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2章 县学风纪(1 / 2)

沈淮走访完两个村落,直接回了县城。

“最近可有举人前来应征?”

“在黔中,举人有资格做县丞,许多举人不愿屈就。”县令叹气道,“招贤榜刚出之时,下官也约谈了几位举人,他们都婉拒了。”

婉拒的理由很强大:还要继续会试,只怕无心教导学生。

实际上,他们多次会试不中,已经放弃了。

他们拒绝,无外乎是想挣扎一下,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争县丞一直。

毕竟县丞是正儿八经的官身,比起县学没品级的直讲强多了。

进了县学还要受诸多限制,不如自己招收学生来的自在。

即便不收学生,他们也不怕吃了上顿没下顿,光靠挂田免税,就足够温饱了。

那些秀才倒是想来,可惜条件不够。

沈淮,“你情我愿方能长久。”

钱同知附和,“大人说的是,强扭的瓜不甜。”

县令笑笑,表示赞同。

沈淮接着说道,“前些日子,官府召集郡内三十名举人在府学谈话,其中有七人愿意加入教职队伍。

王司教安排四人在府学,另外三人安排到宜林县和平云县。

下次有人,优先安排给临川。”

临川县令感激道,“下官替县学谢过知府大人。”

吃完饭,沈淮和钱同知、县令特意换上便服去县学。

他们没有惊动教谕,而是悄悄地过去去。

结果,两刚摸到教室后方,就看到坐在窗边的蓝衣学子在看话本。

他看得入迷,嘴角的笑容逐渐猥琐。

不用猜,沈淮也知道他看的什么内容。

县令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下意识的朝沈淮看去,见他脸上没什么表,就知道事情不好了。

钱同知看了沈淮一眼,见他面色如常,又看了县令。

见他面色不对,索性清了一下嗓子,试图提醒蓝衣学子。

可惜,蓝衣学子看得太入迷,压根没反应。

钱同知:“……”

机会只有一次,你自己没把握住,怪不得别人了。

沈淮挑眉。

才子佳人那种烂俗套路的话本,就这么好看?

拿过话本一看,剧情不可描述,难怪看了神色变态。

蓝衣学子吓了一跳,“你们谁啊?”

面前这三人,他一个都不认识,满脸警惕道,“把话本还我。”

见蓝衣学子伸手过来,沈淮直接扣住他的手,轻微用力。

只见蓝衣学子皱着眉,发出痛苦的闷哼声。

沈淮很快放手,“叫什么名字。”

动静很快吸引全班的注意力。

大家的目光,纷纷集中过来。

蓝衣学子见大家都看过来,脸色瞬间涨红。

沈淮看向班里,“斋长可在?”

“在!”斋长弱弱的站起来。

沈淮问,“这堂课的夫子呢?”

斋长犹豫了一下,“余直讲布置课业后便出去了。”

“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么?”沈淮指着蓝衣学子。

蓝衣学子难堪的低下头。

斋长看了蓝衣学子一眼,吞吞吐吐半天才出声,“张叁。”

“本官替你保管了。”

沈淮丢下这句话就往前走。

“完了!完了!”张叁生无可恋的瘫坐在位置上,“我家好不容易把我弄进来,说不定明天我就要卷铺盖走人。”

想想就后悔。

自己为什么要在今天看话本啊!

“不至于这么严重吧?”斋长很没底气的道。

“胖揍一顿肯定是少不了的。”张叁欲哭无泪的同时,还不忘问,“那位大人自称本官,他是我们临川县令?”

“不是。”有位学子站出来,“我们县令站在最后面,没收你话本的是沈大人,我在府试的时候,见过他一回,后来又在白月堤见过一回,不会看走眼的。”

张叁欲哭无泪,“完了,这下真的完了!”

众人面面相觑。

怎么也没想到,郡里的沈大人会来他们县学。

胆子大的学子,偷偷探出窗外,见沈淮停留在前面的班级,立即缩回来:“肃静,沈大人他们在前面。”

大家立即坐好。

背书的背书,练字的练字。

只有张叁想把话本拿回来。

沈淮继续往前走。

本以为方才只是个例,没想到这两个班级的纪律也很难评。

钱同知没忍住,“看话本,闲聊嬉闹,太不像话了,完全视县学规章制度为无物,如此行径,如何能胜任科举?”

看话本就偷偷在宿舍看,没人说你。

可是拿到教室看,就太过分了。

县令的脸色沉了两分。

前阵子,教谕去郡府议事完毕,回来说要重整风纪,严抓校规,结果呢,被知府大人抓了个正着,县令只觉得脸上被扇了一巴掌,火辣辣的。

沈淮停下脚步。

看着教室里跷着二郎腿,趴着睡觉的人,面色冷淡的看向县令,“这些都是哪个班的?”

县令拱手回话,“回知府大人,这三个班都是新生。

前面两班,是通过县试选进来的,后面这个是府试选进来的。”

“可有捐生(学渣,交大笔束修进来的)。”

“有。”

“命人统计一份名单出来。”

“是!”县令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今天会有事情发生。

果不其然,刚到办公区,就见夫子们聚众闲聊,一个比一个笑的大声。

沈淮站在门口,不吭声,也不进去,就站在那儿静静的看着他们。

钱同知:“……”

做夫子的都很闲吗?

县令瞬间火大,冲着里面大喊,“这么清闲,都没事做了是吗?”

声音戛然而止。

几位夫子猛地回头,看到县令和两个陌生面孔站在门口时,惊慌失措的回到位置上。

心里齐齐冒出两个字:完了。

“知县大人,我们……”

有个直讲试图解释,却被县令斥责道,“以前你们总是抱怨县学条件不好,说书籍少,经费紧缺,寝院简陋。

知府大人知晓你们不易,想尽办法,排除万难,给县学下拨经费,提高全体教职的待遇。

可你们是怎么报答知府大人的?

学生纪律散漫,课堂嬉闹,看话本。

教职聚众闲聊,无所事事。”

几位教授和直讲,大气不敢出。

但心里却是不服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