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母亲劝我们在树下歇一会儿。父亲靠着树干,眯着眼抽烟,烟雾缓缓升起,在枝叶间缭绕。阿强干脆仰躺在草地上,双手枕着脑袋,嘴里哼着小曲:“风吹麦浪,心里亮堂……”他的嗓音嘶哑,却带着几分自在。
我也坐在地上,仰头望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落在身上,暖洋洋的。耳边是蝉鸣、风声,还有父亲偶尔吐出的烟气声。那一刻,时间似乎慢了下来。
父亲忽然开口:“地里的水还得再细细看。等傍晚凉快些,再去一趟。”他的声音不大,却沉稳有力。阿强翻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好,叔,您说咋干,就咋干。”
母亲在一旁收拾碗筷,笑着说:“你们仨呀,一个比一个倔,叫你们歇,你们偏想着田。”父亲只是笑了笑,不再多说。
午后的太阳更毒,热浪扑面而来,汗水很快再次浸透衣衫。阿强边干边嚷:“这天要是再热两分,真能把人烤熟!”我笑着回他:“你嘴里没个正经。”他却咧嘴一笑:“不嚷嚷不行,嚷出来才觉得有劲。”
父亲听了,难得露出一点笑意。锄头在他手里起落,动作沉稳而有力。汗水顺着脸颊流下,他却仿佛全然不觉。
我们几个在田里忙碌,汗水滴在泥土里,立刻被蒸发。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麦香,仿佛大地正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傍晚时分,天边染上橘红。太阳缓缓坠下,余晖洒在麦田上,大片的金色随风翻涌。风吹过时,麦浪起伏,涌动着一片片光亮。那味道扑鼻而来,厚重而温暖,仿佛整个天地都被包裹其中。
父亲背着锄头站在田埂上,久久望着远方。夕阳映照下,他的身影被拉得修长,仿佛与麦浪融为一体。母亲站在村口张望,她的身影安静而温柔。阿强甩着毛巾,嘴里哼着跑调的小曲,声音散在晚风里,轻快而自在。
我静静看着眼前的景象,心底忽然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感动。原来最珍贵的,不是丰收后的喜悦,而是这一天天平凡的坚守与陪伴。
夜幕降临,村子渐渐安静。院子里,月光洒在瓦片上,泛着柔和的光。父亲坐在门口抽烟,火星一明一灭;母亲在屋里收拾衣物,针线摩挲的声音细微而宁静;我点亮油灯,把今日的见闻写下:
“第四十七天,夏日午憩。清晨薄雾未散,父亲带我察看麦株;正午烈日炙烤,母亲送来绿豆汤,清凉甘甜;树荫下,父亲静静抽烟,阿强仰躺草地哼歌;午后汗水如雨,却依旧不曾停歇;傍晚时分,麦浪翻涌金光,父亲的背影沉稳,母亲的守望安静。日子虽苦,却被这份平凡与踏实装得很满。”
写完,我放下笔,推开窗户。夜风吹进来,带着凉意与麦香。远处的田野安静而辽阔,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一天写下尾声。
这一夜,我梦见自己躺在金黄的麦浪里,风吹过,麦穗簌簌作响。父亲与母亲站在远处,目光温和;阿强在我身旁,大声嚷:“快起来,地里等着咱呢!”我笑着应声,却不愿醒来,因为梦里的天地安宁而踏实,像被大地温柔地拥抱着。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