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您这闺女养得好啊
浩浩汤汤一队车马正往京城去。
早上那次祈雨之后,王元九是一刻都不想多待,马上安排人手,他亲自押运——啊不,护送安国公回京。
安国公再飞升这么一次,他都能给自己吓死,所以王元九一边安排人给宫里送信,一边护送安国公回京,力求尽快把安国公送回皇帝手上。
反正原本的计划里,这也是倒数第二次清河道了,下头就该彻底放水通行了。
林如海的心情有点复杂。
作为顾庆之的师尊,他觉得自家弟子是真的出类拔萃,这一招玩得无比漂亮,叫他心生赞叹。
可作为林黛玉的亲爹,他心情就不怎么美丽了,尤其是想到自己也参与其中,把自家女儿捧到这个地位,以后——
“林大人,喝水。”
同坐一辆马车上的工部侍郎王元九招呼道,又小心翼翼问道:“您这闺女养得是真的好,您是怎么养的?”
林如海陷入了沉思。
怎么养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
真说起来,玉儿小时候其实过得并不好,四岁死了弟弟,之后母亲开始生病,到六岁上母亲死了,之后她就去外祖母家里讨生活。
外祖母对她也不好,家里人多,嫉妒她的人更多,整日的阴阳怪气,暗里打压,明里讽刺,一直到——
林如海叹了口气,前头这些全都是他的问题。“以前不怎么出众,整日病恹恹的,一直到沾了仙气儿,这才好了。”
王元九也跟着叹气,“这的确是没法效仿。”他顿了片刻,更加小心翼翼的试探,“听说安国公原先生活不怎么如意来着?有时候饥一顿饱一顿来着?”
怎么说呢,顾庆之的身世并不算是绝密,况且他那口音也跟京城一点不沾边。消息灵通的都知道,就是没人敢正面讨论来着。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道:“我福分不够,安国公是皇庄出身的。”
“明白明白。”王元九一脸的“道理我都懂”,又道:“回头我也叫家人安排施粥。”力求也捡到一个安国公。
林如海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跟人讲了施粥的道理,王元九是翰林院升上来的,不曾外放,听林如海说真施粥要放些石子树叶,更要用陈年的旧米,不免也感谢一句,“多谢林大人教我。”
不管怎么说,这一条是好事儿,有顾庆之这么一出,以后乞丐的数量肯定是少之又少。
施粥的人多了,就连下层那些赚一天铜板吃一天饭的百姓也能看见希望,攒上几天,兴许就能去看看病,攒上一两个月,兴许就能有本钱做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再攒上一两年的,兴许就能够本钱开荒种地了。
林如海视线盯着车厢前壁,再往前就是顾庆之跟他闺女坐的马车,如今天气热,车厢里有冰,帘子是全放下来的,防止冷气外泄。
“要么停下来歇一歇吧?”林如海镇定道。
王元九笑了一声,道:“就大半天的路,还没走一半就歇了三次了。再这么歇下去,怕是要在外头过夜了。”
林如海果然不说话了。
王元九精神紧张,如今好容易遇见个能打趣儿的,自然是不放过了。
“那是神仙。”王元九语重心长道:“安国公早上叫的是‘师姐’,让他们两个好好说话,别总打搅人家了。说起来,您这闺女究竟怎么养的?”
得,以后别说不纳妾了,就是没孩子,人家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神仙生什么孩子呢?神仙生孩子才是怪事儿。能留住他在人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大功劳了。
“我这闺女——”林如海想了想,“得多读书,要懂道理,别跟有些人似的,眼皮子浅,看人出身不好就瞧不起人,不给人好脸色看不说,还要欺负人家。”
王元九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再想想林姑娘的身世,还有安国公那已经成明牌的出身经历,这说的是荣——贾府啊。
这些老牌勋贵,不知进取,坐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又不好好教子孙,不过三代五代就彻底衰落。
然后又要指望天上掉馅饼帮着他们翻身,机会冲他们过来还要拿鞭子抽走,也难怪会衰落的这样快。
不过是该多读些书,说不定也能出本诗集或者文集之类的流芳千古呢。
王元九隐晦的看了林如海一眼,现如今大家说起林如海,为了最快叫人知道这是谁,一半的人说他是最后一位两淮盐政,还有约莫三成的人说他是安国公的老师,最后两成则是这么说的。
“长明诗集的爹。”
这可是未来的内阁大学士啊——长明诗集的爹。
王元九又隐晦的笑了一声,为了掩盖自己方才不太尊重的联想,他又拿了壶出来,“喝些酸梅汤?这个清凉解暑。”
林如海无奈的叹了口气,“再喝下去真的要停下歇息了。”
王元九哈哈大笑了两声,掀了帘子问道:“还有多久到京城?”
随行的锦衣卫道:“申时之前能到。”
“再快些,报信的人说不定已经到了,陛下等着消息呢。”
这锦衣卫又一夹马肚,往前头那马车去了,然后恭恭敬敬道:“安国公,车队要提速了。”
等里头传来一声好,锦衣卫这才去了最前头,“再快些。”
外头天气虽热,马车里却是一片清凉。
顾庆之跟林黛玉两个对面坐着,你偷偷看我一眼,我再偷偷看你一眼。
“你把手帕还给我。”林黛玉小声道。
“不还,我留着。”顾庆之理直气壮道。
“都淋了雨了。”林黛玉飞快擡头看他一眼,“不洗干净,回头一褪色,就又黄又旧了。”
“那师姐再给我一块手帕?”顾庆之慢条斯理拿了早上被风吹来吹去的帕子,小心叠在一起。
“你还给我。”林黛玉探出身来,一手撑在桌面上,另一手就来够。
顾庆之往后一躲,林黛玉就什么都拿不住了。
她又回去坐好,“你还给我。”
帕子原本就不是什么能送人的东西,还是用过的帕子,况且还那么多人看着。林黛玉一想起这个,就觉得耳朵又烫了起来。
可是……
林黛玉狠狠瞪他一眼,“真该叫他们看看你这个样子!”
他怎么能不高兴呢?计划一切顺利,从今往后再无一点阻碍。
顾庆之嘻嘻一笑,知道这帕子是归他了,“我给师姐也送了帕子的,这算是师姐的回礼。而且前头我送,跟早上师姐回礼,师尊都看着呢,没事儿,要骂也是先骂师尊。”
后头马车上,林如海打了个喷嚏,王元九忙道:“可是冷了?要么去块冰?”
林如海摇摇头,“不冷,就是——阿嚏!”
前头马车上,林黛玉哼道:“父亲真没说错,祈雨一点都不好看,就是上香。”
顾庆之便问,“师姐想不想试试祈雨?”
林黛玉忽得笑了,“你可知昏庸两个字怎么写?”
“师姐教我。”
“我才不教你呢,你去找你师尊。”
顾庆之手指头沾了水,在桌上写了昏庸两字,就是一个字多了两划,一个字少了两划。
写完他就兴致冲冲的看着林黛玉。
林黛玉头一偏,只当没瞧见。
“师姐看我写得对不对?”顾庆之冲她眨了眨眼睛。
林黛玉头更偏了,盯着车厢壁上的帘子,连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顾庆之又写了一遍,这次依旧是或多或少,就是或多或少的笔画跟上次不一样。
林黛玉笑道:“你倒是识字。”说着她也沾了些茶水,也往桌子上写字了。
“桌子糙了,师姐小心手。”
林黛玉瞥他一眼,“哪里有笔呢?”
顾庆之伸了食指出来,“要么试试这个?”
林黛玉低头一笑,又写了两个字,忽然小声问道:“你再不会飞升了吧?”
顾庆之下意识看她,林黛玉低着头,眼神看着地板,有点逃避那个意思。
“不会了,师姐在哪儿我在哪儿。”
林黛玉笑声又明媚起来,“万一我飞升了呢?”
“师姐飞哪儿我飞哪儿。”
两人一路闲聊,没过多久,前头就又出现一队士兵,领头的还是个熟人,御前行走四人组之一的京营节度使潘勇。
车队停了下来,潘勇上前拱了拱手,大声道:“奉陛下旨意,接安国公回京。”
围在马车周围的士兵换成了轻装的骑兵,这规格又往上升了一档。
林黛玉有些忐忑,小声道:“我是不是该下去了?”
潘勇就在外头骑马并行,他又素来耳聪目明的,听见便笑道:“林姑娘也是要回京的,顺路一起就回去了。”
顾庆之脸上显露出微笑,小声道:“师姐如今是铁链子了。”
原先虽然有士兵护送,不过离得都挺远,可换了拨人之后,帘子上都能看见影影绰绰的人,林黛玉恨不得去捂住他的嘴,“你小声些。”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