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说起这个,谢不二也挺高兴的,“沈木掌柜觉得,东边不亮西边亮,便亲自去平宝郡跑了一趟,没想到,生意竟谈成了。
对方是个牙商(中间商),眼光独到,一下子就看中了我们的三元腐乳。
听沈木掌柜说,每次送货不得低于五千罐。”
“所以,沈东去平宝郡收果,也是沈木的主意?”
“确实是沈木掌柜提议的。”谢不二说,“原本,沈东掌柜是想去沂水郡来着,但是那边路远,最后想想就去了平宝郡。”
青阳与这两郡相邻,但是呢,去平宝郡的路更顺,沂水郡太绕了。
就在这时,厨房的人来了,说是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沈淮看了眼更漏,距离下衙还有两刻多钟,索性让大家提前下衙吃饭。
饭菜没酒楼的丰盛,只有鸡、鸭、鱼、豆腐酿、黄芽菜五个菜。
但是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底层衙役、小吏,因为能吃到肉了,还有酒。
沈淮和钱同知、吴通判一桌。
三班六房各自坐一桌。
丹霞路和桃溪酌上来的时候,大家跃跃欲试。
酒是个好东西,喝两口赛过活神仙。
三班人员,干的都是体力活,吃饭和喝酒都是最大口的。
难得聚餐,又是庆祝堤坝修筑成功,酒一定得够。
于是,沈淮又叫人去作坊搬来两坛。
知府大人大气。
底层的衙役小吏,纷纷竖起大拇指。
因为家里还有孕妇,沈淮坐到下衙时间,跟大家碰了两杯便回院后了。
上峰不在,众人没那么拘谨,放得更开了。
两三杯酒下肚,各种吹牛。
好在,大家还记得明天要上值,喝得差不多就停杯了,纷纷讨论起桐油树来。
“杨头儿,你家地多,要种点桐油树么?”一名小捕快问他们的捕头。
其他捕快纷纷看了过来。
“我想没用,得家里的老爷子点头才行。”杨捕快端着酒的手,搭在膝盖上,坐姿豪迈道,“要是老爷子不同意,我也会想办法说服他的。
桐油这玩意,老值钱了,听说一斤就能卖五六文,要是你家有一山,保证你每天吃香喝辣。”
小捕快‘嘶’了一声,“这么值钱?”
“那当然了,要知道……”杨捕头说到这里,突然回头看了眼周围,然后才压低声音说,“听说知府大人家里也种,每年能赚好多钱呢。”
于是,杨捕头把从其他部门听来的小道消息整合加工,一顿哐哐输出。
说得手底下的捕快都心动了。
“百来棵就能挣个十两八两的?”有人一脸不可置信。
杨捕头瞪眼,“还嫌少?”
“不是不是。”那小捕快急忙摇头,“小的只是觉得……觉得……”
“觉得这钱太好赚了?”
小捕快点点头。
“不赚钱谁种?狗都不种。”
这件事,不止三班在讨论,六房也聊的热火朝天,甚至有人拉着谢不二求证。
最后还是谢不二说,“大人的老家,种了两座山头,每年创收将近三百余两。”
三百两,多么漂亮的数字。
听得大家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回家去种它个千万棵。
可一听到种植和打理,众人那颗激动的心,渐渐回归理智。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