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记,谢谢您的配合,也谢谢你们的坦诚。”
薛静客气地说道。
她坐进车里,车子发动了,她却忽然摇下车窗,叫住了正要转身的赵海川。
“赵书记。”
赵海川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薛静的表情很认真,她身体微微前倾。
“你们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报道会客观呈现。”
“另外……”
“我个人建议,你们可以多关注一下省里,最近好像要启动一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扶持计划,文件可能很快就下来了。”
“对你们来说也许是个机会。”
说完,她对赵海川点了点头,升上车窗,车子缓缓驶离。
赵海川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车尾灯,夜风吹动他的衣角。
省里的扶持计划?
这不是普通的政策信息。
他转身快步走回办公室,拿起电话直接拨给萧蔷。
“萧主任,睡了没?”
电话那头萧蔷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没,赵书记有事您吩咐。”
“马上,想尽一切办法,查省农业厅最近是不是要搞一个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扶持计划。”
“我要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越详细越好,哪怕是草案、吹风会纪要都行。”
萧蔷那边立刻清醒过来,干脆利落地回道:“明白!我马上查!”
挂了电话,赵海川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
他心里很清楚,这绝对是个机会。
一个能绕开县里那些掣肘,直接跟省里搭上线的机会。
如果能把石桥村的竹编项目塞进这个盘子,那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更是政治上的肯定。
有了省里的牌子,谁还敢随便下绊子?黄波涛?
还是那个一直躲在暗处的白凯旋?
……
次日,清晨。
萧蔷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赵书记,找到了。”
“目前还是内部征求意见阶段,但基本框架定了。”
“省农业厅牵头,联合省财政厅、文旅厅,扶持力度非常大,每个入选项目,最低扶持资金是五十万起步,上不封顶!”
赵海川接过资料,一目十行地扫过。
果然,扶持力度空前。
但要求也极高。
申报项目必须具备“鲜明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内核”、“良好市场潜力”和“强大带动就业能力”四大硬性指标。
评审委员会由省里各部门专家组成,堪称严苛。
“硬骨头啊。”
赵海川喃喃自语。
萧蔷点点头:“全省那么多村镇盯着,竞争肯定不是一般的激烈。”
“再硬也得啃!”
赵海川把资料拍在桌上,“通知王厚根和周福生,来我办公室开会。”
他眼中闪着光。
越是难,说明含金量越高。
王厚根和周福生疑惑走进了赵海川的办公室。
当他们听完赵海川和萧蔷对“一村一品”计划的介绍后,两个人都愣住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