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垣吉派人四处走访调查,蛛丝马迹渐渐浮出水面。
他发现周氏虽得万尚书宠爱,在府中名声却极差,骄横跋扈的性子得罪了不少下人。
有府中下人透露,周氏每月都会去两次西郊的观音庙“求子”,雷打不动。
近几个月更是去得频繁,每次进庙都会给厚重香火钱,独自待在祈福小屋里数个时辰,不许任何人靠近,连寺里的师太都赞她 “心诚”。
可叶垣吉却觉得此事透着诡异,当即让人顺着这条线索深查,很快有了新的发现。
有人看到,周氏曾多次与一个陌生男子在观音寺后面的小杂物房相见,俩人举止亲密,关系非同一般。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叶垣吉立即让人绘制画像,在城中四处打探。
不出半日,便有了消息 —— 此人正是城南 “清音琴行” 的掌柜李源。
衙役们赶到琴行时,李源正在擦拭一把古琴,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清瘦的轮廓,素色长衫衬得他气质温润,确实是副俊秀斯文的模样。
见官差上门,他先是一愣,随即平静地问:
“诸位官爷,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
当有人将周氏的死讯告知李源时,他手中的琴布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脸上血色尽失,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错愕。
“你说什么?茵茵她······她死了?” 他声音颤抖,身体摇摇欲坠,若非衙役及时扶住,险些瘫倒在地。
带到大理寺后,叶垣吉端坐堂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堂下的李源。
“李源,本官问你,你与周氏相识多久?近日可有会面?”
李源失魂落魄地跪在地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当听到叶垣吉说周氏怀有身孕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充满了无尽的懊悔与痛苦,泪水终于决堤而下。
“孩子······ 我们的孩子······” 他喃喃自语,声音哽咽,“都怪我,都怪我没有保护好她们······”
情绪稍稍平复后,李源开始娓娓道来与周氏的相识经过。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深深的眷恋与悔恨,将这段埋藏了五年的地下情缓缓揭开。
“五年前的上元节,在下在街心卖艺,弹奏琵琶时不慎被人撞翻了琴盒。”
李源望着地面,仿佛陷入了回忆,“是茵茵恰好路过,她不仅帮我拾起散落的碎银,还劝慰我莫要灰心。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春日的细雨,让我一时失了神。”
那时的李源还是个穷困潦倒的琴师,靠着在街头卖艺勉强糊口。
周氏对他的才情十分欣赏,此后时常借着外出上香的名义与他相见,有时会带些点心,有时会送他几两银子。
“她说喜欢听我弹琴,说我的琴声能让她忘却烦恼。” 李源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转瞬又被悲伤取代,“我知道她是尚书大人的妾室,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每次见到她,我都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周氏对李源的情意也并非一时兴起。
相识一年后,她便拿出一笔巨款,在城南买下了这间铺面,让李源开起了琴行。
“她说,希望我能有个安稳的营生,不必再风餐露宿。” 李源抹了抹眼泪,“她经常给我送些衣物、茶叶,甚至亲自下厨做些点心带给我。那些银子,我本不愿收,可她说,看到我过得好,她才安心。”
他们每月都会约定在西郊观音庙后的杂货房见面,那里偏僻安静,不易被人发现。
“每次见面,她都会换上素雅的衣服,卸下所有钗环,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子。” 李源的声音充满了怀念,“我们会一起吃点心,听风声,说些知心话。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