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科幻次元>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第569章 她不回头,风却追着她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9章 她不回头,风却追着她跑(2 / 2)

而此刻,她的指尖轻轻抚过“日内瓦”的字样,在心里默念:周三下午三点。

周三下午三点,剑桥大学经济系顶楼的会议室拉着深灰色的百叶帘,暖黄色的壁灯在橡木会议桌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苏明玥的黑色笔记本摊开在“跨境资本流动中的非线性风险传导”标题页,钢笔帽卡在指节间,金属的凉意顺着皮肤爬进血脉——这是她成为莫斯(Moss)课题组正式成员后第一次参与闭门研讨。

“情绪因子在量化模型中的权重低于0.5%,完全可以忽略。”发言的是剑桥大学金融系资深研究员霍克,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指尖敲着投影屏上的正态分布曲线,“市场永远是理性的,恐慌不过是噪声。”

苏明玥的指节在桌下微微收紧。

三年前在恒信投行做分析时,她曾熬夜整理过云港市P2P暴雷前的舆情数据:凌晨三点论坛上的骂帖、宝妈群里“要跳楼”的语音、退休教师在公园举着的“还我血汗钱”纸牌——这些被主流模型归为“无效数据”的碎片,最终像潮水般冲垮了三家中小银行的流动性。

“2019年土耳其里拉崩盘前的72小时。”她开口时,会议室的空调突然送进一股风,吹得霍克的稿纸哗啦作响,“社交媒体的愤怒指数上升了380%,而当时所有主流模型均未发出预警。”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转向了她。

莫斯教授的钢笔尖悬在笔记本上,蓝墨水在纸页上洇出了一个小圆点。

苏明玥闭了闭眼,主动引导金手指启动——熟悉的灼热感从后颈蔓延开来,大脑像被接入了实时数据流,土耳其里拉交易页面、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抗议直播、离岸对冲基金的杠杆比例,在她脑中交织成一幅动态热力图:红色的恐慌情绪沿着美元互换协议链条,反向冲击本土银行的外汇储备池,三个关键节点正在渗出刺目的紫斑。

她睁开眼时,眼尾微微发颤——这是金手指过度使用的前兆,但此刻顾不上了。

抓起白板笔的手稳得像精密仪器,笔尖重重地戳在“离岸基金”的位置:“第一级传导:恐慌情绪通过社交媒体放大,触发散户挤兑;第二级:本土银行被迫抛售美元资产以补充流动性,推高离岸市场美元价格;第三级——”笔锋在“央行外汇储备”处划出一道裂痕,“当储备跌破临界值,市场会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活在模型编织的安全幻觉里。”

会议室寂静得能听见墙上座钟的滴答声。

霍克的眼镜滑到了鼻梁尖都忘了扶,莫斯教授的蓝墨水圆点晕成了一只小蝴蝶。

最后一排的韩舟攥着速记本,指节泛白——他上周帮苏明玥整理过土耳其里拉的历史数据,却从未见过这些隐藏的传导路径。

“明玥。”莫斯教授的声音像浸过冰水的银匙,敲醒了凝固的空气,“散会后留一下。”

其他研究员鱼贯离开时,霍克经过苏明玥身边,忽然停住脚步:“你这些数据……”

“来自当时社交媒体的情绪词频统计,配合央行干预记录交叉验证。”她把散落在桌上的资料收进皮质文件夹,动作从容得像在签署并购协议,“需要原始数据库的话,我可以发给你脱敏版。”

霍克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扯了扯领带,大步走了出去。

百叶帘被风掀起一角,斜斜的阳光切过莫斯教授的脸。

教授的牛皮纸信封又出现在桌上——这次里面不是猎头邮件,而是苏明玥上周提交的风险评估框架。

“情绪数据源。”教授敲了敲信封,“从哪里来的?”

苏明玥从文件夹最底层抽出一份泛黄的协议模板,边角还留着恒信投行的压痕。

“三年前在云港的一家小公司,偷偷搭建的监测系统。”她指尖抚过“心理压强指数”的标题,“当时觉得这些情绪像蝴蝶翅膀,后来才知道,它们能掀起风暴。”

莫斯教授的指尖在协议上慢慢移动,停在“非结构化数据抓取授权”的条款处。

“你早有准备。”

“因为知道您会问。”苏明玥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带着刺破空气的锐度,“真正的模型,不该把人性当作误差项。”

教授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漾着少见的温度。

“下周牛津有个闭门圆桌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与行为金融的融合趋势’。”她抽出钢笔在日程本上画了个圈,“你代表我去。”

剑桥的暮色漫进窗户时,苏明玥抱着文件夹回到了公寓。

落地灯亮起的瞬间,手机在茶几上震动,林小满的视频通话请求跳了出来——视频里的姑娘蜷在云港市的飘窗上,身后是她最爱的多肉植物,“我们苏博士今天是不是又大杀四方了?”

屏幕里的苏明玥解开西装领口的扣子,耳尖还带着研讨会的热度。

“霍克教授的眼镜都滑到鼻尖了。”她扯出一个笑容,这是三年来最放松的一次,“你说得对,我现在说话,真的像要把天撕开。”

“本来就该撕开。”林小满咬着草莓,突然眯起眼,“你眼睛里有光,是当年在恒信被退回升职报告时没有的光。”

视频通话结束的提示音刚响,@阿Ken的加密消息弹了出来:“林景深的私人调查员在查你公寓的地址,被剑桥大学安保系统挡了三次。另外……顾承宇刚向校方捐赠了200万英镑的‘青年学者交流基金’,用途备注:支持特定访问生项目。”

苏明玥的指尖在屏幕上停住了。

窗外的晚霞把玻璃染成了血红色,她想起林景深在希思罗地铁站的侧影,想起顾承宇三年前在机场说“我等你”时的温柔。

冷笑从喉间溢出,像淬了冰的刀刃:“一个用旧情当绳索,一个用善意做笼子……”她抓起钢笔在便签上写下“情绪扰动下的DCF修正框架”,笔尖重重地戳破纸背,“可惜,我要飞的方向,从来不是他们指的。”

深夜两点,台灯在稿纸上投下暖黄色的光晕。

苏明玥划掉最后一个公式错误,在标题下方工工整整地签上“苏明玥,剑桥大学(Su Mgyue, Cabridge)”——这是她第一次用完整的英文名署名,字母像小旗子般立在纸页上,宣告着某种破茧的仪式。

窗外又开始下雪了,细雪落在窗台上,积成薄薄的一层。

她望着电脑里牛津圆桌会议的邀请函,发件人邮箱是“oxford_ference@ac.uk”,主题栏写着“确认参会:人工智能与行为金融的融合趋势”。

鼠标悬停在“确认”键上,她忽然想起莫斯教授今天说的话:“真正的学者,要学会在风暴里站成坐标。”

周六上午的阳光会穿过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的彩色窗户,在橡木长桌上投下斑斓的影子。

而此刻,苏明玥合上笔记本时,听见雪粒打在玻璃上的轻响——那声音像极了某种倒计时,催促着,属于她的风暴,就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