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能夺取一些前沿阵地,也难以守住,因为秦义军会利用夜战的能力,在夜晚将阵地夺回。
曹文诏见迟迟不能突破,只得想方设法的从各地调来火炮,并积极从流民、饥民中招募士卒训练,以补充兵力之损耗。
因此,官军虽然不断在战斗中源源不断的出现伤亡,但兵力却未见削减,反而有所增长。
而秦义军也在攻防战中,不断吸取经验,将防线逐渐完善,防守反击的战术也愈发的多样,往往能以最小的代价重创敌军。
所以,曹文诏使用的消耗战,并未取得太大的效果。
战斗一连持续月余,直至大雪封山,双方也基本保持原有防线。
由于天气严寒,官军准备的御寒物资不足,士卒冻伤者日增,故而停止了攻势,只每日不定时安排炮击。
在秦义军与官军战于姑射山之际,王自用等人在河南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剩余的二十几位营首,逐步的恢复了往日的声势。
尤其是高迎祥、张献忠两部,声势已经压过了王自用率领的横营。
当然,三部的实力还是相当的。
但先前在山西接连受挫,使得各部对王自用的领导能力产生了动摇,虽没到瓦解的地步,可联盟分成了几路行动。
如张献忠部和革左五营,在卫辉府、开封府一带活动;王自用、罗汝才等部则在彰德府一带活动。
高迎祥部,则在河南怀庆府活动,先后攻破济源、清化(今焦作市)、修武。
其部元气得以恢复后,才按照嬴庆的吩咐,开始向北直隶活动。
于崇祯五年十二月,高迎祥率部六万余兵力,直接进入了北直隶顺德府、真定府境内,攻掠城寨,大有进逼京畿的架势。
消息传入京师,朝野震动,京内大哗。
崇祯皇帝龙颜震怒,急召内阁及兵部大臣商讨对策。
内阁与兵部诸臣,纷纷主张让曹文诏率军入北直隶,以防贼军袭扰京畿。
于是,崇祯皇帝下诏,让曹文诏即刻移师北直隶、河南等地,剿除流寇。
曹文诏接旨后,却是按兵不动,只口头答应会尽快率军前往北直隶。
他很清楚,当前能对大明造成重创的,只有秦义军一部,其余皆为乌合之众,来日能够轻易剿灭。
但秦义军不同,其部战力强悍,兵多将广,所到之处又深得民心,实乃国朝心腹大患,若不尽快剿灭,必成滔天之祸。
所以,面对崇祯皇帝的旨意,曹文诏只能面从暗抵,执意先平秦义军,再行围剿其他各部。
当然了,曹文诏也不敢托大,派出了不少哨探深入北直隶,打探贼寇的动向。
而得到的结果,也让他心安。
与崇祯六年正月,高迎祥率军抵达赵州临城县西山后,被卢象升打退了进攻。
而后,卢象升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等将领,对高迎祥部发起进攻,高迎祥部节节败退,转而进入太行山中暂避。
不过,王自用、张献忠等部,依旧在河南攻城抢掠,动静不断,声势愈发浩大。
崇祯皇帝得知曹文诏迟迟没有移师的动作,再度发出催促诏书。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