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58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2 / 2)

半晌,贾母叹了口气,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好好的办!也叫安国公看看,什么叫四王八公,什么叫老牌世家!我们的底蕴,是他这种乞丐出身的人一辈子都够不着的!”

贾母说完,定睛凝视贾珍,“我也出五万两银子,蓉儿媳妇是宁荣二府里外姓人我最喜欢的一个,这银子是我的心意,好好给她办葬礼!”

贾珍嘴角一扯,拱手道:“多谢老祖宗,如此,我那儿媳妇也该满意了。”

这边商量完,下午宁国府又派了管家去钦天监,这会儿就择个五百两的日子,第二天开始,宁国府吹吹打打的开始了秦可卿的葬礼。

葬礼一忙起来,也就顾不得别的事儿了。加上王熙凤又去宁府管事儿,荣国府整个都懈怠了下来。

薛姨妈催薛蟠不停点的,“不行你就堵在街门口,他总得进出吧?你少带些人,一个人上去他还能叫人打你不成?”

“他又不认得我,我也没见过他,他怎就不能派人打我?”

薛姨妈冷笑,回头叫道:“莺儿!你陪少爷出去,你给那安国公送过铜板的,安国公必定认得你。再把香菱也带上,你带两个丫鬟在身边,他总该让你近身了吧?”

薛蟠还有点迟疑,薛姨妈都恨不得上前扭他耳朵了,“你有点出息!宁府那边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呢,这么好的机会,你又是外男,原该老实待着的,正好借口出门。”

第二天一早,薛蟠就带着两丫鬟出门了。

只是堵了几日,还真没堵到人,一开始是因为顾庆之早上起得挺早,是按照正常上班时间去的钦天监,薛蟠是吃喝玩乐惯了的,他早上是日上三竿才起来,时间上就错过去了。

后来是因为顾庆之盘算着这两日皇帝要来,也就不怎么出门了。

这天早上不是早朝的日子,皇帝挂了个后宫礼佛的牌子,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带着全公公还有尹恩立以及几个侍卫,往安国府来了。

“他这宅子原本是朕给自己留的,有湖又有景儿,水虽然是暗渠挖出来的,但距离西苑这样近,肯定也是西苑的水。”

皇帝兴致勃勃出了宫,宫里等着求见皇帝的大臣还纳闷,“陛下都有安国公了,怎么还礼佛?京里哪个佛会求雨的?”

一行人到了安国府,守在门口的卫公公上前行礼接了人,笑道:“奴婢都在门房里守了三天了。”

皇帝笑道:“你们安国公倒是谨慎,就算门口不认得朕,也该认得全福仁的,有他在朕一样能叩开门。”

卫公公一边差人报信,一边引着皇帝往里,全公公又嘱咐两句看好门,尹恩立也吩咐门房里锦衣卫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莫要走漏风声,这才跟着一起往里。

这个时候,贾赦也出门了,搞了好几次烟雾弹,贾家对他出门找小妾的行为适应良好,贾母还骂了他两句:“不学好!”

还咒他:“小心死在女人肚皮上!”

府里也有人打赌,猜他大张旗鼓究竟想找个什么样的。

什么样?贾赦冷笑,“到时候等我住进荣禧堂,叫你们眼睛都掉下来!”

贾赦毕竟是袭爵,虽然又降了一位,但是不过稍加盘问,就能往安国府这条街来。

只是马车刚停在街口,他就跟瞠目结舌的薛蟠四目相对了。

艹!X2

贾赦:怎叫这大傻子看见了,万一他回去说漏嘴坏了我入住荣禧堂的好事怎么办?

薛蟠:怎叫大老爷看见了?万一他回去说漏嘴坏了我薛家想另拜码头的大事怎么办?

贾赦忙道:“我是来找安国公和解的,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毕竟也算是有点香火情,看着老太太整日茶饭不思,我们做儿子的,也得替他分忧才是。”

薛蟠也道:“我也是老找安国公和解的,我正日看珍大哥哥茶饭不思,为了儿媳妇葬礼发愁,我想着不如我私下来找安国公,能说和是最好,万一不行,也不丢珍大哥哥的面子。”

两人都说完了借口,都不用仔细琢磨,顿时就从里到外都一言难尽了。

这都什么狗屁借口?

他?荣国府大老爷,都说自己不是老太太亲生的了,整日要替艾姨娘报仇雪恨的,他要给老太太分忧解难?

他?薛家的活死人,大字不识两个,整日就是喝酒荤素不忌的玩耍,他担心宁府已经死了的儿媳妇的葬礼?他还想当贾家跟安国公的中人?

两人再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满的都是鄙视和警惕。

贾赦大手一挥,“难得咱们两个想得一样,贤侄,上我的车子,我带你去见安国公。”

薛蟠虽然多数情况下是个傻子,但这是他难得灵醒的时候,他一拱手,“多谢大老爷,此事未成之时,还请大老爷莫要多说,免得外人误会我们。”

两人哈哈大笑,薛蟠挥手叫他带的两个丫鬟马车上等着,他则跟贾赦一起,携手上了贾赦的马车。

安国府里,顾庆之原本就在正堂守着,得了消息一路小跑出来,正好在影壁处接到了皇帝。

皇帝还跟全公公点评那影壁呢,见顾庆之来,笑道:“这院子的确不错,当初朕挑得好,后来你修得也好。”

顾庆之上前行个礼,笑道:“我师尊还在宫里修书,我师姐在家的,我叫她也来给陛下问个安?”

“前儿还听皇后说过,说她妹妹回去念了你师姐好几天。行,朕都封了她县君的,也该见见人的。”

顾庆之一边引着皇帝往后头小湖去,一边叫人去请林黛玉。

这湖原本就很不错,能在皇城内圈有个这么大的湖,本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到的,单看这水就赏心悦目。

宅子到手之后,顾庆之在水边修了亭子和水榭,后来林家人来了,又给加了画舫,两个亭子间还修了个小堤,圈了一小片水种了荷花。

如今荷花已经快谢完了,不过莲蓬长了出来,也算是秋收的喜悦了。

绿色的荷叶和微微泛黄的莲蓬,还有红鲤游来游去的,皇帝看了也很是开心。

他抓了一把挂在栏杆上的鱼食就丢了下去,引得红鲤争相扑食,“鱼还不够大。”

顾庆之笑道,“正是,等臣再养几年,它们就都大了。”

这里头也暗藏一个长久稳定的意思,皇帝果然听出来了,他笑道:“你们都听听安国公是怎么说话的。”

看了小片刻鱼,林黛玉也来了,她上前行过礼,安静站在了顾庆之身后。

皇帝晒着早晨的太阳,又吹着凉爽的秋风,心情很是好,他道:“朕叫人送来的月饼你可吃了?”

顾庆之很是坦诚,“臣不爱吃甜的,多数都进了臣师姐肚里。”

大红脸有点夸张,不过林黛玉的确有点害羞,声音也有往蚊子发展的趋势,“宫里的月饼自然是好吃的……尤其是那个红豆馅的,馅料细腻,甜而不腻,人间美味。”

皇帝笑了好几声,道:“万里也爱吃这个。”

万里是皇帝的第一个女儿,皇后生的,今年刚五岁。

“朕记得还有红豆馅的软点心,没那么干,也不会吃得哪儿哪儿都是渣,一会儿叫他们再给你送来些。”

这次谢恩声音倒是正常了。

皇帝缓慢往前踱步,又道:“年初干旱,京城这一圈粮食减产三成,百姓怕是也得两三季才能缓过来,朕想着不如秋粮免征赋税,冬天再施粥。”

几人夸了皇帝仁慈,顾庆之又道:“若是要施粥,臣有个建议,臣以前当了几年乞丐,陛下也是知道的。”

皇帝点了点头。

顾庆之道:“粥里最好放些树叶石子等杂物,也别用上好的新米,陈米就行。不然来喝粥的,不一定是什么人。”

皇帝不过略加思索就明白他什么意思了,“百姓过得苦啊。安国公早年也吃了不少苦啊。”

林黛玉虽然也知道顾庆之早年是做乞丐的,但直到今天听见这话,她才对他以前的日子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了解。

他总挑食,想吃好的,也不是不能理解。

林黛玉原本就因为见了皇帝情绪稍有些激动,如今更是红了眼眶。

这边正感慨呢,那边又有人急匆匆跑来,“陛下,国公,外头来了荣国府的大老爷,还有一人自称薛蟠,想要拜见国公。”

皇帝一下子就来了兴致,顾庆之跟荣国府的恩怨,他也算是见证人了,况且他们里里外外从荣国府薅了多少银子出来,皇帝也有所耳闻。

如今送上门的生意,皇帝也想见见安国公的本事。事后听人说跟当面看,那体验感可差得太多了。

“没想出宫还能见到这等乐事。”皇帝长腿一迈,“咱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听听朕的安国公是如何忽——跟人交际的。”

“你放心。”皇帝笑眯眯的回头招呼顾庆之,“朕在后头待着,朕不出声,你们说你们的——”

皇帝又板下脸来,吩咐左右,“你们也不许出声。”

那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走吧。

几人又到了前院。

接待贾赦跟薛蟠是不用在正堂的,下人将两人引入了偏厅。等了不多时,顾庆之就到了。

他笑容满面的拱手,“怎么两位一起来了?原先倒是没听说两位如此亲密。”

贾赦都不看薛蟠,带他进来不仅仅是给他点甜头让他保密,更重要的是薛蟠也进来了,他们就是互相握着把柄,那就不用客气了。

“国公爷近日可好?”贾赦笑道:“有要事相商,不如——”

他挑了挑眉,明显是屏退左右的意思,只是皇帝要听热闹,正堂还在布置,顾庆之只能再拖延一会儿。

“听说老太太近日又病了,不知道好些了没有?我总想着上门拜访,却总寻不着机会。”

贾赦一愣,心想他这是什么意思?暗示他贾母不死,他继承不了荣国府?

正要问,顾庆之又跟薛蟠打招呼去了。

“茶喝着可合适?喝得习不习惯?我这儿还有别的茶,要换吗?”

薛蟠也是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新型的招呼方式?

他客气道:“原想请国公爷择日子的,只是名帖投到钦天监,一直不得回应,这才贸然上门,请国公爷莫怪。”

顾庆之正要回答,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尹恩立展现了一个合格锦衣卫的基本素质——学鹧鸪叫。

听见这动静,顾庆之知道是正堂布置好了,他忙一拱手,“赦老爷请,咱们去正堂说话。”

贾赦得意洋洋看了薛蟠一眼,跟着一起走了。

薛蟠顿时便垂头丧气起来,“事事不如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