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唐昭蹲下身,伸出小手,极其轻柔地帮妹妹理了理有些歪斜褶皱的衣裳,动作细致又熟练。
他凝视着妹妹红扑扑的小脸,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一本正经地轻声问道:
“永宁,方才哥哥读的《关雎》,你可听懂了?
这是在讲君子见到美好淑女时,心生仰慕,继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雅事。
虽你尚年幼,但多听听总是好的,这是母后说的熏陶。”
小永宁也学着哥哥一本正经的点头,奶声奶气道:“懂。”
至于是否听懂了,看她清澈双眸,小太子唐昭就知晓妹妹没听懂。
小永宁回答完,便“咯咯”的欢快笑起来。
小家伙极喜欢哥哥奶声奶气中带着温柔的声音,咧开没牙的小嘴,小手努力地向上伸,想去抓唐昭垂下的发带。
小太子唐昭见状,眼中笑意更深,却并未任由妹妹抓扯。
他极有分寸地稍稍后仰,然后灵巧地取过书案旁一个制作精巧、系着柔软丝绦的玉质小摇铃,在妹妹眼前不紧不慢地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立刻吸引了小公主的全部注意力。
“这个更适合你玩,”他像个真正的小大人一样解释道,“发带扯乱了不雅观,待会儿还要去见父皇和母后呢。”
其实小永宁现在已经不喜欢小摇铃了,但是可以和喜欢的哥哥一起玩的话,她其实还是很喜欢的。
小太子唐昭一边摇着铃铛逗弄妹妹,一边不再是自顾自背诵,而是换了方式,用更缓慢、更清晰的语调,像是在为妹妹讲解一般:
“永宁,我们继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荇菜呢,是一种水草,你看,就像我们太液池里飘着的那种……”
说着说着,小太子唐昭竟真的抱着妹妹,缓步走到窗边。
一旁的乳娘和宫人们,早已没有一开始见到这一幕的紧张了。
太子殿下年纪虽小,但力气不小,能抱稳小公主的。
他们已经见多了,见怪不怪了。
就是皇后娘娘和陛下,在知晓太子殿下力气大,能抱稳小公主后,就没有阻拦殿下。
反而乐得两兄妹亲近。
小太子唐昭指着远处太液池的方向,试图将诗中的意象与实物联系起来。
小永宁在他怀里异常安静,睁着大眼睛顺着哥哥的手指方向望去,虽然注定看不分明,但那份专注的神情,仿佛真的在努力理解。
这时,皇帝唐治和皇后悄然走了进来。
两人并未让宫人通报,只是静静站在殿外廊下,透过半开的殿门,含笑注视着这一幕。
夕阳的余晖为兄妹二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五岁的哥哥抱着十个多月的妹妹,口中念着古老的诗篇,耐心地指着远方,而小小的妹妹在哥哥怀里不哭不闹,只是专注地看着、听着。
皇帝唐治和思宁的眼底泛起难以抑制的欣慰与柔和。
思宁悄然打量了一下陛下。
她在陛下眼里看到的不只是对两人兄妹情深的欣慰与高兴,更看到了陛下对昭儿的满意。
这满意,是从昭儿那远超年龄的耐心、细致与引导中,看到了一个未来仁君的雏形。
他懂得责任,懂得爱护,更懂得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和陪伴,这份天生的高情商与智慧,远比背诵多少典籍都让陛下感到满意。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