、格陵兰岛的面积搞得极其夸张,然后区分南北半球,再标注大洋、大陆、国家和地区。
这种误差非常大的平面视角,令99%的人产生一种‘平视分析’的惯性思维,甚至忽略了这种地图左右两侧被切割的太平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近50%,相当于半个母星。
即便有许多人知道地球是圆的,知道从东方飞北美需要贴着北极走,知道北美与东方在母星上背靠背,他们依旧被这类地图误导。
包括许多大囯的负责人、管理层等等,也深受其害。
而洲际导弹、高空高速战机、航天级武器的出现,令军事领域诞生了‘海陆空基,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概念。
在该概念中,基于母星是圆形、北极也可以飞导弹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军事家,愕然发现北冰洋才是世界中心点。
(详见彩蛋章)。
上顶:太平洋。
上方:阿拉斯加、冰熊-堪察加、倭岛、南棒、菲律。
上中:拉丁美洲、北美、加拿达、北冰洋、冰熊、东方、南洋。
中部:北美、加拿达、北冰洋、冰熊、草原囯、东方、三哥。
下中:北美、加拿达、格陵兰岛、北冰洋、北欧、冰熊、东亚、西亚。
下方:大西洋、西欧、东欧、冰熊、石油囯、非洲。
下底:大西洋、三哥洋。
因为北冰洋2000公里半径内,聚集着全球最主要的所有国家。
最离谱的是,借助大数据和ai进行分析,这里面竟然还存在一个规律。
大概意思是,北极2000公里半径内的国家,gdp增速不低于3%,越向外,gdp增长越缓慢。
看看北冰洋周围,除了被冰封的内陆国-冰熊,是不是囊括了所有发达国家
并且越靠近北冰洋,越发达,就像北欧,比欧美都发达。
反之,越远离北冰洋,越贫穷落后,就像非洲和南美,站在北冰洋视角,这俩堪称西极和东极,跟北冰洋世界经济圈完全脱钩。
“这种规律,被三系命名为:极地邻近效应。”
王老五餐馆内。
余阳面对错愕的东山府总管和店老板,端起酒杯,自斟自饮。
眼前这俩人,几乎一辈子不可能有所交集。
现在却坐在一起喝酒,一起听余大当家吹牛比
不得不说,社会越来越好了。
随后,余阳在平板电脑的北冰洋地图上,从左向右,画出八条横线,串联所有区域:
“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在现代化战争中,无论北美从哪个角度进入东方,都需要跨越冰熊。”
“或者说,北美若想打东方,按照空间层反拦截机制,它无论如何,都要先打冰熊,否则对上东方的反导系统,北美毫无优势。”
“这是咱们完全不怕北美的主要原因。”
“你可能说,难道北美不能跨越太平洋”
“可以跨越,但在立体空间内,北美导弹跨越太平洋,走的是曲线,而咱们的导弹从北极方向进行拦截,走的是直线,北美射程远,耗时多,咱们射程短,耗时短,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同样道理,冰熊领土与北冰洋衔接,如果北冰洋不冰封,冰熊将会成为最大的航海囯,也会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如果把冰熊击溃,北冰洋则回沦为欧美的内海,推动欧美发展。”
“这是北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始终拉拢欧洲的主要原因。”
“当然,北冰洋冰封,无法通航。”
“所以基于该视角,严格来说,冰熊是一个内陆国家。”
“冰熊若想出海,必须在北欧和地中海这两个地方搞到出海口。”
“但冰熊有了出海口,相当于打穿欧盟,并且是两路夹击的那种。”
“因此欧盟一边在北欧扶持波罗的海三雄,一边遏制黑海和高加索地区。”
“这便是冰熊与欧盟的最大矛盾。”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如果没有阿拉斯加,在现代化军事环境中,北美掌控不了倭岛和南棒。”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倭岛距离加拿达仅有3500公里,远比菲律和澳大利亚更近,并且无需担心东方在航线上搞事情。”
“基于该视角,你会发现在北半球的冰熊,与在南半球的非洲,距离非常近,这便是冰熊为什么可以在非洲拥有地盘的原因。”
“同理,北美跟非洲看似只隔着大西洋,其实非常远,因此北美在非洲始终不曾拿到实控区。”
“基于该视角,三美合作的真正原因,也就一目了然。”
余阳说着,在北冰洋地图画个‘﹨’线。
“左下部分,北美、加拿大、欧洲、拉丁美洲,属于北美。”
“右上部分,亚太、中亚、非洲、三哥洋,属于三系。”
“你看,许多专家教授分析不出来的东西,只需一个北冰洋视角的地图,就能简单解决。”
东山府总管和凑热闹的店老板,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地图,越听越傻眼,越听越怀疑人生。
但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信。
余阳再次端起酒杯,“随着天气变暖,北极冰层变薄,化冰期延长,以及科技超高速发展、适应高寒地带的机械问世,拥有丰富原油、天然气、矿场、稀土、渔业的北极,即将从边缘地带,变成世界的中央大舞台。”
“到时候,北极航线相比传统航线,比如苏伊士、马六甲、巴拿马,缩短了足足30%50%。”
“比如魔都到汉堡2万公里,走北极只需1.2万公里。”
“比如东京到鹿特丹2.1万公里,走北极只需1.3万公里,节省35天航时。”
“如果开发北极圈,参考极低邻近效应,北冰洋2000公里半径内国家的gdp增速,至少翻5~10倍,北欧最吃香,其次是阿拉斯加和楚科奇、堪察加。”
“到时候,海参崴、白令海、北欧、冰岛,将会成为世界顶级海港。
“到时候,母星将会以北冰洋为中心,重塑世界格局,北冰洋也会成为大资本和核大囯博弈的主战场,涵盖全球政治、经济、贸易、环境、军事等各方各面。”
“所以南方共和主导的北美,在丢掉第一岛链之后,又紧急在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暗中构建‘北极岛链’体系…”
“总的来说,以前看地图,叫二维认知。”
“现在基于北冰洋视角看地图,叫三维认知。”
“三维认知,也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出现,你也必须接受的文明竞争立体维度。”
余阳说完,又谈到自家:
“极地邻近效应非常可怕,甚至可以说,未来三十年,谁掌握极地话语权,谁就主导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
“所以最近几年,三系抽调海量财力、物力、人力,先后开辟阿穆尔种植区、楚科奇种植区、勘察加种植区,并重点研发翼地效应飞行器,用于抢夺北极圈归属权。”
余阳说着,在平板电脑的北冰洋地图上,写下‘三元’俩字,彻底终结该话题。
东山府总管与店老板王老五,低头看着平板,总感觉屏幕上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像极了‘牛比’。
“今天只是闲聊,我这么一说,你们这么一听,就当是个乐子,来来来,喝酒!”
余阳给俩人斟满,举杯示意。
上级肯定意识到北冰洋视角。
但绝不可能像三系看得这般透彻。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