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还是出自名匠之手。
邵勇只看了一眼,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万万不可!”
“郑先生,你的心意邵某心领了,但这些礼物,还请收回去吧。”
“军中有严令,请恕在下不能接受。”
郑芝凤闻言,脸上笑容一僵,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走南闯北,海内外见过的大小官员无数,还从没见过对礼物拒之门外的。
是嫌少?
不可能啊,这些玩意儿价值可不菲,要是放到东南沿海,足以打动一位大明的三四品官员了。
莫非是欲擒故纵?
郑芝凤还不死心,坚持道:
“将军何必见外?”
“区区几份薄礼,只是在下一点心意,与军规无关……”
邵勇抬手打断他,不容置疑:
“郑先生,军规就是军规,并非只针对先生一人。”
“礼物还请收回,否则邵某只能命人登记造册,将其充公了。”
郑芝凤见邵勇态度坚决,不似作伪,心中疑惑更甚。
他只得讪讪地让随从收回礼物,同时也对汉王的队伍更好奇了几分。
邵勇见他收起礼物,神色稍缓,开口转移起了话题:
“郑先生从成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我听说郑家也是东南一霸,不知有何指教?”
郑芝凤收拾心情,再次堆起笑容:
“指教不敢当。”
“在下刚才说了,主要是想近距离观摩贵军的练兵、作战方法。”
“我郑家虽在海上有些基业,但陆战并非所长,这次正是学习的好机会。”
邵勇点点头,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既然是大王的客人,邵某自当尽力安排。”
“这样吧,郑先生就留在我中军大营,之后随我主力一同行动,这样一来,安全也更有保障。”
郑芝凤一听,连忙摇头:
“多谢将军好意。”
“只是……在下时间有限,观摩后还得尽快返回福建复命。”
“留在中军虽好,却难以见识到前线将士的风采。”
“不知将军可否行个方便,让郑某到
他生怕邵勇不答应,又补充道,
“将军放心,在下并非纸上谈兵之辈。”
“海上陆上,大小战阵我也经历过一些,绝不会给贵军添麻烦。”
邵勇见他态度诚恳,只得再三确认道:
“眼下各营都有作战任务,前线更是凶险异常。”
“刀枪无眼,郑先生是否再考虑考虑?”
郑芝凤正色道:
“机会难得,还请将军成全。”
邵勇见他坚持,便不再继续劝阻: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三日后,正好有两路人马要出动。”
“一路要执行渡江突袭任务,风险极大;另一路,要清剿后方匪患,相对稳妥。”
“郑先生想去哪边?”
郑芝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回道:
“既然是观摩学习,自然要到最凶险的地方。”
“在下想到渡江部队中去!”
对于郑芝凤的决定,邵勇也不意外,他走回案前,快速签发了一份手令,并递给郑芝凤。
“既如此,郑先生就拿着这手令,即刻前往渡江部队报到吧。”
“带领这支队伍的,是我麾下的游击将军李定国。”
“李将军年纪虽轻,尚不足二十,却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悍将了,他还阵斩过明军参将,可谓是谋勇兼备。”
“郑先生可与李将军多多交流。”
郑芝凤接过手令,如获至宝,喜滋滋地应道:
“原来是青年俊杰!郑某更要好好结识一番了!”
“说起来,我郑家适龄待嫁的女儿也不少,若是有缘……”
邵勇见他越说越远,连忙打断:
“郑先生,此事日后再说。”
“你既然是带过兵的人,有句丑话我得说在前头。”
“既然入了我军营,到了前线队伍,无论身份如何,一切行动都必须听从主将指挥,不得违抗!”
“否则军法无情,邵某也护你不得!”
郑芝凤神色一肃,立刻拱手正色道:
“将军放心,在下省得!”
“既入行伍,自当遵从号令,绝不敢逾越!”
邵勇点点头:
“那就好。”
“天色也不早了,我已经命人备好了客房,郑先生先歇息一晚,明早再去李将军营中也不迟。”
可郑芝凤却有些急不可耐,他挠挠头:
“多谢将军好意。”
“只是……能不能今晚就去?”
邵勇看了他一眼,并未多问:
“没问题,现在还没宵禁,郑先生可持我的手令,去李将军营地。”
“我会让派人亲自带你过去。”
郑芝凤大喜,抱拳深深一揖:
“多谢将军成全!”
说罢,他便带着随从,拿着手令,兴冲冲地离开了帅帐。
郑芝凤如此急切,自然有他的深意。
他这一趟,除了观摩学习,同时也肩负着给自家大哥考察汉王军队的重任。
纸上谈兵终觉浅,只有深入到最前线的作战部队,与普通士卒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训练、纪律、装备等日常生活的细节,
他才能真实地评估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潜力以及其主帅的治军水平。
这关系到郑家未来对汉王势力的投资力度和合作策略。
因此,他才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进去,获取第一手的信息。
在邵勇亲兵的引领下,郑芝凤带着三名随从,一路向遵义城南面的李定国军营走去。
路上,郑芝凤还试图和领路的亲兵套套近乎,
“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今年多大了?瞧着你一表人才,在邵将军身边多久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