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这期间,胡力大多时间待在小世界里,或是窝在山庄里享受难得的遛娃时光,陪伴着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成长,对外界纷繁的事务暂时采取了超然的态度。
转眼间,便到了九州学院北校区正式落成的重大日子。
这座由胡力亲自规划并投入巨资打造的新校区,坐落于花家云省一片风景壮丽、气候宜人的高原坝子上。
北校位于苴兰市以西约三十公里处,背靠苍翠西山,面临碧波滇池,占地面积远超主校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一条专属的、封闭式管理的内部高速道路以及并行铺设的先进有轨电车线路,如同坚实的臂膀,将北校区和位于缅北的主校区紧密相连。
从万米高空俯瞰,两大校区连同这条连接通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哑铃”形,象征着两地间知识和文化的紧密交融与重量级地位。
北校区完全延续了主校区的新式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错落有致,体现着东方美学的典雅与宁静。
但建筑规模更加宏大,线条更加流畅,大量采用了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将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完美融合。
校园内湖泊点缀,林木葱茏,一座座充满设计感的学院楼、图书馆、科研中心、体育场馆拔地而起。
规划合理,布局开阔,既是一座求学圣地,本身也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
落成典礼盛大而隆重,胡力作为校长,在吴明伦、关键、刘川、孟庆、方响以及花家相关高层代表的陪同下,出席了仪式。
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讲话,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剪彩,并亲手为新校区纪念石揭幕。
石上刻着胡力亲笔题写的校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求真务实,启迪未来。
阳光洒在他年轻且坚毅的脸庞上,台下是无数九州学院师生和各界嘉宾热烈而充满敬意的目光。
仪式结束后,胡力兴致盎然地乘坐环保电瓶车,参观了部分标志性建筑和实验室,对校区的建设和未来规划表示了高度肯定。
新校区落成典礼的兴奋余温尚未散去,更大的重头戏已在傍晚时分悄然酝酿。
傍晚六点整,九州学院北校区最大的标志性建筑,造型如展翅鲲鹏的“文明堂”综合馆内,首届“昆仑奖”颁奖盛典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昆仑奖”,这个名字由胡力亲自选定并释义。
昆仑,在华国神话中是“万山之祖”,象征“崇高、包容、连接天地”,既代表自然的雄伟博大,也暗合“海纳百川、贯通中外”的文明视野与气度。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大奖,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艺术创作、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旨在表彰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跨文明价值”的卓越成就的个人和集体。
其立意之高远,奖金之丰厚,从诞生之初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夕阳的余晖为九州学院北校区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纱,白日庆典的喧哗逐渐沉淀,另一种更为庄重而热烈的期待感在空气中弥漫、升温。
一位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国政商学界名流身着盛装,缓缓走过红毯,签名,接受采访,脸上洋溢着荣耀和期待。
傍晚五点半,红毯仪式准时启动,长长的红毯从综合馆宏伟的主入口一路铺展,宛如一条流动的红色河流。
两侧是早已架设好“长枪短炮”的媒体区和翘首以盼的热情人群,闪光灯迫不及待地开始闪烁,将傍晚照得如同白昼。
风度翩翩的男主持人林枫和优雅知性的女主持人苏晴,作为九州影视文化传媒的王牌艺人,早已经站在红毯尽头的媒体采访区候场。
林枫调整了一下领结,对苏晴微笑道。
“今天能参与这么大的活动,感觉自己见证历史。”
苏晴轻轻颔首,目光扫过激动的人群和严阵以待的安保。
“是啊,‘昆仑奖’的立意太高远了,感觉我们手里的话筒,分量都重了不少。”
说着,她深吸一口气,露出专业而温暖的微笑道。
“准备好了吗,林老师?让我们迎接今晚的群星。”
“当然。”
林枫挺直腰板,脸上同样绽放出自信从容的笑容。
首先踏上红毯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他身着经典的黑色燕尾服,步伐缓慢却稳健。
“第一位走上红毯的是,来自鎏金大学的终身教授,着名热带病学专家,菲兹杰爵士!”
林枫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四周,语气里充满敬意。
菲兹杰教授微笑着向两侧挥手,走到签名板前,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苏晴恰到好处的上前一步,用流利的约语采访道。
“晚上好,菲兹杰爵士,欢迎来到昆仑奖颁奖典礼,作为首届奖项的提名者,您此刻的心情如何?”
菲兹杰推了推眼镜,眼里透着平和。
“非常感谢,心情?更多的是荣幸和期待。”
“我一生都在实验室和田野中和疾病斗争,从未想过能参与如此具有全球视野和文明关怀的盛事。”
“昆仑这个奖项的名字本身就寓意深远,它表彰的应该是那些能够超越地域、为全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努力,我很高兴看到有这样的倡议。”
说到这,他顿了顿,语气略带感慨补充道。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