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峰会次日的晨光里,苏明玥的实验室冷白光刚亮起,莫斯教授的牛皮纸信封就被推到她的程序终端前。
她正调试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波动率预测程序,指尖悬在“运行”键上,余光瞥见信封边缘露出半张打印纸——三封猎头邮件的发件方标志刺得人眼疼,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的标志在纸页上排成三角阵。
最上面压着教授的批注,钢笔字力透纸背:“别让噪音干扰模型精度。”
程序运行的提示音突然响起,苏明玥的指尖在键盘上顿了两秒。
这是莫斯第一次用隐喻认可她的价值——去年她交第一份周报时,教授用红笔圈出三个模型漏洞,批注是“你的直觉比公式诚实”;上个月她修正了彭博社的行业数据偏差,教授在邮件里只写“继续”。
此刻“噪音”对应猎头的喧嚣,“模型精度”指向她正在构建的跨境并购风险评估体系,每一个字都像在敲她的神经。
“叮。”实验室门被撞开的声响混着韩舟的喘息。
这个总穿皱巴巴衬衫的学长举着手机冲进来,屏幕亮得刺眼:“明玥你看!彭博社内部简报头条!《谁是剑桥密语者》——他们管你叫剑桥密语者!”
苏明玥合上笔记本,金属外壳发出清脆的轻响。
她能听见韩舟的心跳声,比他说话的速度还快。
三天前在峰会后台,这个总说自己“投行失意才来读博”的学长,曾蹲在地上帮她捡散落的资料,指尖触到她被林景深拽皱的袖扣时,低声说过“我帮你挡着镜头”。
此刻他手机屏幕上,那张被路透社拍下的电梯照片被放大,她手背的手表在阴影里泛着冷光,配文是“神秘学者的商业直觉,比彭博终端更精准”。
“高盛伦敦分部打了三个电话到系里!摩根的人堵在莫斯教授办公室门口!”韩舟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动,“但他们只知道你是莫斯组的‘无名助理’,连名字都拼不全——苏Z?苏明玥?”
苏明玥站起身,白大褂下摆扫过桌角的咖啡杯。
她想起三天前在论坛结束后,老吴的邮件里那句“让他们抬头看你”,想起三年前在云港被截胡的升职报告上,总监用红笔写的“新人不要总想着出风头”。
此刻她的呼吸很轻,像在调试精密仪器时控制的气流:“让他们继续找。”
韩舟愣住:“你知道这些猎头能给多少吗?”
“知道。”她打开抽屉,取出个黑色U盘,“但真正的机会不在猎头的电话里。”U盘插入电脑的瞬间,屏幕上跳出加密的“破茧计划”文档,最上面一行是她亲手写的:“当他们连你的名字都查不全时,你离核心决策层,只差一次无法被替代的证明。”
实验室的挂钟指向九点一刻,走廊传来莫斯教授的高跟鞋声。
韩舟抓了抓乱发,突然压低声音:“昨晚有人问我你住哪栋公寓,说是剑桥校友。我按你教的,说‘苏助理住学院宿舍’——”
“做得好。”苏明玥把猎头邮件退回信封,动作像在整理一份即将归档的旧合约,“但记住,从今天起,所有关于我的信息,都要经过阿Ken的防火墙。”
韩舟刚点头,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
他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变:“是系主任,说有重要访客要见莫斯教授。”
苏明玥没接话。
她望着窗外飘起的细雪,想起三天前在论坛结束后,老吴的邮件里那句“让他们抬头看你”,想起三年前在云港被截胡的升职报告上,总监用红笔写的“新人不要总想着出风头”。
此刻她的呼吸很轻,像在调试精密仪器时控制的气流。
同一时刻,希思罗机场的地铁站里,林景深松开领口的领带。
他拒绝了助理安排的加长林肯,只穿件深灰大衣混在早高峰的人流里。
换乘通道的广告屏突然亮起,财经短讯的女声响起:“神秘华人学者质疑某跨国集团百亿并购案,估值误差超40%——”
画面里闪过一道侧影,是她在峰会投屏前的模样。
黑色西装裹着单薄的肩线,指尖点着“标的公司隐性债务”的红色标记,像把刺破迷雾的刀。
林景深的脚步顿在自动扶梯上,身后的通勤者差点撞上他。
他盯着屏幕里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喉结动了动——三年前在云港顶楼,她也是这样站在他对面,眼神里没有眼泪,只有他看不懂的锋芒。
“查到了吗?”他摸出手机,助理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莫斯教授的项目涉密,校外系统调不到她的住宿信息。”
“课表。”林景深望着广告屏上不断重复的侧影,“剑桥经济系的公开课表。”
“需要两小时。”
“一小时。”他转身走向地铁站出口,雪粒打在镜片上,模糊了眼前的路牌。
三年前他以为放她走是为了家族,可当电梯门在伦敦的深夜闭合时,他突然想起分手那天她落在他车里的手表——那是她用第一笔工资买的,表盘上刻着“明玥”两个小字。
后来他把手表扔进黄浦江,却在三天前的峰会后台,看见她的手背闪着冷光——那枚被捞回来的手表,正对着镜头。
下午两点,苏明玥抱着一摞资料穿过剑桥的回廊。
雪停了,阳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斜长的影子。
她经过公告栏时,瞥见最新的学术讲座通知:“周三下午三点,日内瓦国际金融论坛特别研讨会——”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阿Ken的加密消息:“检测到异常IP访问你的剑桥账号,来自伦敦某地产集团。”
她望着公告栏上“日内瓦”三个字,忽然笑了。
风掀起她的西装下摆,露出内侧绣着的蝶翼暗纹——那是老吴在她登机前塞给她的,说“破茧的蝶,要让全世界看见翅膀”。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