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第982章 符秘连雪域,童悟药七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2章 符秘连雪域,童悟药七情(1 / 2)

赤霞关,元帅府后院。

景和三十年二月十二,天气渐暖,院中几株早桃已绽出粉嫩花苞。秦沐歌的身体基本康复,内力充盈,气色红润。她对母亲医札中那些神秘符号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连日来的比对和梳理,她发现这些符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隐隐构成了一幅残缺的“地图”——并非山川地理,而更像是一种能量脉络或封印节点的指示图。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核心符号,其形态与纹路,竟与她记忆中雪族圣地“雪玲”的一些古老壁画和器物上的标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雪族……母亲……符号……封印……”秦沐歌站在书案前,看着自己绘制出的那幅由符号连接起来的、指向北方极寒之地的脉络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难道母亲当年频繁前往北地,不仅仅是为了执行皇命或游历,更与雪族世代守护的某个秘密有关?这些符号,是记录那个秘密的钥匙?而坠星峡的‘蚀灵’,只是那个秘密泄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她想起母亲晚年时常对着北方出神,时而忧虑,时而决绝的神情。想起皇帝对母亲复杂难言的态度,以及对自己身世的部分隐瞒。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惊的猜想逐渐成形:母亲苏雪柔,或许不仅仅是皇帝派往北燕的细作,她更深层的使命,可能与雪族守护的、某个关乎重大的古老秘密息息相关!而她的早逝,极可能与此有关!

这个猜想让她坐立难安。她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关于母亲,关于雪族,关于那些符号背后的真相。她再次拿起那枚平安扣,触手温润,却仿佛重逾千斤。这枚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定然不仅是护身符那么简单。

* * *

**七王府,澄心院。**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奇妙的领域里,姜仁老先生的教学如同一盏明灯,引领着学生们探索药性“七情”的奥秘。这一天,他带来了一批经过精心炮制的药材,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药效和变化。

姜老先生首先将生甘草和蜜炙甘草放在一起,微笑着对小公子说:“小公子请看,这两种甘草虽然都源自同一种植物,但它们的药性却有着天壤之别。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而蜜炙甘草则经过了蜂蜜的炮制,其药性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温和,主要用于补脾益气。这就是炮制对药性的神奇影响啊!”

接着,姜老先生的目光转向了半夏。他拿起生半夏,严肃地说:“生半夏可是一种有毒的药材,其燥湿化痰的药力非常峻烈。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姜矾炮制的方法来减轻它的毒性,同时保留其药力,这样才能安全地将其入药。”

说完,姜老先生又拿起姜矾制半夏,展示给小公子看,并解释道:“经过姜矾炮制后的半夏,毒性大大降低,但药效依然存在。这就是炮制的精妙之处,它能够在保证药材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药效。”

最后,姜老先生将生地黄和熟地黄也放在一起,继续讲解道:“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而熟地黄则是经过蒸制而成,其药性变得温性,主要用于滋阴补血。这也是炮制对药性产生的重要影响。”

通过姜老先生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药材展示,小公子对药性“七情”以及药材的炮制与药效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无穷,也对中医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充满了敬畏之情。

最后是地黄:“生地甘寒,清热凉血;经过九蒸九晒成熟地,则转为甘温,专于滋阴补血。其性其效,已然不同。”

明明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拿起生地和熟地各一小块,仔细嗅闻,又小心地用舌尖沾了一点点尝味,小脸上满是惊奇:“真的不一样!生的……有点苦凉,熟的……甜甜的,暖暖的!”

“正是如此。”姜老先生欣慰地笑道,“故医者用药,须知药之生熟炮制,如同知人之性情经历,不可不察。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失当,贻害无穷。”

为了考验明明的理解,姜老先生出了一个难题:假设有一个病人,症见高热不退、口干舌燥(热盛津伤),却又脾胃虚寒、轻微腹泻。请问,在使用清热生津的寒凉药物(如生地、石膏)时,当如何佐制,以防更伤脾胃?

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相畏相杀”和“佐使”原则的题目。

明明蹙着小眉头,认真思考了许久,他回想先生讲过的各种药性,小手无意识地在沙盘上划拉着。忽然,他眼睛一亮:“用……暖暖的、甜甜的药,看着它!”他指的是像炙甘草、生姜、大枣这类性温能护持脾胃的药佐制调和。

姜老先生抚掌大笑:“妙哉!虽未言明具体药味,然思路已得三昧!正是需以温药佐制寒药,护住中州脾胃,方能祛邪而不伤正!小公子果然天资聪颖,举一反三!”

他心中震撼更甚,这孩子对医药的理解,已开始触及辩证施治的核心思想,远超同龄人,甚至许多入门已久的医徒。

课后,姜老先生对张嬷嬷郑重道:“世子于医道之悟性,老夫生平仅见。然医海无涯,愈是深入,愈感其博奥精深,亦愈需持重。老夫恳请,日后世子所用一切药材,无论药性平猛,皆需经老夫或白太医亲自查验过后,方可接触。”他这是怕明明天赋过高,日后若自行尝试,恐生不测。

张嬷嬷自然深知利害,连忙应下。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