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186章 总统政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总统政务(2 / 2)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朱尔典轻咳一声,打圆场道:“大总统,银行团并非要干涉贵国内政,只是希望资金用途能有所保障。”

袁世凯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诸位,袁某并非拒借,只是希望条款能更公允些。”他抬眸环视众人,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担保之事,合乎国际通例,民国并非不能商议。”

只是‘监督’二字,关乎主权体面,还望诸位体谅——本大总统向各国借款,是为整顿内政、稳固时局,而非让外人来指手画脚。”

“样如何——盐税抵押可以,但监管权必须由民国财政部与贵方共同商议,重大动用须经总统府批准。”

银行代表们交换眼神,亨利·贝克犹豫道:“这……恐怕需要请示银行团总部。”

“自然。”袁世凯点头,“袁某亦非强求,只望贵方能体谅民国处境。但诸位也需明白,本大总统向各国借款,是为共建稳定,而非让民国沦为外债的附庸。”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顾问立刻接话:“总统先生多虑了,所谓监督,不过是为确保款项专款专用,毕竟数额巨大,各国股东也需有所交代。”他说着,与身旁的德国银行代表交换了个眼神,显然是早有默契。

袁世凯沉默片刻,忽然笑了笑:“既如此,具体条款不妨让财政部外交部内务部共同与银行团细谈。本大总统只有一个要求——借款要快,条件要公。民国安定了,各国在华的生意、侨民,才能真正安稳,不是吗?”

厅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片刻。使节们端着茶盏,眼神在袁世凯与银行顾问间流转,他们清楚,这场看似平和的商谈,实则是一场无声的角力——袁世凯需要借款稳固政权,列强则想借此攥紧对中国财政的控制权。水晶灯的光芒在众人脸上明明灭灭,映出各自心底的盘算。

稍许片刻后厅内的气氛缓和了些。使节们纷纷点头附和,银行顾问们也表示会尽快拿出修订方案。

会谈尾声,袁世凯起身,各国公使与银行顾问代表也纷纷站起。

袁世凯与各国代表一一握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白手套传过去,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度。

袁世凯面上笑容依旧:“今日畅谈甚欢,望后续商谈能顺顺当当。民国的明天,少不了诸位的助力。”

他环视众人,语气诚恳而坚定:“诸位,民国初立,内忧外患,然袁某在此承诺——必当维护各国在华合法利益,亦望诸位能助我民国渡过难关。”

朱尔典微微欠身:“大总统放心,英国政府愿与民国政府携手共进。”

美国公使柔克义亦道:“美国亦愿提供必要支持。”

会谈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袁世凯嘴角微扬,伸手送行虚引众人:“今日会谈,甚是愉快。至于借款细节,还望诸位再行商议,袁某亦当慎重考虑。”

各国使节与银行顾问也纷纷告辞,步出居仁堂时,午后的阳光斜照在门廊的石柱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然而,当最后一位银行代表离开居仁堂后,袁世凯脸上的笑意彻底褪去。

而居仁堂内,袁世凯望着桌上那份借款文件草案,手指重重敲击在“监督”二字上,眼底闪过一丝复杂——这笔钱是救急的药,也是捆身的绳,但眼下,他似乎别无选择。

缓缓走到窗前,望着总统府外的红墙,手掌重重按在了窗沿的雕花上——他知道,这笔借款背后,是列强的枷锁,却也是他眼下不得不抓住的绳索。

梁士诒站在秘书厅的廊下,手掌紧紧握着那份烫金封皮的会议记录。太阳偏西将他的影子都拉长,映在青石板上,像一道精心勾勒的墨线。

梁士诒想到今日会议的结果令他十分满意——增编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满足了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又巧妙地平衡了各派势力。特别是那六名增补人员,个个都是他精心安排的棋子。

最终确认的增编名单:机要科沈祖宪、文牍科曾彝进、财政科张国淦......每个名字都经过他与阮忠枢的反复推敲,连大总统最器重的杨士琦都已顾问的名义赫然在列。

他伸手拿起胸前的怀表看了看时间——申时二刻(15:30),思索片刻这个时间,袁大总统应该快接见完各国公使与顾问了。

“现在去居仁堂应该正好合适!足够将文件稳妥送达,能够对相关事件进行讨论敲定敲定结果。”

他整了整西装领口,将会议记录和最终人选名单仔细收进公文包,又将紫禁城送来的两封公函单独放进另一个文件夹。这两封公函分量极重,一封是内务府关于整顿的声明,另一封则是隆裕皇太后亲自盖上印玺的邀请函。

梁士诒拿着公文包出了秘书厅,穿过总统府几道连廊建筑,来到居仁堂外。

总统府居仁堂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芒。

梁士诒踏上汉白玉台阶时,忽然想起昨日阮忠枢说的话:\"袁总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张体面的展新面孔。\"他摸了摸公文包里那些精心准备的材料,嘴角微微上扬。

居仁堂的门房警卫员老周见他过来,连忙哈腰:\"梁总长,您来了。此刻大总统还在接见外宾,随卑职到偏厅稍等片刻!\"

梁士诒点头,随老周穿过回廊,到偏厅等候。

袁世凯此刻送走了外宾,望着院中飘落的槐花,低声自语:“这借款,借得容易,还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侍从长小步趋近,低声通报道:“大总统,梁总长已在偏厅候着,关于秘书厅增编的事……”

袁世凯转身,眼神再度恢复锐利:“让他到本总统的办公室来。”

“是!”

——少顷,梁士诒来到居仁堂楼下东头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梁士诒能听见里面传来翻书声。他推开门的刹那,他看见袁世凯正坐在紫檀木书案后,手里捧着一杯茶,目光落在案头摊开的《君主立宪论》上。书页间夹着一张张便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带着眼镜的目光扫视过来,带着几分审视。

\"翼夫来了。\"袁世凯放下茶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梁士诒将公文包放在书案上,先后取出会议记录:\"大总统,秘书厅增编事宜,各科负责人已议定,这是最终名单。\"

袁世凯接过记录,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快速扫过。看到会议记录的过程不由笑了笑,当看到\"参议顾问\"一栏时,他的手指在\"夏寿田\"三个字上微微一顿。

\"夏寿田?\"袁世凯抬眼。

\"是。\"梁士诒早有准备,\"夏某虽不通西法,但《大清律例》倒背如流。顾问司法事务,再合适不过。\"

袁世凯微微点头,看到最后一页:\"增编六人,加上参议顾问,倒也周全。\"他将会议记录放下。

\"你们办事,本大总统放心。\"说着,袁世凯便又拿起《秘书厅增编草案》,在确认看到各科秘书长的签字后,不由的会心一笑。

当即取出编人员选定名单,这些确定的人员在初次选择时,袁世凯便以了解每个人的底细。拿起朱色毛笔沾了沾红墨水,在名单上写上一个准字并画圈。

“总算又完成一件要事,翼夫稍后尽快安排任命事宜。待在人员就位,力配合内务部总长赵秉钧。”

“是!敬尊大总统嘱咐。”

袁世凯目光又落在那两封公函上,\"这是宫里来的?\"

\"正是。\"梁士诒拿起两份公函,\"内务府的整顿声明,还有皇太后敦请大总统进宫的帖子。\"

袁世凯接过公函,捏着公函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在\"隆裕皇太后\"的玺印上停留片刻,忽然抬头:\"翼夫,你说这皇太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皇太后深谙大体,即能审时度势,把握时机退位。\"梁士诒接口道,\"这内务府积弊已久,她要彻查,是给皇室留体面;邀大总统进宫,是给民国留颜面。\"他顿了顿,\"大总统若肯赏光,既能安抚旧臣,又能彰显新朝气象。\"

“当袁世凯打开公函,看着其中内容,皇太后要自行彻查内务府积弊,整顿纲纪。”有些狐疑的看向梁士诒,“翼夫你信吗?”

“卑职自然是不信的,至于其中缘由,无外呼是内务府那群老鬼的手段罢了。”

“这前清皇室虽明面来函,拒绝民国插手其中事务。可这皇太后却邀请大总统进宫一叙。至于这是谁的意思?那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这也毫不影响诸位同僚此前与大总统商议,关于民国政府对前清皇室的处理手段。”

“在对待前清皇室一事上,那群自称遗老遗少的前清余孽,对大总统而言,都无关紧要,若是成了借机掌控皇室,那自然是锦上添花。”

“究竟要如何对待此事?一切都要看大总统与皇太后的会面结果。”

片刻后,袁世凯将信封收进抽屉,起身拍了拍梁士诒的肩:\"那就按约定,到时同本大总统一同去紫禁城,会会皇太后。\"

至于此前对于皇室诸多要求的协助,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配合,只要本总统想就随时可以掌控。

“自然!”

“况且这诸多事情,民国政府对大总统而言都是有利无弊。无论是清丈田地,都能帮助民国政府制定新的税法及土地政策。皇室要发展工商实业,也是壮大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至于筹备皇室善后委员会,不过是以防万一,即能对前清皇室进行监控又随时可以接管皇室资产。”

“那就劳烦翼夫让民政科秘书送还一封公函给内务府,本大总统定当按时赴约。”

梁士诒躬身应下,却在退出办公室时听见袁世凯在身后低声自语:\"这局棋,怎么动可不由你们说了算。\"

居仁堂的飞檐在夕阳余晖中镀上一层金边。梁士诒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紫禁城轮廓,忽然想起会议桌上那些或明或暗的眼神交锋。

他知道,从今天起,袁世凯的手已经伸进了紫禁城以及全国的深处,而他自己,也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走得更远了。

袁世凯站在廊下,望着花园里被晚风卷起的槐花瓣,摸了摸手中的《盐税抵押合同》——他知道,从今天起,这纸合同不仅是一张纸,更是他攥紧权力的绳索。

而在千里之外的上海,霞飞路那间洋楼的窗户里,一盏电灯突然熄灭。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极了某个即将到来的风暴的低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