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我的生病日志之死神救救我> 麻木中:你需要拥有一种翻篇的能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麻木中:你需要拥有一种翻篇的能力(1 / 2)

关于内心有没有扭曲这一点,我觉得我有,我觉得只是“内心扭曲”四个字的话,可能这四个字还太轻了一些。我实际的情况可能比内心扭曲要更严重一些。

或者说,我觉得我有创伤性应激障碍,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但我觉得对人类本身来说,这种创伤,这种应激,这种扭曲,这种不能接受,这种这种拧巴,都很正常。

因为我们是人,在遭遇了人生的巨大变故,或者说需要去忍受很多的痛苦的时候,我觉得任何心理上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很多时候这种应激障碍是为了保护自己。就像有很多人精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让他可以活下去。

所以很多精神分裂的人,医生治好了他的精分以后,他就会去自杀,因为他需要面对的是整个痛苦。

有一些些的精神疾病是可以去分化一个人的痛苦的。因为精神上没有办法去承受这么大的一个痛苦,所以导致了他产生了这样的精神疾病,使他痛苦减半可以活下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有一些的精神疾病,它也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我觉得生病以后可以把人分为三类。

病人是一类,病友是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你的痛苦,因为他也痛。病人之间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他也在经历这样的一个痛苦,所以他可以完完全全的去理解你在说什么。

另一类是正常人。正常人没有办法去理解你的痛苦,正常人就是觉得看着你可怜,他会觉得你很惨,会想要去帮助你,会觉得你是弱势群体,会给予他极大的善良。

第三类医护,医护是一个很神奇的群体。神奇在哪里呢?他既能理解你,又不能理解你。他没有办法去感受你的痛苦,但是他可以从他的专业上帮你找出来你得的是一个什么病。你的这个病,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症状。但是,大家一直在宣扬医生不要有很大的共情能力,而医生也确实工作年限越长内心越麻木。

对医生本身来说,医生需要做的是一个机器人,没有任何的感情。因为这样的话,他不会对他自己造成很大的内耗。他自己没有很强的共情能力的话。他肯定对自己的伤害会很小。

对医生群体来说,我觉得医生不要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但是这样的医生。它只能治病,不能治心。也就是说,你想要让病人去真正的信任你,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医心。

如果病人觉得你没有办法感受我的痛苦,你只是冷冰冰的去治疗我的疾病,并且大部分的疾病还没有办法治愈。在病人看来,这个医生多少会有点无情。

有个康复师就说过:“为什么你没有办法接受现状呢?有些人比你还惨呀?”

因为他见过更惨的,所以他觉得我不是最惨的。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难道我不是你见过最惨的,我就不惨了吗?难道我不是你见过最痛苦的那个人,我就不痛苦了吗?

我的痛苦,它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的障碍,它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能接受和不能接受,它都是正常的。

也许适合当医生的不是人类,可能AI医生会更好一些,如果是对方是机器人的话。患者就不会存在一些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觉得我现在对我的精神状态大体上满意。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是不可能回到从前的状态。能够恢复到现在的状态我觉得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了,所以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去年我真的有一段时间觉得我需要去住精神病院了。精神上能恢复到现在这种情况,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当然我现在仍旧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有的只是“与伤病共存”。

有人夸我乐观,我觉得我并不乐观。毕竟这几年如果眼泪可以汇聚的话,都可以汇聚成海了。

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真的要把眼睛给哭瞎了。现在还会时不时的陷入到eo的状态中,还是会有一种自怜的成分在。但是没有之前那么的夸张——一到晚上的某一个时间点就开始崩溃。这种情况我觉得好了很多。

其实,我在生病之前,我的精神状态就已经很差了。因为之前就已经抑郁过了,所以那个时候的精神状态就不是很好。后面又经历生病,对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的。

我的抑郁可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了,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我经历人生的重大挫折的时候,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它已经伴随了我很长很长时间了。

所以我在经历这个事情之后出现任何的心理问题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之前我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出国玩。

我很需要寒暑假的时候出去玩一玩来恢复我的能量。寒暑假出去玩这一条可以支撑我度过整个学期。

所以当我没有办法出去玩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没有任何的调解渠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