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第88章 您这闺女养得好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您这闺女养得好啊(2 / 2)

她压低声音又凑近了些,“谁是铁链子?”

这要是转头快些,辫子都能扇到他脸上,“金链子?”

林黛玉有心反驳,可也知道他最爱金制品,再加上外头又有人,林黛玉便又瞪了他一眼。

可一想起来链子是栓人的,不免又要脸红。

顾庆之看她这模样,又要害羞又不敢说话,瞪人也瞪得可可爱爱,着实是难得一见。

他掀了帘子,跟潘勇自然也不用客气,道:“你也寻个马车坐坐吧?一路骑马,灰尘也大,车里也不少落灰。”

潘勇笑了一声,飞升带来的距离感一扫而空,这还跟以前一样嘛。

“都离远些,别呛着安国公了。我去前头马车上,有事儿叫我。”

顾庆之一脸求夸奖的表情看着林黛玉,“他们都走了。”

别说夸奖了,林黛玉又是狠狠瞪他一眼,像是真生气的样子,“你特意支开人——”

这是怕人误会啊,顾庆之故意皱起眉头,“那我再叫回来?”

“哼!”林黛玉把头一偏,又往后坐了些,“好生歇歇吧,也别说话了,一会儿你还要进宫呢。”

怎么说呢,这么反复无常左右都不满意的模样,他一样也很喜欢啊。

有了潘勇带着人开路,才过未时,顾庆之就到了京城,路上人瞧见他们这一行人的规格,恨不得直接跳出去,不过一刻钟,顾庆之就到了皇宫。

皇帝正在御书房里等他,见面不等行礼,皇帝就先托住了他胳膊。

“庆之,你这是……”

顾庆之清了清嗓子,道:“红尘练心?”

结尾的疑问语气,极大的安抚了皇帝的心,他叹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得了王元九的信,皇帝也吓了一大跳,恨不得出宫去寻他了,不过被全公公劝住了,“陛下出宫牵连甚大,兴许安国公都进皇城了,您这边还在点护卫呢。”

皇帝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便派了潘勇去接人,如今好容易是把人接回来了,皇帝算是放了一半的心。

“爱卿舟车劳顿,赶紧回去休息,圣旨你拿回去,朕已经叫全福仁去礼部宣过了,如今你就是大魏朝的国师。”

这个国师就当的毫无参与度,可想想大夏天的,真要隆重的在皇极殿外头宣旨再来个高规格的仪式,那也挺折磨人的。他还好,那些全副披挂上场的侍卫,都是含着仁丹上去的。

顾庆之接了圣旨,道:“谢陛下隆恩。”

声音叫得挺大,也算是自己给自己加戏,顺带加点体验感吧。

叫完之后就是要求了,“有点渴,还有点饿。”

皇帝失笑,“全福仁,给大魏朝的新任国师送些茶点来。”

送走顾庆之,皇帝转头看了全公公一眼,全公公道:“奴婢觉得安国公跟以往也没什么差别。既然拦住了,那就是拦住了。”

皇帝长舒一口气,道:“他去歇息,朕要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赶紧宣林如海进来,朕跟他商量商量婚事。”

这次可就不“爱卿舟车劳顿”了,全公公找了小太监出去宣人,回来就听皇帝叹道:“以后是轻易不敢叫庆之祈雨了,万一祈多了他又飞升怎么办?”

全公公努力回想他原先看过的那些个志怪话本,里头讲仙人的也不少,他肯定道:“林姑娘能叫第一次,就能叫第二次,况且有了牵挂就没法飞升了。”

“万一……”皇帝犹豫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万一他带着林姑娘一起飞升了呢?”

全公公被噎住了,这还怎么安慰?啊?

不过毕竟是皇宫大总管,为皇帝排忧解难的功力也是专业的,全公公道:“封林姑娘当郡主!她上了皇家的玉碟,大魏朝的列祖列宗也能帮着一起——先不叫安国公飞升了。”

“要么封个公主吧?”皇帝犹豫道:“郡主会不会太低了些?”

全公公想了想,道:“公主毕竟是要招驸马的,郡主还是出嫁。况且还有林大人呢。”

郡主是能当封赏封出去的,公主的话,得认干亲了。

“不错不错。”皇帝点头道:“赶紧写圣旨。去跟皇后说一声,请她的宝玺来。”

皇帝是有专职秘书的,不过来回叫人麻烦,又要斟酌语句,皇帝索性自己写了。

所以等林如海进宫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接了圣旨,他女儿成郡主了。

林如海很想叹气,只是当着皇帝的面他又不敢。

而且……这圣旨一看就是才写的,墨迹还没太干,后头的印章——林如海止住了想去试一试能不能蹭下来的大不敬的心思,又装作感激涕零,拿着圣旨看了好几遍。

……总算是干了。

林如海放心卷起圣旨,再次谢恩之后,就听见皇帝问道:“婚事准备到哪一步了?”

庚帖都没换过。

林如海没忍住叹了口气,道:“已经叫人去老家运嫁妆来了。”

三书六礼,跟嫁妆有关的那都挺靠后了,皇帝一时间也没多想。

“这就好,回头朕给林姑娘添妆。”说完他又叮嘱道:“庆之家里没什么人了,原先是忠顺王给他行的冠礼,只是忠顺王……有时候着实不叫人放心,若是中间有什么难处,只管来找朕,朕都给你解决了。”

怎么办呢?只能谢恩呗。

“爱卿平日里也要多保重身体。”皇帝又叮嘱,“也别太累,放宽心,这天底下没有朕解决不了的事情。”

林如海继续谢恩,怎么说呢,他觉得皇帝担心他不是怕他生病如何如何,而是怕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连累顾庆之成亲拖延。皇帝怕的是他在这过程中又飞升了啊。

林如海叹了口气,冲送他出来的全公公拱了拱手,道:“公公留步,不用多送了。”

上了回家的马车,林如海眉头是皱的,不过脸上也有笑意。

事先虽然没想到这么多,不过结果还真的挺好。

回到家里,林如海把圣旨交给林满,又问:“姑娘呢?庆之呢?”

林满道:“姑娘去洗漱了,安国公说先回府看看,明儿再来。”

林如海笑道:“他们两个倒是清闲,惹出这一大堆事情来,全叫我这个老父亲善后。”

安国府里,顾庆之在大澡盆子里泡了一刻多钟,这才神清气爽的出来,一边端着绿豆汤喝着,一边听府里人汇报。

他的田庄铺子等等都挺好的,住的这地儿也安全,没什么新鲜。

等这波人说完,锦衣卫的崔颐鸣笑了一声,“属下这倒有个新鲜事儿,给大人讲来解解闷。”

顾庆之问道:“是贾家又整什么幺蛾子了?”

“大人明察秋毫。”崔颐鸣笑着恭维道:“的确是贾家,不过这次是宁国府。前头有人告他私藏兵器,意图不轨。宁国府有爵位之人,有牵扯到谋逆,这事儿是锦衣卫管的。当日去查案的是千户荣泽荣大人——荣国府没了的荣。”

崔颐鸣开个玩笑,继续道:“那贾珍瞧着是表面惊慌,实则胜券在握,荣千户便觉得这八成又是什么计策。只是算计到锦衣卫头上,荣千户便叫人仔细查。”

“那他真私藏兵器了?”顾庆之追问道。

崔颐鸣点头又摇头,“藏了,但是……不够规格。就说那弓,都是两力的小弓,别说伤人了,打猎射在兔子身上,都只翻个跟头。荣千户一把把弓试过的,全都给拉断了。”

顾庆之笑了,大魏朝一力是十斤,林黛玉练功的时候用的就是两力的小弓,这还是完全没锻炼过的女子。

二十斤的弓……弹力带都不止这个数了。

“长枪也有,只是枪头是蜡做的,里头还包了墨汁。木棍也有,全拿轻薄的木片围起来的,里头是脂粉。”

崔颐鸣哼了一声,“这明显就不是做什么好勾当的,但这就没什么好查的了。”

“想必荣千户心有不甘?”顾庆之捧哏道。

崔颐鸣笑道:“大人所料不错。荣千户原想着要无功而返了,没想那贾珍请他们吃饭,反倒把自己栽进去了。”

他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这顿饭有酒有肉,贾珍也没少吃,他还在孝期呢,他还是穿着孝服出来的。怎么能有这种人呢?”

这还真是万万没想到。

崔颐鸣又笑,“荣千户说他当时都傻了,看着贾珍敬酒,又先干了三杯,他都觉得这是里头下了毒,想要他的命。”

“不愧是锦衣卫千户。”顾庆之笑道:“我原先住荣国府的时候,也听他们说过两嘴,说自打隔壁宁府的贾敬出去修道,那位珍老爷没人管,越发的癫狂无度了。”

“是啊。”崔颐鸣也叹气,“后来荣千户就去搜厨房了。乖乖,鸡鸭鱼肉不说,还有好些个连荣千户都不认得的山珍海味。光酒就整整三个地窖的,还都是才买的,再一查账,守孝之后酒反而喝得更多了。”

“虽然不是谋逆大案,但他身上有爵位的,孝期喝酒吃肉是要治罪的。如今他正闭门谢罪,等上头定夺呢。”

这还真是……“可见酒不能多喝,不然人就傻了。”

顾庆之原本以为这就完事儿了,可没想崔颐鸣又笑了一声。

“还有?”顾庆之问道。

崔颐鸣肯定道:“还有。那位珍老爷被荣千户拿了个正着,又大声喊了句‘西府害我’,接着就检举了隔壁贾琏孝期娶二房,这二房还是他的妻妹。”

顾庆之眉头一皱,满脑门子都是问号,这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但是想想荣国府,这就还挺正常的。

“人得读书啊,尤其是这些勋贵,至少得把《礼记》读全了,《大魏典制》也得好生研读,不然跟贾家似的,人家败家是因为没银子了支撑不起家业,他们倒好——”

顾庆之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该怎么评价,便又问了一句,“贾家上下那么多人,竟然没一个察觉的吗?”

崔颐鸣摊摊手,“也稍微遮掩了些。不过敢劝敢说的都被卖了吧?下头奴仆知道什么呢?礼不下庶人,他们连庶人都不是,身契还在人手里。也只能看着主子为非作歹。”

这就真叫人没法说,虽然有仇,顾庆之也从不搞释然,但是这么玩死自己,还真的匪夷所思,可这又挺符合贾家行事风格的,原本他们就干了这些事儿,只不过如今瞒不住了。

正所谓自杀自灭诚不欺我。

“后来宗正挑头,给京里宗亲勋贵一人发了一套《礼记》加《大魏典制》,听说这两□□廷正议呢,以后不管是袭爵还是继承王位,要先考《礼记》跟《大魏典制》,考不过的不叫袭爵。如今这些宗亲勋贵,也得安排时间考一考才行。”

“这也算是贾家做的好事吧。”顾庆之颇为无奈的称赞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