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82章 留我?您不怕把安国公招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留我?您不怕把安国公招来了?(1 / 2)

第82章 留我?您不怕把安国公招来了?

被探春这样调侃,贾宝玉很是不好意思笑了笑,小声分辨道:“毕竟是县君了,原该恭敬些的。”

但他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他只是许久没见带来的胆怯跟生疏罢了。

不过这话听在贾家三位姑娘耳朵里,倒像是个提醒一样,往日一起玩闹打趣的姐妹,如今越发的高不可攀了。

三人不免都收了收脸上笑意,探春看着排行更长的迎春,恭敬询问道:“咱们去看看她吧?”

平日里也没见她这样把自己当姐姐的,迎春躲闪开她视线,分辨道:“你带着我们走到这儿,原就是想去看她的吧?”

探春是个长挑身材,方才从王夫人院子里出来,其实是被老太太的人催出来的。

探春走在最前头,一路赶得急,加上天气热,年纪最小身高最低腿也最短的惜春还跑了两步,都热出汗了,她不耐烦看着宝玉,道:“她们两个商量,咱们两个先进去。”

这几人就在林黛玉窗下说话,里头如何听不见?

惜春正往上迈了两步,帘子就掀开了,林黛玉打林家带来的丫鬟笑道:“几位请。”

这几位姑娘平日里做客,无非就是东府跟王家,这见了林黛玉连丫鬟都要自己带,虽不是第一次见,但不免也要嘀咕两句,好大的排场。

不过这厢房她们是常来的,自打林黛玉跟贾宝玉都搬出去,这地儿就变成了她们几个女孩子的休息间,尤其是贾母病了之后,除了她们,邢夫人王夫人,包括东府的尤氏跟胡氏,有时候也在这屋里休息的。

所以虽然林黛玉没以前熟悉了,但熟悉的场所还是叫她们心安了不少。

惜春先捡了靠墙的罗汉床坐下,笑道:“外头热,靠着里头太阳晒不到,还能凉快些。”

贾宝玉猛地反应过来,忙道:“林妹妹也别坐窗户底下了,午后太阳正烈,别给你晒坏了。”

“哪里就弱成那个样子了?”林黛玉反驳道。

她正背对着窗户坐下,午后的太阳已经开始向西了,从窗框照进来,正好照在她手背上,一半有窗框挡着,另一半照了个明亮。

指甲圆润,粉红上透着珍珠般的光泽,以前住在贾家的时候不一样,那会儿她坐在这晒太阳,指甲是白的,手背上还隐隐的都是青色。

林黛玉不免想起顾庆之劝她晒太阳的话来。

……虽要多晒些太阳,也别总紧着一边晒,绕着抄手游廊走的时候,顺着一圈再逆着一圈,别左右晒得不一样黑……

你才左右不一样黑呢。

林黛玉嘴角一翘,把手缩了回来。

她这一晃神,叫探春瞧在眼里,她不免就给贾宝玉使了个似笑非笑的眼神,又做了个口型:你林妹妹也想着你呢。

贾宝玉一瞬间就又精神抖擞了,那点距离跟长久不见带来的生疏消失的无影无踪。

“妹妹过得可好?”贾宝玉问得很是亲切。

方才想的那些事儿的确挺叫人羞涩的,林黛玉头一偏,“我有什么不好?我好极了。”

迎春话不多,无非就是“那就太好了”这个意思,换几种不同的说法来来回回的说,惜春索性换了个话题,她指着林黛玉背后的窗纱,“这还是老太太专门吩咐换的,叫什么罗?还是什么纱来着?”

探春接了上来,“软烟罗,一共就四样颜色,说是比内造上用的纱还要好,老太太存了几十年的好东西。可见老太太疼你,这样的好东西也只给你住过的屋子用。”

说完探春就有点后悔,后头那句话倒不如不加,平白有点像是嫉妒的意思。

林黛玉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原先她在的时候,贾母也常说这话,家里用的东西是什么来历,比上进的好,比内造的强。

原先她觉得不妥,但是她也不能说,如今再看,却是硬撑门面。

贾家用的东西比皇帝用的好?

贾宝玉笑道:“听他们说妹妹也进了几次宫,宫里是什么样儿的?也有这样好的窗纱吗?”

林黛玉不免叹气,打听宫里也是忌讳,不过贾家上下都是这风气,况且贾宝玉——不是她看不起他,他的确是没这个上进心。

林黛玉认真地跟他道:“宫里不少地方都换了玻璃的窗户,不透风,还透亮——”

“这个我们家里也有,没什么稀奇。”探春打断了她,又觉得自己太过急切了,便笑道:“你说你的,我就是随口来两句。”

“还有些地方是用的贝壳磨成的薄片,窗户纸的地方也有,不过宫里的窗户纸跟外头的不太一样,更结实,也更透光,至于窗纱。”

林黛玉又回头看了一眼,“我倒是没见过这么薄的,宫里窗纱都好几层,每层都夹着各种图案的金箔,合在一起薄薄一层,但是阳光照下来,还挺有层次感的。”

说是什么漆纱工艺,顾庆之的书房里也有两扇窗户用的是这个窗纱,据说整整九层,也不知道怎么做的。

而且这窗纱能做得极大,自己就能撑起来,不用加许多条框,整整一面大窗户,视野特别宽阔。

林黛玉不免又动了去百工坊看看的念头。

前几日她就想去来着,只是说出来顾庆之还没怎么,就先被爹爹说了,“他正要科举。”

不过后来顾庆之想了想,说等天气凉快了再带她去,说百工坊都是些男工,又是力气活儿,天气热了不免衣衫不整,要冒犯她的。

“——这个好,咱们叫琏二哥也置办些来,兴许老太太见了高兴,病就好了呢。”

贾宝玉的话又把她拉了回来。

见他这个兴高采烈的样子,林黛玉不免又是一声叹气,他怎么——他都多大了?

“你也该读些书了。”林黛玉下意识便道,“也该出去多见些人。”

贾宝玉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片刻之后,他还是恢复了过来,直接把这话题闪过去,“我上回去北静王府,还看见琪官儿了,不愧是全京城最好的角儿,我还送了他一盒我自己制的胭脂。”

林黛玉越发觉得不适了,“你怎么还记着琪官儿?”

探春努力不太瞩目,却又能引人注意的咳嗽了两声提醒贾宝玉,可惜贾宝玉完全没明白她什么意思。

他甚至有点茫然,他知道他林妹妹跟以前不一样了,封了县君,地位要比他们都高了,老太太也说,以后跟林妹妹相处不能跟以前那样似的。

但是他……他也努力回想了原先大姐姐在家是个什么样子,平日里怎么消遣,比照着那个想着林黛玉的生活,跟她说话。

“就是听听戏……你平日里不听戏的吗?我听说你还请宫里的戏法班子回来变戏法。制胭脂……你平日里不制胭脂打发时间的吗?”

贾宝玉惘然四顾,他家里的姐妹连听戏都不常听的,原先 林妹妹在的时候,都是一起闲话读书做针线,可林妹妹有不喜欢做针线,若不是有他陪着解闷,日子不知道过得多无聊。

如今林妹妹搬走了,家里一个姐妹也无,虽然有父亲陪着,可贾宝玉想想自己爹——立即打了个寒颤。

还有上次,她请了三个戏班子,里头就有琪官儿,他明明是顺着她的意思说的,怎么还不对吗?

林妹妹整日都是一个人在家,日子不知道多无聊,他还想聊开了之后,恢复了往日的亲近,就能请林妹妹多来坐坐了。有他陪着,日子必定是好打发的。

连迎春都看不下去了,她拉着贾宝玉的袖子给人拉了下来,“要做针线的。你忘了你湘云妹妹了?前头也是叫她婶婶压着好生学了怎么做针线。”

林黛玉也不好说自己如今是个什么心情。

“我不打发时间的……我很久没有无聊过了。”

当然休息还是要休息的,比方给人讲怎么作诗的第二天,她肯定是窝在她的大躺椅上,对着鱼缸里的小金鱼看一天,什么都不想。

旁边还要放着一桌加了许多糖的点心,这也是顾庆之说的,说多吃些甜的对脑子好。

林黛玉一开始不相信的,不过从教诗日开始就吃不少甜的,第二天确实没那种不想思考的感觉了。

她似乎很久没有生出日子不好过的念头了。

“……我还没学会骑马射箭呢。”林黛玉也有点无措,“我能自己上马了,就是不太熟练,我能用两力的弓,就是准头不大好,还得再练练力气。”

这话题贾宝玉又能跟上了,“我也会骑马射箭,我平日里常去东府,珍大哥哥请了不少人,大家一起比武,也很有意思。”

这次是惜春听不下去了,她东府出身,“珍大哥哥”办的什么骑马射箭?人家那是有彩头的,不等天黑他“珍大哥哥”就把他打发走了,这位宝二爷要是真留到太阳下山以后,才知道他们的骑马射箭是为了什么!

“老太太该是醒了,我瞧老太太去。”惜春第一个站起身来,转身走了。

迎春左右看看,也站起身来,老太太屋里人多,她话都轮不到一句的,正好坐在角落里,一下午就能这么平平静静的过去。

三春里的二春都站了起来,探春也不好多留,她跟着站了起来,“那我也去看看老太太吧。”

林黛玉也跟着站了起来,虽然去看贾母也不是多么让人愉快的活动,但是跟贾宝玉一个屋里待着说话,就更不让人舒服了。

不过临走前,她还是停住了脚步,看着又呆住的贾宝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年纪也不小了,平日里又喜欢跟这些姐姐妹妹相处,还有你屋里那些丫鬟……你也不想都留不住吧?”

贾宝玉知道她说的是晴雯,他也恨晴雯无情无义,舍了他去的。

只是林黛玉这话是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的,这句话又出自大学,虽然如今贾政又不管他了,老太太病着他越发“无心”读书,可这话真是他苦难生活的开始。

“妹妹也不必说这些,你认得我的时候,我便不耐烦读这些书的,我没变,倒是妹妹变了。”贾宝玉立直了身子,倒像是林黛玉对不起他一般。

“你既然不肯读书,也该出去会会客人,学学应酬俗物,也算有个出路。”

贾宝玉冷笑一声,委屈茫然中又有气愤,“妹妹原先觉得宝姐姐总爱劝人这个劝人那个的,怎么如今却跟宝姐姐一样爱多管闲事了?”

可林黛玉劝他也不全是为了他好,况且她要的是问心无愧,她既然看明白了,肯定是要说的。

“你不愿读书,也不愿学应酬,将来又如何立身?”

“有老太太在,有荣国府在,我何苦想那许多苦闷事?横竖少不了我的。”贾宝玉冷着脸道:“姑娘还是去看老太太吧,省得我这人脏了你的前程似锦。”

林黛玉想起原先顾庆之跟她说的,提醒过贾宝玉,虽然他当时并未醒悟,但只要说了,贾家败落途中说不定他就能醒悟过来。

倒不是为了贾宝玉,而是为了那些无辜的姑娘们。

可如今他丫鬟已经走了一个,还是他喜欢的晴雯,他却觉得是人家无情无义。

人人都能看出来贾家在走下坡路,他却还跟住在云里一样,飘在天上。

“宝二爷保重。”林黛玉转身出了屋子。

贾母已经睡醒了,鸳鸯正坐在床边喂她吃粥,又小心一条条讲着家里的事情。

贾母隐晦地看了林黛玉一眼,道:“别的倒也罢了,如今削减下人是第一的,赶紧拟个章程出来,放些人出去,我想想——怎么也得压到八百多人,绝对不能超过九百。”

林黛玉原先就知道贾家下人多,可多到如此地步,她也是没想到的。

压到八百多人,她林家跟顾家加起来也没这么多人。

屋里没人说话,贾母点了王夫人的名字,“赶紧拟单子。”

王夫人皱着眉头,“咱们家里一千四百多下人,那要去掉快一半了……”她左右看看,红了眼圈,“不如先从我开始削减吧。老太太跟风姐儿都病着,要人手,几个姑娘原本就没几个人,怎么好再削减?宝玉身边自然也离不得人,只我身边那些人没什么用,不如都削了吧。”

王夫人说着说着就开始掉眼泪了,这事儿不能沾,谁沾谁倒霉,而且削减下人,不说别人,光说姻亲关系,赖家加上贾府的四大奶妈,这五家就能网罗出来一个五六百人的大圈子。

更别提还有各种管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