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2章 激励机制(2 / 2)

此时的沈淮正在陪谢知微吃饭,压根不知道大家的讨论。

“夫人还打算写话本么?”怀孕辛苦,且容易情绪化,沈淮担心妻子写话本会影响心情。

“这是妾身最喜欢做的事情。”言外之意,要继续写。

“夫人想写便写,别累着就行,去书肆那边,多带几个人。”

“妾身晓得。”

“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差人到府衙找我,若无要紧事,我会第一时间赶来。”

“知道啦!”

饭后,沈淮给京城的岳父岳母写信,又给青萍的家人写一封。

第二天上衙,让谢不二拿去寄。

与此同时,吩咐碧青注意集市,若是有新鲜的水果、菌菇,都可以买点回去给夫人尝尝鲜。

堤坝使用两天之后,并没有发现渗漏等异常情况,那些十二时辰轮流值守的人也撤回来了。

石碑附近,开始修建凉亭、种花。

确定堤坝正常后,沈淮通知辖下各郡,叫他们把此事公告出去。

让各县百姓知道,郡城的堤坝已经启动使用了。

这下,整个青阳郡的人都知道,白月堤是梁家捐建的。

梁听白之名,冲上青阳郡热搜。

五月上旬,省府学政下来青阳主持院试,沈淮作为知府,得协助内勤工作和保障城中秩序安全。

为了业绩,安排好工作后,沈淮又给府学和各县发了两套模拟题。

里面还有他的解题思路。

科举靠夫子领路,其他的靠自身努力和天赋。

沈淮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等着看结果就行。

这次院试,一共录取三十个名额,院案首依旧被平宝郡占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青阳的上榜人数比平宝郡的多。

青阳郡上榜十七人,平宝郡十三人。

能有这个上榜人数,沈淮出的真题模拟,起到了一点作用。

院试结束,沈淮本想跟学政讨论一下教学问题,奈何学政还要去其他郡主持院试。

只好跟平宝郡的府学司教讨论。

他们的教学方式,的确跟青阳的有区别,书籍资源也比青阳丰富一些。

送走学政和平宝郡司教,沈淮召集各县教谕商议教学相关事宜,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比如,岁末考第一的学子,奖励一两银子。

第二八百文,第三六百文。

第四到第十,可奖励文房四宝等。

院试上榜学生,奖励二两到十两,每上榜一人,奖励县学五两。

另外,府衙每年给各县学拨款一百两经费,院试出案首的县学,再奖励二十两,前三奖励十五两,前十奖励八两。

县衙经费紧张,补贴不了多少,府库也不遑多让,所以经费金额和奖励金额并不多。

沈淮也承诺,这只是暂时的,以后情况好了,会增加。

学生的激励机制有了,司教、教谕、讲正等人的福利待遇,也适当做了调整。

在原有的俸禄上,上调百分之十,其他福利涨幅百分之五。

与此同时,以青阳府衙的名义,对外招纳贤才。

要求:拥有举人功名,学识深厚;有志深耕教坛,能以自身德行和学识熏陶学子的。

一经录用,按例发俸,享受县学教职相应礼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