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97章 高闯王濒临绝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高闯王濒临绝境(2 / 2)

与当地几股起义军会合后,高迎祥总算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躲进山区后,高迎祥痛定思痛,仔细总结了此番失利的原因。

他这一路转战,经过的州县可谓不计其数,像什么颍上、霍山、萧县、阳山、灵璧.等等。

这些地方都是明军重兵把守的坚城,而周边的百姓更是对起义军畏之如虎。

在这些相对富庶的地方,他的队伍根本无法得到地方百姓的拥戴。

相反,起义军的活动与底层百姓,更多的是抢与被抢的关系。

甚至打粮行为本身就会破坏生产,导致民心丧尽。

得不到沿途百姓的支持和掩护,高迎祥所部的行踪自然难以隐藏,甚至陷入了一种举目皆敌,无处藏身的窘境。

而明军则可以清晰地掌握他的动向,然后调动各路兵马围剿。

高迎祥想通了,还是山区更适合他发展。

眼下还是先在伏牛山藏匿一段时间,等官军松懈了,他再往西北走,联合陕西一带的穷苦百姓起事造反。

而面对躲入深山的高迎祥残部,负责追剿的主将左良玉停下了脚步。

他主张穷寇莫追,尤其是不宜进入地形复杂的山区与贼寇硬拼,最好是围困贼兵,迫其自毙。

然而,他的副将汤九州却对此不以为然。

汤九州自恃勇武,认为闯贼接连惨败,已是强弩之末,根本不足为惧。

求功心切的他,不顾左良玉的劝阻,竟然擅自率领本部一千二百兵马,孤军深入嵩县山区,企图独吞这份剿贼之功。

而当高迎祥得知此事,不禁勃然大怒:

“妈的!”

“在平原地带老子打不过你们,现在到了山里,还敢如此嚣张追进来?”

“真当老子是泥捏的不成!”

盛怒之下,高迎祥决定利用山区地形,给这支狂妄的明军一个教训。

为此,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诱敌深入的圈套。

高迎祥先是派出一支偏师,与汤九州的前锋部队稍作接触,然后佯装不敌,狼狈后撤。

汤九州见状,更加确信闯军已是强弩之末,毫无战力。

欣喜若狂的他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个圈套,于是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将贼首生擒活捉!

汤九州率部一路转进四十余里,追到了一条狭窄的山谷里。

山谷两侧崖璧陡峭,树木丛生。

就在汤九州部明军大摇大摆进入山谷后,只听一声锣响,两侧山崖上瞬间竖起无数旗帜,伏兵四起!

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砸下,箭矢铳弹从四面八方射来。

高迎祥亲自指挥,与其他几路起义军将汤九州的队伍团团包围,堵死了明军的退路。

汤九州这才知中计,但为时已晚。

山谷狭窄,部队无法展开,骑兵更是失去了冲击力,变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明军顿时陷入混乱,人马相践,死伤惨重。

汤九州虽然拼死力战,可他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突破重围。

闯军从高处不断倾泻火力,然后趁明军阵型大乱时,手持刀矛的步兵从四面八方冲入谷中,将其分割围歼。

汤九州身中数箭,仍挥刀死战不退,最终被闯军精锐围住,乱刀砍死。

他所率领的一千二百余人马,除了部分投降外,其余则被尽数全歼。

经此一战,高迎祥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他不仅补充了数百兵员,而且还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极大的提振了军中低落的士气。

然而,嵩县的小胜根本无法扭转战略上的巨大劣势。

卢象升的主力大军正从四面八方赶来,明军如同一张不断收拢的巨网,向着他所藏身的山区步步紧逼。

无奈之下,高迎祥只能选择分兵突围,希望能分散明军注意力,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他命令一部偏师向南阳方向突围,自己则率领核心主力向东面的裕州方向逃遁。

然而,他的队伍刚出深山,便被卢象升撒出的塘兵探哨侦查得一清二楚。

得知高迎祥动向后,卢象升立刻星夜兼程,并调动了麾下最能打的几支王牌围剿而来。

其中就包括了祖宽、祖大乐的关宁铁骑,以及游击罗岱的精锐步卒。

卢象升亲自督师,汇同各部,全力追击高迎祥的主力部队。

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明军终于在裕州(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北部)附近的七顶山,成功堵住了高迎祥。

此时的闯军,已是真正的强弩之末。

连续数月在山区转进、战斗、军中上下早已疲惫不堪。

再加上山区物资匮乏,粮草弹药更是难以为继,士气可谓是低落到了极点。

可身后有追兵,前方是堵截,闯军此时已经是退无可退。

无奈之下,高迎祥只得凭借刚刚歼灭汤九州部的一点余威,鼓舞士气,企图做困兽之斗,杀出一条血路。

战斗一开始,闯军上下确实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纷纷呐喊着向明军阵地发起了亡命冲锋。

然而,实力的差距并非勇气可以弥补。

卢象升坐镇中军,指挥得当,他先是以弓弩火铳进行远程打击,大量杀伤了冲击的闯军。

待其队形散乱,势头迟滞之时,祖宽和祖大乐率领的关宁铁骑立刻前出,从两翼杀入了闯军阵中,

这帮来自辽东的百战精锐,骑术精湛,马快刀利,在相对开阔的七顶山地区发挥了巨大的战斗力。

祖宽和祖大乐领兵来回冲杀,反复蹂躏,将本就混乱的闯军步阵冲得七零八落。

高迎祥军中最后那点宝贵的骑兵种子,在这场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帅,与关宁铁骑进行了一场悲壮的搏杀,最终战至最后一骑一卒,全军覆没。

七顶山之战,高迎祥的主力彻底丧尽,老营精锐无一幸免。

他本人仅率少数亲兵和部分被冲散的士卒,趁乱突围而出,几乎成了光杆司令。

而向南阳方向突围的那支偏师,命运同样悲惨。

他们遭到了南阳知事何腾蛟的拼死抵抗。

何腾蛟秘密联络了附近的明军陈永福、陈邦治部,策划了一次夜袭。

明军半夜衔枚疾走,悄悄摸上闯军偏师驻扎的九高山营地,发动火攻袭营。

闯军毫无防备,顿时炸营,在混乱中被一举歼灭。

经过这一系列惨败,高迎祥部从最初的近十万人马,到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三千多残兵败将,元气彻底耗尽。

按照明军战报的说法:

“闯贼精锐马军七八千,在滁州朱龙桥死者两千、又以登封、朱仙镇、杨家楼、七顶山连败,死逃略尽。”

卢象升敏锐地意识到,彻底歼灭高迎祥、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已经到来。

他立刻进驻南阳,召集各路总兵参将议事,布下了一个极其严密的口袋阵。

他先是命祖大乐率部移防汝宁,牢牢封锁东北方向,防止高部窜入南直隶或河南东部。

然后命祖宽率部进驻邓州,堵死西北通道,防止高迎祥逃回陕西或者流窜豫西。

而卢象升则亲自率领中军主力,步步为营,从南向北稳步推进,扫荡清剿,从后压迫驱赶高迎祥残部,使其无法停留喘息。

同时,他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报湖广巡抚王梦尹、郧阳府抚治宋祖舜。

卢象升严令二人,务必沿汉江一线全面布防,所有渡口必须派重兵严密看守,所有船只尽数收缴控制,沿江增设巡哨!

绝不能让高迎祥一兵一卒渡过汉江!

这是一盘几乎完美的绝杀棋局。

前有滔滔汉江天堑以及湖广官军严密封锁,后有卢象升督领大军逐步驱赶;

左右两翼则有祖宽、祖大乐的关宁铁骑虎视眈眈,锁堵通道。

高迎祥只有三千人马,此时已经如同瓮中之鳖,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如果不出意外,这位声名赫赫、搅动中原大地的闯王就将殒命襄阳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