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第991章 京畿暗流涌,家宴隐忧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1章 京畿暗流涌,家宴隐忧忡(2 / 2)

他起身,从多宝阁的一处暗格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用特殊寒玉制成的印章,沉思良久。这枚印章,是苏家与那个神秘“雪族”之间极其隐秘的联系信物之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动用。

“雪柔……你当年究竟发现了什么?沐歌那孩子,如今是否也卷入了同样的风波?”老人对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 * *

**翌日,景和三十年四月十六。**

京城朱雀大街,万人空巷。百姓们翘首以盼,迎接西征凯旋的英雄。

皇帝萧启亲御承天门,举行隆重的献俘受降仪式。西凉王赫连枭身着素服,被押解至御前,正式向大庆皇帝乞降。皇帝当众宣布赦其死罪,削其王爵,幽禁于京中别院,彰显了天朝上国的宽仁。同时,对西征将士论功行赏,萧璟居首功,加封太子太保,赏赐无数。秦沐歌亦因军医之功,得厚赏,其“神医王妃”之名更盛。

仪式隆重而繁琐,直至午后方才结束。晚间,宫中设宴,犒赏有功之臣。

琼林苑内,丝竹悦耳,觥筹交错。帝后高踞主位,皇室宗亲、文武重臣依序列坐。萧璟与秦沐歌的位置仅次于太子,备受瞩目。明明和曦曦亦穿戴一新,坐在父母身侧。明明努力学着大人的模样保持端正,眼神却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四周的繁华;曦曦则有些怯生生地靠着母亲,手里紧紧抓着一块甜甜的糕点。

皇帝心情颇佳,频频举杯,席间气氛热烈。然而,在这片歌舞升平之下,有心之人却能察觉到些许暗涌。

太子萧珏虽面带笑容向萧璟祝贺,但眼神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复杂,未能完全逃过萧璟的眼睛。

几位向来与宁王府走得近的宗室勋贵,笑容则显得有些勉强,眼神闪烁。

秦沐歌则注意到,太医院首席白汝阳曾数次目光凝重地望向御座方向,又与席间一位须发皆白、气质清癯的老者(正是其外祖父苏景云)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汇。

宴至中途,皇帝特意召明明上前。

明明有些紧张地看了父母一眼,在秦沐歌鼓励的目光下,稳步上前,依礼叩拜:“孙儿拜见皇祖父。”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聪慧沉稳的长孙,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温言问了些读书习武的日常琐事。明明一一恭敬作答,言辞清晰,条理分明,引得周围大臣纷纷暗自点头。

皇帝愈发满意,忽似想起什么,笑问道:“朕听闻,朕的孙儿不仅读书好,对医药也颇有兴趣?甚至还能辨识一些罕见的药材?”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许多目光聚焦在明明身上。

秦沐歌心中微微一紧,与萧璟交换了一个眼神。皇帝突然在此时问及此事,绝非偶然。

明明谨慎地回答:“回皇祖父,孙儿只是随母亲和先生认得几种寻常草药,不敢当‘颇有兴趣’四字。至于罕见药材……孙儿见识浅薄,实不敢妄言。”

皇帝呵呵一笑,看似随意地摆摆手:“孩童赤子之心,偶有妙语亦属平常。朕只是觉得有趣,随口一问罢了。赏!”

内侍立刻端上一盘精致的文房四宝和玉玩。明明谢恩后退下,回到父母身边,小脸上才悄悄松了口气。

秦沐歌接过明明的手,发现孩子掌心有些微湿濡。她心中了然,皇帝方才那看似随意的问话,实则是一次含蓄的试探,或许与那“鬼哭苓”有关。她抬眼望向御座,只见皇帝正与身旁的皇后低声说着什么,神色如常,仿佛刚才真的只是一句寻常的祖孙闲谈。

宴席继续,歌舞升平,一派祥和。但秦沐歌却感觉,在这繁华盛宴的掩盖下,有一股冰冷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宁王的阴影、鬼哭苓的疑云、朝堂的微妙平衡、以及母亲和外祖父可能知晓的秘密……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回归京城并非风暴的结束,而可能是另一场更大波澜的开始。

宫宴结束时,已是月上中天。乘坐马车回七王府的路上,曦曦早已累得在乳母怀里睡着。明明也倚在秦沐歌身边,眼皮打架,却还强撑着。

“娘亲,”他小声问,“皇祖父今天问我药材的事,是不是因为……”

“睡吧,明儿,”秦沐歌轻轻抚着他的背,柔声打断他,“今日累了,有什么话,我们明日再説。”有些事情,不该过早地压在孩子心上。

她抬头看向对面闭目养神,却眉峰微蹙的萧璟。夫妻二人在摇曳的车灯光线下目光交汇,无需多言,都已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京城,已非昔日的京城。他们脚下的路,注定步步惊心。而家的温暖,将是他们面对一切风雨时,最坚实的铠甲。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驶向那座即将再次成为风波中心的七王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