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头答应。
饭桌上,阿强又说起昨天捉鱼的事,还拿父亲修锄头的话打趣。母亲笑着摇头,说他们俩像一对小孩。父亲不理会,只低头慢慢吃饭。可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并不生气,只是不擅表达。
午后,阳光越来越烈,地面被烤得发白。我和阿强沿着小路走到河边。河水涨得很高,昨夜的雨让水面显得更宽阔。孩子们已经不在,岸边静悄悄的。风吹过,带起阵阵水汽。
我们坐在一块石头上,阿强忽然说:“磊,我在想,你写的那些字,要是真有一天能被别人看到,会是什么样子?”
我愣了愣,低声说:“我不知道。也许他们会觉得太沉,也许会觉得无聊。”
“可不管他们怎么想,那都是你走过的路。”阿强盯着水面,眼神里有些认真,“等啊盼啊的日子,本来就是最难的。你能把它写下来,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微微一热。或许,我该不再只是为自己写,而是真正去回应这个世界。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能读到,也算没有白走这段路。
傍晚,天边的云彩被染成金红色。我们回到村口时,远远看见几个孩子在追逐,笑声与黄昏的风混在一起。阿强忽然停下脚步,说:“磊,你看,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挺好。”
我望着眼前的景象,心口慢慢浮上一种久违的温柔。是啊,即使信还没到,等待也并非空白。它让我的日子有了记录,让我看见雨声、风声、尘香,还有这些最寻常的温热。
夜里,我点亮油灯,把今天的思绪写下来。笔尖摩挲在纸上,和心跳几乎同步。写到最后,我添上一句话:
“等待,是雨后的尘香,是土地里的秧苗,是黄昏里孩子的笑声。它让我在未至的回信之前,先学会和世界对话。”
合上笔记本,我抬头看向窗外。夜色温柔,远处的虫鸣一阵阵传来。我心里忽然升起一种笃定:哪怕这等待还要继续很久,我也不再只是被困住的人。
因为,我已在这片土地里,听见了自己,也听见了世界。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