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大唐协律郎> 0403 风流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03 风流少年(1 / 2)

开元十六年萧嵩凭军功入朝拜相,使得朝中人事格局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原本的双雄对峙变成三足鼎立。

虽然李元纮和杜暹仍是针锋相对,但也难免要顾忌到中书门下的第三人,在进行对抗的时候不敢再竭尽全力,仍要留出几分力量来加以提防。

萧嵩入朝之后,并没有因为是后来者便屈居下风,反而很快便将手插进了中书、门下二省,诸如将其部下裴宽举为中书舍人等举动。

所以李元纮与杜暹也不再只是在中书门下瞪眼对抗,还是要抽出一定精力来稳定自己的基本盘,对本省之内的人事加强控制。

杜暹今日便在门下省当直处置事务,将诸方奏表审阅一番,很快一份奏章的内容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在将这一份奏章审阅一番之后,他当即便召来属员吩咐道:“去兴庆宫将左拾遗张岱召还省中。”

小半个时辰后,张岱气喘吁吁的来到门下省直堂外,立在阶下让气息稍作匀定之后,他才迈步走入堂中,向着坐在正堂的杜暹见礼道:“下官左拾遗张岱,拜见杜相公。”

“张岱免礼吧,今日召你入省,是有一事相询。你今早进奏言公廨本钱事,凡所引证,确有其实?”

杜暹见到张岱后,对其态度也比较和蔼,先是微笑示意张岱免礼入座,旋即便又直接询问道。

张岱听到这话后,连忙又欠身说道:“下官凡所进奏,句句属实,岂敢以不实之资讯进扰相公视听!日前下官因闻尚书都省追讨旧年积债以纾解财计之困,行事颇有成效。

下官因此而受启发,便对诸司公廨本钱更作一番追查,才发现其中大有隐情可追。今都省官员明察秋毫,将别司挪用之本钱回利七千余贯陆续追回,但其实另有别处隐没回利更多!

诸如下官奏章所引之东市贾人邹某,旧以水部令史而掌所司本钱七万钱,前后三年许,因其回利颇丰而得获出身。邹某所奏本钱七万余,然则察其前后所出则逾百万,水部见利仍以七万为本……”

杜暹一边倾听着张岱的讲述,一边与奏章中的数据内容向对照,在听完张岱的进奏后便皱眉道:“这邹某典钱,三年余便隐没回利六百余贯,却仍因管钱得宜而得获出身?”

“不错,这还只是邹某一人而已。下官计尚书省诸司旧年凡所治本钱十三万贯而已,然诸市所行回利之钱可计者已逾六十万贯,食利之钱逾于诸司本钱四倍有余,这还只是下官粗略草计之数……”

公廨本钱作为官方经营的高利贷,本钱越多那么可收得的利息自然也就越多,所以公廨本钱存在时期的规模也是逐年递增的。

在贞观年间,在京七十余司所置本钱尚且不足五万贯,而到了开元初年,京司公廨本钱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二十几万贯,尚书省诸司便有十三万贯之多。

之后公廨本钱复行于世,并在中晚唐时期直接突破了百万贯的规模,单单通过公廨本钱获得的利息收入便多达几十万贯之巨。

张岱翻讲这些故事,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日前尚书都省追缴充当诸长征健儿行赐之旧债,所得七千余贯而已。此旧债犹可追讨,那旧诸令史治钱之弊缘何不追?若能将旧日凡所出贷违法之钱、以私充公、冒食回利之钱尽皆审定追究,所得赃息将愈亿万之计!”

“若可见利如此丰厚,那都省又缘何不追?”

杜暹听到这个庞大的数据,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虽然不是主管财司的官员,但是身为宰相,对于当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当然也有所了解,当听到能凭此事追赃数以亿计,而且还有先例可循,自然也是心动不已。

“都省何虑,下官亦不确知,凡所引用皆凭访于坊间列簿核计。虽然不是财司计簿,但也绝非道听途说,凡所录述,皆有人事可追。若可广阅财司计簿,想能更有所得!”

如果只是单纯的攻讦尚书都省追讨边人行赐的行为并不合规合法,不只会承受极大的阻力,还会得罪一众尚书省郎官。

所以张岱干脆反其道而行,再找出一个更值得追查、能够收缴更多的群体出来,那就是以私钱充官本而放贷食利的那些捉钱令史们。

这些目标只要能查实一个,就能追回来数百上千贯的违规食利,可比搞边士们有效率得多。

张岱也不知道在宇文融的创收计划当中有没有这一步骤,但这种事谁先说算谁的。而且借此还可以拿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权力,那就是查尚书省、尤其是户部的旧账!

既然你们小嘴一吧嗒,原本就应该发给长征健儿的行赐成了违规所得,那你们户部这些年所搞的所有度支财计,又会不会在当下大局为重的情况下也成为违规的操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