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232章 训诫约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训诫约束(1 / 2)

天津县衙公署正堂之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张维新这位县知事坐于上首"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一袭黑色民国官服笔挺,胸前的怀表链在堂内摇曳的烛光下闪烁着冷光。

他双手扶在座椅扶手上,指节微微发白,目光如电般扫过堂内一众人等。

黑压压一片延续旧制的三班、六房差役体系。

注:此时的天津有两套体系,警务处与县公署在行政系统上初步分立,级别对等,但存在密切的协作与监督关系。 并新增设机构,劝学所,财政科,实业局,审检所用于取代旧的三班六房。

堂内胥吏众人原本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几个刑房书吏凑在一起,讨论着昨日审结的一桩民事纠纷,亦或者其他案件。

差役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旁,时不时瞟向堂上,猜测着今日上官为何突然召集众人,不会是为了昨日那前清王爷之事吧。

有差役就说道,"这可说不准,昨日又是王爷上衙门拜访,又有皇室产业掌柜的报官。"

吏户礼兵刑工各房胥吏主事站在堂内靠前的位置,脸上带着漫不经心的神色;而最外侧的衙役人员,则整齐地列队站立,却也掩不住好奇的神情。

忽然只听县知事开口。

"哼!"张维新突然重重地一拍扶手,"各位人员可都齐了!",堂内众人顿时肃静,交头接耳的声音戛然而止,纷纷抬头望向上首。

张维新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堂内众人,语气低沉而威严:"自从前些时日袁大总统委派赵局长抵达天津县衙公署之时,本县知事就已经私下与各位通过气。"

"今日召集尔等前来,是要正式向尔等传达本官与上级的意思!"

堂内众人神色一凛,不知县知事今日为何会突然提及此事。外侧几个年老的衙役甚至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大气不敢出。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如今还算收敛。但本县知事今日要再次申明——只要事关清丈局之事,诸位可切莫要包揽词讼、上传下达亦或者从中牟利!"

"本县知事问你们,"张维新目光一凝,直视堂下,"昨日有人在封存皇室在天津的产业账目,你们可知晓?"

众人一愣,随即纷纷点头。

几个胥吏小声回复道:"大人,自然是知晓的,那些个皇室产业掌柜,谁人不知......与咱们县衙有利益往来。"

"况且昨日这些个掌柜,急急忙忙派人到县衙报官,咱们好些个差役可都去过一趟,只是听从大人的嘱咐,在这皇家产业一事上并未多生事端。"

"嗯,知晓就好!"张维新不自觉的微微点头,声音低沉,"既如此,那本县知事今日就告诉你们,这些和县衙有往来的管事掌柜今后就断了吧!"

堂下瞬间安静如水,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几个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差役,立刻闭上了嘴,神色紧张地看向县知事。

"往日里双方互相来往,互惠互利可有不少好处可捞。"众人心中不由生起几分疑惑,怎么突然就要与这些掌柜的断了往来。

张维新目光如刀,逐一扫过堂内众人的脸庞,缓缓开口:"本官今日郑重告诫尔等,无论醇亲王爷是在天津城内查处各个皇家产业,亦或是天津城外的皇庄事务,你们所有人,都不得有丝毫干扰!"

"这段时间,你们谁也别为人求情!本县知事绝不会徇情!若各位非要忤逆行事,在下可保不了诸位!"

"据本官所知,这醇亲王爷此次到天津,办的所有事项都是得到了袁大总统的准许,各位可得好自为之。"

"可千万别想着如今世道不同了,一个落魄王爷怎么斗得过地头蛇?"

"不说本官与赵局长会倾尽全力协助醇亲王爷,就是这天津最大的警务处长‘杨以德’杨大人可都是听命袁大总统行事。"

"这杨处长手下可有5000警察,负责维持社会治安、侦查案件、管理户籍、消防等事务,本就和县衙公署部分职能有重叠,如若被抓住错处,杨处长怕是会借机攫取县衙权力以提升自身权利范围。"张维新警告县衙众人到时候可更没有你们的容身之地。

"是!"堂内众人齐声应诺,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忐忑。

张维新猛然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堂内众人:"当然,除了醇亲王爷的事,同样的接下来在土地清丈一事上谁敢耍花样、捞好处,你们自个可得好生掂量掂量,可有袁大总统的枪子儿硬!"

堂内众人纷纷低头,不敢与张县知事的目光相对。几个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差役,立刻闭上了嘴,神色紧张。

张维新满意地点了点头,但随即又厉声道:"本官丑话说在前头,谁敢在这件事情上耍花样、捞好处,或者给醇亲王爷使绊子,本官定不轻饶!"

张维新的声音陡然提高:"另外要知道清丈局此次差事直接对袁大总统负责!袁大总统更是对此次土地清丈一事寄予厚望!"

"切不可为了那微薄的利益,反倒把自身给搭了进去。"

堂下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几个吏目不自觉地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张维新缓步起身走向众人,声音忽然放低,却带着更深的寒意:"凡事过犹不及。谁都知道这银子是个好东西,不过也要思量到一二——要有命拿,也要有命花!"

张维新扫视一圈,见众人神色收敛,语气稍缓:"不过各位也不必太过担心,觉得错失了此次发财发展个人权力的机会。"

他重新坐回上首,声音平和了几分:"况且只要平安度过此事,自然会有你们的好处。不说各位能有多少的油水可捞,但是绝不会让各位失望。"

堂下众人神色稍缓,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望各位好自为之。"张维新最后环视一周,声音低沉而有力,"本县知事言尽于此。"

"是!"堂下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洪亮而整齐,却都带着一丝别样的心思。

堂内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却参差不齐。

面对张县知事的敲打与许诺,众人面面相觑,各自心思如潮水般翻涌。

刑户典吏赵文渊站在最前排,他捻着下巴上几缕稀疏的山羊胡,眯着眼睛看向公案上那方"明镜高悬"的匾额。匾额上的金字在光影下忽明忽暗,映得他眼底也阴晴不定。

他想起自己经手的几桩与皇庄有关的案子,那些暗中往来的银两......"相对于县知事这虚无缥缈的好处承诺,以及可预知的风险相比是得好好思量一番!"

他冷笑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挂着的钥匙串,那可是开启积攒财务的物件。

角落里,年轻差役李小六缩在人群后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偷瞄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师兄张宏,后者正神色凝重地捏着帽檐。

李小六想起昨日犯人家里悄悄塞给他的那包银元,说是托他去给县衙同僚送的些"薄礼"......"只求平安度过此事就好。"

他攥紧了腰间挂着的钱袋子,上面还沾着昨日从百姓家搜出的碎银。

户房典吏周守业站在右侧,一边听着县知事的讲述一边回想着县衙公署内文书记载,近三年天津周边各地士绅土地的收支纳税情况。

他瞥了一眼站在角落的差役捕快吴大勇,后者正与几个同僚低声交谈。

"好处?"周守业冷笑,想起上个月吴大勇收下的那箱特产——据说是某皇庄庄头送的谢礼,平息土地纠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