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大臣奥古斯特·冯·德根菲尔德一连抛出了“法国、普鲁士王国、美国”三个重大威胁课题,后面又稍稍带上了理论上是自己盟友的俄国人,俄国的军费开支那是出了名的高。
首相布尔伯爵露出了一个和蔼的微笑,试图缓和气氛:“德根菲尔德伯爵阁下,别忘了我们还有预备役部队。上次战争中,他们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经过最近的改革,我们现在理论上可以动员约一百万预备役人员。”
“哎呀,首相阁下。”德根菲尔德略显焦躁地用手敲敲桌面,“预备役和正规军之间的差距您是清楚的。训练水平、装备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国家,任何一个都有能力组建一支不亚于我们预备役的部队。”
他略作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如果扩充正规军确实困难,那么至少让我们增加三十万预备役部队。这样在战时也能保证一定的机动兵力。”
陆军大臣奥古斯特·冯·德根菲尔德和文官集团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扩军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经费问题上,双方各执己见,谁都不愿让步。
看了半天热闹的弗朗茨这时候也该下场了,他轻咳两声,打断了还在继续的争论。
“扩军十万人吧,”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这个规模理论上也足够应对目前的局势了。至于预备役,暂时维持现状就好。”
预备役部队很重要,但是和正规军还是没法比的。
弗朗茨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普鲁士军事体系的变革历程:普鲁士曾经高度重视预备役民兵部队,认为预备役民兵在反法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总参谋长毛奇将军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扩充正规军,延长服役期限,全面改革军制,逐步放弃了重视预备役的传统做法。
后面的历史证明了毛奇的远见。
所以奥地利帝国的未来军事发展也应该以正规军为核心,这才是确保帝国安全的根本之道。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推了推眼镜,有些忧虑地说道:“陛下,如果按照这个军费开支,明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威尼斯港口的扩建工程、新规划的东方铁路线路...这些项目可能都要延后或者缩减规模。”
提到铁路,弗朗茨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铁路问题一直是个棘手的难题。早些年,维也纳政府为了偿还国债,将国有铁路私有化。
但在与撒丁王国和法国的战争中,一些铁路资本家要么犯下叛国罪,要么是法国银行家故意阻碍军队运输。这迫使弗朗茨采取了强硬措施——没收这些资本家的铁路资产,并强迫那些违法者参与铁路改建工程(之前一些铁路轨距不一样,后面统一了铁路标准)。
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铁路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而且可能会与政府产生利益冲突。经历了之前的教训,无论是外国还是本土的资本家都对铁路投资兴趣寥寥,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新兴的电力行业这样的“安全项目”中去。
“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将西部铁路的特许权授予私人资本?”弗朗茨试探性地提出建议。
“陛下,”首相布尔伯爵立即提醒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恐怕您忘了上次战争给我们的重要教训——铁路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最好由国家直接控制。这也是为什么自那以后,我们的新建铁路几乎都是由政府独立出资建设的。”
“再者说,”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补充道,“西部铁路地形复杂,多山地,不仅修建难度大,后期的运营收益也很难预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没有私人资本愿意接手这样一个高风险的项目。”
“哎,头疼。”弗朗茨揉了揉太阳穴。
就在这时,坐在会议桌末端的国土资源部费迪南德男爵突然开口:“陛下,我有个建议,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成立股份制铁路公司?”
“股份制铁路公司?”弗朗茨来了兴趣,他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说说看。”
费迪南德男爵整理了一下思路,热情洋溢地阐述起来:“是这样的,陛下。我们可以成立西部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持股百分之六十,确保控制权,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向社会公开募集。”
他站起身来,继续详细解释:“考虑到西部铁路的地形特点和建设难度,我们可以采取打包的方式。比如,将南方铁路集团正在建设的基辅——加拉茨铁路线也纳入其中。
我们占领的原多瑙河两公国土地的经济基础很好,发展势头也不错,这条线路的收益前景相当乐观。我们可以将盈利较好的线路和可能亏损的线路打包在一起,再辅以七年免税政策作为激励。”
“而且现在我们有了烈性炸药,不像几年前那样需要人工凿山。只要资金到位,主干线路两三年内就能通车。只要运营得当,铁路公司实现盈利是肯定的事情,加上免税政策,社会上的资本肯定蜂拥而至。”
他的提议在会议室内引起了一阵低声讨论。与会者们交头接耳,大多数人都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创新性的建议颇为认可。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沉吟片刻后说道:“陛下,这个方案确实可行。本质上和帝国此前尝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类似,只不过这次的百分之四十私人股份会分散到更多投资者手中。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国家对战略资源的控制,又能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建设。”
“那就试验一下,如果可行,后面的铁路都可以这样搞,甚至可以给他们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我们只需要保证相对控股就可以了。”
弗朗茨也意识到现在奥地利帝国正处在一个急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而资金短缺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撬动私人资本,让贵族们和资本家将他们的财富投入到帝国建设中来,这无疑是个双赢的方案。
“另外,不止是铁路,矿山开发也可以用这个模式。”他转向财政部的官员,“安排人研究一下,比如XX矿业股份公司,也可以采用这种股份制形式。”
“现在帝国各地都在呼唤资金支持建设,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确实力不从心。”
“我批准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大规模试点,时不我待,建设要抓紧。只有让奥地利帝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国民才会对帝国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也就不会发生被乱党煽动叛乱这种事情了。”
“遵命,陛下。”与会者齐声应答,很多官员也在思考这项政策的可行性的确很高,并且打定主意回家后让自己家里人多买点这个即将发售的西部铁路公司股票。
...
去读读小说网